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府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起步阶段尤其需要有效的组织领导作为内驱动力。理论上,行政权力在纵向层级整合力度的强弱与横向功能协调程度的高低不同,组成了不同的领导结构,由此也形成了松散治理、权威治理、合作治理、协同治理等四种基本的治理类型。实践中,渝、桂、黔三地正在推行的云长制,作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创新领导机制,塑造出了权威治理模式,其以超强的纵向整合使得数字政府建设避免陷入松散治理的境地。随着政府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权威治理模式在横向多主体功能协调方面的缺陷开始显现。因此,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应秉持整体性政府理念,通过纵向提级推进全国协同并通过横向联结推进多元协同,强化云长制在横向沟通和协调的程度,建立协同治理模式,为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提供组织保障和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
自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来,政府部门采取“重组”策略进行智慧政务服务的业务再造,其本质是科层制度占据主导的技术辅助与内部协同,显露出政务服务的服务需求侧低弱位、数字技术工具化、持续互动效果不明显,眼光“向上看”的管理者服务逻辑等短视化弊端,忽视了人的服务需求,亦导致政务服务改革缺乏强有力的全局统筹性,处于分散化状态。过程整体性思维导向下的政务服务智慧化改革,突破了“业务驱动”的服务范式,具有凸显公共价值理念、治理面向多维性、服务过程灵活性等特征,体现了对数字政府转型中的积极变革与数字治理思维升级,在复杂治理情境中更为契合“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发展导向。因此,在未来的政务服务深化改革中需要注重过程整体性,基于人的需求进行服务设计,发挥整体智治,构建灵活性组织,深化智慧型政务服务改革,为完善数字政府治理形态提供一种可能方案。  相似文献   

3.
陈次白 《电子政务》2005,(20):103-108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从早期的“三网一库“(“三网“为: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中央和地方政府及部门的实现政府纵向与横向信息交互与共享的办公业务资源网、以Internet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发展到“两网一站五库十二金“展开.……  相似文献   

4.
走出低水平竞争的困境——析我国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玉华 《前进》2004,(5):44-45
方政府间关系包括纵向和横向关系。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关系是由地方政府体制层级结构决定的,是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间关系的延伸。横向关系是指不同地区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地方政府间关系是指横向关系。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基本上处于一种相对隔离状态。在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的自主权较小。各地方、各部门互相封闭,自成体系,人们称之为“诸侯经济”、“格子经济”。“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格局使各地方政府画地为牢,加剧地方保护。这种格局也为改革开放后的地方关系埋下了隐患。由于经济自主…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国家治理中,"工作组"是广泛存在的治理机制。不同于作为议事协调机构的"领导小组","工作组"是由上级根据任务和形势需要而下派的具有临时性、机动性等特征的专项任务型组织,主要体现了党政机关纵向间的互动关系,并可按照不同思路划分为不同类型。影响"工作组"产生和运行的因素主要包括"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体制、"职责同构"的政府纵向间关系结构以及差序化的政府信任格局等。"工作组"机制的运行过程大致包括"派出"和"治理"两阶段,并呈现出"问题导向、集中高效"的鲜明特征,其功能角色可大致归纳为政策过程的辅助性机制、应急管理的补充性机制这两个方面。"工作组"机制的治理逻辑可提炼为一种"弹性化治理",它以治理的弹性化促进了治理体系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赵勇 《桂海论丛》2008,24(1):43-46
政府执行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以政府为主体的功能输出,它受到结构的深刻影响。要提升政府执行力,在横向结构上应当综合借鉴和使用国外的“三角形结构”和我国的“同心圆结构”的优势,找准政府的定位,建设“有限而有效的政府”;在纵向结构上,应当以制度为基础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在组织结构上,应当以制度为依据解决“职责同构”、“上下对口”等问题,建立“和而不同”、优势互补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从早期的“三网一库”(“三网”为: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中央和地方政府及部门的实现政府纵向与横向信息交互与共享的办公业务资源网、以Internet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发展到“两网一站五库十二金”展开。“两网”,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一站”,是政府门户网站;“五库”,即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信息资源目录;“十二金”则是重点推进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12个业务系统。从1993年至今,“金字”工程从进程上看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8.
政权组织形式是影响地方治理绩效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在单一制还是联邦制的国家,地方政权组织形式都因为国情的差别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弹性化的政制安排有利于实现地方的善治。地方政制应该由人民或者其代表机关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资源禀赋和社会资本通过民主程序来确定。在我国这一超大型的国家,整齐划一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要随着社会的变革予以调整,以多样性和差异性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周妤 《求索》2011,(3):235-237
宋教仁的行政组织思想主要体现在政府组织的基本原则、民主共和国行政机关的职能及其施政纲领两个方面。在政府组织的基本原则方面,宋教仁强调政府机构改革应与政体相宜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单一国制,发展地方自治,励行种族同化,采用民生政策,维持国际和平的五项基本原则。在民主共和国行政机关的职能及其施政纲领方面,宋教仁在整理军政、行政、财政、划分中央地方的行政、开发产业、振兴教育、民政、兴办国有交通业、司法、外交诸方面都有详尽的说明。他的思想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民国初创时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政权限与关系、各级政府的职能和政府体制内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正>一、问题的提出合作是以实现共同目标为导向的共同行动[1],“协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合作。就政府部门协同来说,协同是指政府组织间的合作与一致行动[2]。数字政府的发展是政府内部各层级协同共治的过程[3]。从已有研究来看,政府间协同和协同治理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仍然围绕政府组织间主流的科层制组织形式,包含从更高层级到地方不同层级的纵向整合以及不同功能的横向部门整合两个方面;二是各政府服务平台在架构上趋于平台化模式,将其作为数字能力的基础配置,目的是通过数据平台或载体上的信息和数据传递价值,促进政府间扁平化与互通融合。而搭建数字化平台必然吸引公众参与,一部分具体表现为在政府互动平台中收集并回应社情民意。三是重视数据资源体系的开放共享,将其作为当下打破部门主义割裂和解决管理“碎片化”问题、实现数字政府建设“敏捷高效、智能精准”目标的有效方式[4]。  相似文献   

