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我国刑事一审公诉案件庭审问题探究戴玉忠,石京学去年以来,某些报刊陆续报道了一些地方法院和检察院在搞刑事一审公诉案件的庭审改革。报道称,这种庭审改革是变法官纠问为公诉人举证。有的报道还说,这种改革现行诉讼体制和庭审方式的做法,路子是对的,对各方都有利。...  相似文献   

2.
周平 《中国检察官》2012,(21):56-59
一、刑事简易程序适用规则之辨析"刑事简易程序"渊源于"刑事一审普通程序";换言之,"刑事简易程序"是"刑事一审普通程序"的衍生程序;鉴于案件条件、情形的变化始发的简易程序应然性的向普通程序转换。故,"刑事简易程序"具有部分"刑事一审普通程序"的共性运用规则,同时,涵盖了有别于"刑事一审普通程序"特质的运用规则:(一)适用刑事简易程序级别管辖主体特定性规则。  相似文献   

3.
再审刑事裁判文书包括:按一审程序再审改判刑事判决书、按二审程序再审改判刑事判决书和再审后的上诉、抗诉案件二审改判刑事判决书,以及按一审程序再审维持原判刑事裁定书、按二审程序再审维持原判刑事裁定书和再审后的上诉、抗诉案件二审维持原判刑事裁定书6种样式。按一审程序再审改判刑事判决书按一审程序再审改判刑事判决书,是各级人民法院对于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判决,经提起再审程序后,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按照第一审程序重新进行审理,根据再审查明的事实和有关法律规定,确认原判在认定事…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刑事一审庭审方式作了重大改革,即由1979年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官包揽庭审调查的纠问式庭审方式,改为公诉人在法庭上承担指控犯罪和证明犯罪责任的控辩式庭审方式。在我国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的条件下,刑事二审程序仍然是整个刑事诉讼的重要环节,但是二审程序证明责任问题由于立法规定不够具体、明确,致使一些地方检察、审判机关对此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和偏差。为了进一步推进二审庭审方式改革,更好地发挥二审庭审职能,本文对检察机关在刑事二审程序中的证明责任问题作一探讨。一、检察机关在刑事二审程序中证明责任的…  相似文献   

5.
1989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新收各类一审案件2913515件比去年的2290495件上升27.20%。其中新收刑事一审案件,392564件,比去年的313177件上升25.35%,在刑事一审案件中,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案  相似文献   

6.
1990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新收各类一审案件2916774件,比上年略有上升(上升0.11%)。其中,新收刑事一审案件457656件,比上年上升了17.09%。在刑事一审案件中,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相似文献   

7.
冯丹 《法制与社会》2013,(7):116-117
公正与效率是现代刑事诉讼的两大价值目标。适用简易程序审判可以提高庭审的效率,大大缩减庭审时间,为刑事审判节约更多的资源。简易程序是司法实践从案件自身特点出发,对庭审方式作出的一种必然选择。在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中,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刑事简易程序审判程序。狭义上的简易程序是相对于一审普通程序而言的,仅指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较普通审判程序简便、快捷的刑事一审程序。  相似文献   

8.
公正和效率是刑事诉讼程序永恒的价值诉求,也是衡量审级制度设置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当然评判标准。基于案件的不同性质和种类设置多元的审级制度是全面实现公正和效率价值的合理要求。刑事简易程序的价值取向应当定位为效率优位,刑事简易程序一审终审制的确立必然以一审程序的公正性为前提。限制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赋予刑事简易程序被告人的选择权、强化检察机关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以及确保被告人的辩护权落到实处,是实现刑事简易程序一审终审制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9.
刑事一审裁判质量保证体系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林 《政法学刊》2009,26(1):56-64
一审程序是审判程序的核心。刑事一审裁判质量的高下,事关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公诉案件的一审裁判是在侦查、起诉、辩护、审判各方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任何一方职能萎缩或者得不到充分发挥,一审裁判质量就没有保证。要保证刑事一审裁判的质量,就必须保证侦查、起诉的质量,落实有效辩护,保证合议庭、独任庭正确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10.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有权对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一审判决、裁定提出抗诉,从而中止一审判决、裁定的效力,并移转至上一级法院审判。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立法的不完善、配套机制的不健全,检察机关在刑事二审抗诉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试图对检察机关在刑事二审抗诉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梳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一、抗诉条件的问题按照现行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7条和《刑事诉讼法》第181条的规定,检察机关对同级法院第一审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认为确有错误时,应当提出抗诉。该规定既明确赋予了检察机关刑事二…  相似文献   