11.
<正> 为了防止和杜绝地方经济盲目过热的膨胀发展趋势,在推进地方政府以结构调整为主的供给管理中,中央政府需协同建立一种地方自我约束型的机制,使中央向地方纵向分权的同时,不断强化地方政府本身的横向制约。为此,①应彻底改革地方“人大”的组织结构,实行“人大”代表的部分专职制。同时,改革地方“人大”的工作制度,提高“人大”决策审议权力。尤其是要加强地方“人大”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计划、财政支出的监督作用,并逐步形成地方立法、行政、司法之间的制约关系。②把人民银行省分行变  相似文献   

12.
行政民主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民主化是当今世界公共行政改革的潮流,我国也正开展民主行政的改革。治理理论为我国民主行政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治理理论的背景下,我国行政民主化改革的路径选择可以通过职能转变、还权于民、公民参与、放松规制、组织变革等方式在实现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权力多中心化、政府决策民主化、政府行为法治化、政府组织弹性化中实现。  相似文献   

13.
陈次白 《电子政务》2005,(19):103-108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从早期的"三网一库"("三网"为: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中央和地方政府及部门的实现政府纵向与横向信息交互与共享的办公业务资源网、以Internet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发展到"两网一站五库十二金"展开.  相似文献   

14.
社会生产的日益综合性和劳动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之间的矛盾,是世界上现代政府普遍陷入权力“收放”循环与机构“简胀”怪圈的根本原因。形成以需求——供给关系为导向的目标绩效管理体制;组织结构权力关系变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使得组织间的契约、协同成为可能;在地方政府和基层社区构建政务的服务组织平台,改变传统行政组织运行机制的内在方向,这是提出集中控制与非集中控制治理模式的三大核心思路。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区域冲突治理主要有主体调整和利益调整两种方案,主体调整方案认为应当通过重构行政区划、设立跨区域协调组织、加强府际治理来消解区域冲突;利益调整方案认为治理区域冲突的重点是消除地方政府的利益意识。透过政治经济学"主、客观条件与因素"理论可以发现,产生区域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在横向联系中对权力的不规范运作。因此,有必要以地方政府的职能界定和权力规范为核心,围绕横向府际关系,加快区域法制建设,构建区域冲突的法制化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王龙  王娜  李辉  王娟 《电子政务》2023,(5):76-87
基于内部横向视角推进政府数据跨部门协同治理,是深化政府数据治理改革的重要内容。综合采用文献综述、理论推演、案例分析的方法,按照“协同动力-协同目标-协同反思”的研究逻辑,剖析政府数据跨部门协同治理的理论内涵,分析其基本过程和作用机理,并结合上海市等典型案例地区的政府数据治理实践进行应用检验,综合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横向视角下的政府数据跨部门协同治理是以建立协同治理格局为目标的实践变革,由“组织设计-制度安排-技术保障”多维动力要素驱动,受到来自组织运行、制度表现、技术嵌入等多重障碍因素阻滞,应重点采用完善组织环境建设、优化数据治理协同制度和创新治理技术工具应用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许敏 《前沿》2011,(23):39-4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公民社会的发育,以社会为导向的、多元权力向度为核心的治理理论开始萌芽与勃兴,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应对奠定了理论基础。非政府组织在危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社会动员、快速响应、专业化救援、持续性善后四个方面,其行动方式因公共危机的生命运动周期和权力分配的时间维度而有所不同。在潜伏期,通过对政府内部和非政府组织的权力授予,形成周密、灵敏的风险预控体系;在发展期,危机治理权力逐步向政府集中,尤其是向政府组织中危机治理的核心机构集中;在爆发期,政府应统一行使危机治理权力,形成统一领导、整体联动的治理格局;在恢复期,应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持续性作用,实现政府权力向市民权力的渐进转移。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定地方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的职能,不能脱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仍然处在初始的发展阶段,其面临的问题可归为内部和外部两类问题.现阶段地方政府应强化引导示范、宣教培训、制度供给、规范管理和健全市场环境等职能.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地方政府组织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昌桥 《求索》2008,(10):75-77
美国地方政府组织模式是指州政府以下的所有地方政府组织模式。它的类型主要包括市乡镇长制模式、委员会制模式、经理制模式等。其特点表现为;数量种类多,名称不一;层级少而结构扁平;具有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一般由两或三套政府班子组成。美国地方政府组织模式的这些分类与特点,造成了美国地方政府组织模式的优缺点共存.从而为我国地方政府组织模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充分释放数字时代的技术治理效能,关键在于推动“组织—技术”的适配性变革,即通过主动的政府组织变革,优化科层组织在结构、目标、关系等维度的实际运行,以匹配技术固有的工具理性、事本主义和刚性约束特征。济南市在建设“群众服务网”“政务服务网”“智慧城市网”有机融合的数字治理网络过程中,主动推动需求驱动、权责协同、法治规范的政府组织变革。研究表明,由此优化的科层组织,匹配了技术的工具理性、事本主义和刚性约束特征,发挥其引导结果导向、问题导向、标准导向治理的效能优势,并消解和规避了技术内卷、表层治理、僵化执行等治理风险。这提供了实现“组织—技术”适配性变革的可行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