11.
在评选“最佳办案手”(含律师刑事辩护和诉讼代理)活动中,襄樊市8个律师事务所的10名专职执业律师从1993年至1994年6月底办结的刑事辩护案中报送了18件案卷(诉讼代理不计其内)参评。在评审中,我们深感近年的刑事辩护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却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录成报告,也许不无神益。一、基本情况(一)从审级看:一审案16件(其中基层法院一审案12件,中级法院一审案4件),二审案2件(中级法院二审案1件,高级法院一审案1件)。(二)附犯罪结构看:共同犯罪案5件(均为简单共犯),个体犯罪案13件。(三)从犯罪类型…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刑事二审程序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被告人针对一审裁判寻求救济的法定程序,同时也是控诉方再次追求控诉目标被司法认可的重要手段.社会公众对刑事二审判决或裁定的期望值往往高于一审,因为它是经过二审程序对一审司法结论的再次审查,是使司法公信力更加权威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军事法院、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各海事法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法院:根据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工作实际的需要,现将一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刑事判决书样式和一审未成年人刑事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判决书样式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相似文献   

14.
刑事裁定,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就发生争议的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作出的一种强制性战决,自一九八○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来,在战定的使用范围上,法学界和司法界常常发生一些矛盾,以致使得案件久拖小决。这个问题就是:一审人民法院能否用裁定的方式将刑事案件退回同级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意见:1、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退查,但是人民检察院不可就此裁定抗诉。理由是,一审刑事裁定权是法律专为解决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而定,故法院对任何程序问题均有裁定权:而抗诉只能针对实体问题进行,因为退回补充侦查属诉讼中的程序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修订后的第二审刑事裁判文书包括二审改判用的刑事判决书、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二审维持原判用的刑事裁定书、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二审自诉案件用的刑事调解书,二审发回重审用的刑事裁定书,二审维持、撤销、变更一审裁定用的刑事裁定书,二审准许撤回上诉、抗诉用的刑事裁定书。本文着重介绍二审改判用的刑事判决书和二审维持原判或发回重新审判用的刑事裁定书的主要修改内容和制作方法。一、第二审刑事判决书(一)概述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受理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或者公诉机关提出抗诉的刑事案件后,经审理…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中的上诉审的审理方式,是指二审法院接受上诉人或人民检察院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而提出上诉或抗诉后,对本案进行审理所采用的形式。二审审理方式是否科学、合法,关系到能否正确执行刑事诉讼法,确保案件实体  相似文献   

17.
对刑事速裁案件应否采用两审终审制,我国理论界存在激烈争议.立法和司法实践虽认可速裁程序适用两审终审制,但刑事速裁案件二审启动率低、上诉撤诉率高、量刑争议占二审启动事由比例高等现象表明,简单适用普通二审程序不符合速裁程序运行的客观需求.此外,上诉是否导致被告人认罪认罚效力被否定也是刑事速裁案件二审程序必须解决的问题.重构刑事速裁案件二审程序应当以均衡价值观为指导,明确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对法官裁判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强化一审法官的审查义务并建立在不采纳量刑建议时一审法官的强制说理机制,在确保一审法官向控辩双方充分释明的基础上对刑事速裁案件二审程序的启动条件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8.
表1:2003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审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情况统计表单位:件收案结案一审25603412067613二审251663204718审判监督2616419825合计28381682292156表2:2003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审理刑事、民事、行政一审案件情况统计表单位:件收案结案刑事案件304433265496民事案件22150111772336行政案件4089729781合计25603412067613表3:2003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审理刑事一审案件情况统计表单位:件收案结案危害公共安全罪2847625171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72286168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8872173493侵犯财产罪13370412020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3…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第二审检察,是指第二审法院的同级检察机关根据当事人的上诉或第一审检察机关的抗诉,针对一审判决或裁定进行再次审查和法律监督的活动。在我国的刑事二审诉讼制度中,因当事人不服引起的二审程序基本上同于西方诸国,而在对检察机关认为一审判  相似文献   

20.
司法信箱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不服民事部分判决,二审法院应对全案还是民事部分进行审查?编辑同志:李某故意伤害一案,一审法院判处被告人无罪。宣判后公诉机关未抗诉,被告人未上诉,故上诉期满后刑事部分已生效,一审法院将被告人李某无罪释放。在上诉期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成某不服民事部分提出上诉。请问:二审法院应对全案进行审查,还是只就本案民事部分进行审查?如果上级法院发现原一审刑事判决确有错误,应按什么程序审理此案?甘肃省陇南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庞红霞庞红霞同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