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国,"剩女"问题作为一个现实的新型社会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要解决"剩女"问题,第一,应摒弃传统婚恋观,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第二,社会各界要积极行动,通力合作,提供更多的公益性婚恋平台;第三,"剩女"们应不断解放思想,放宽择偶眼界,降低择偶的物质和利益标准.  相似文献   

2.
"剩女"问题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从女权视角来看,女性独立经济权的获得、教育水平的提高及传统婚姻观的改变是"剩女"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剩女"问题不容小视,会影响国家性别比例的构成、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以及家庭的稳定。而女性正确的自我定位和择偶观、两性平等观念的真正确立以及传统"相亲"价值观的回归能够合理有效地解决"剩女"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都市“剩女”现象的社会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都市那些具有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却未婚的年轻女性被称之为"剩女".她们是西方语境中的"3S女性",即Seventies ,Single,Stuck,这些女性生于70年代、单身、在婚姻市场中"滞销".由于过于注重工作,自身条件和择偶条件过高,加上错位的爱情心理,剩女们成了"单身贵族".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属性、传统择偶观与现代生活气质的交错、社会倡导的择偶自由与个人憧憬的自由择偶悖论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剩女难嫁”的社会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女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现象。剩女的出现与其说是由自身造成的,不如说是由社会造成的,是传统的择偶和婚姻模式与现代新生事物之间碰撞所激发出来的问题。剩女现象暴露出男权制家庭对女性职业和家庭选择的障碍,剩女虽然在婚姻上存在失调,但是她们婚姻问题的解决将是女性在职业和家庭平衡的良好范例。剩女是女性自身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阶段,她们的成熟路程也必定是女性人格发展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俘虏观中对待俘获的敌人和己方被俘的人员存在着两种迥异的态度.一方面是对待俘获的敌人以仁;另一方面是要求己方被俘将士以死尽节.这种"修己"与"治人"的差别直接形成了传统文化中俘虏观的悖论.其文化内核及形成根源可追溯到中国儒家的"内圣外王"理想.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同志作为新中国外交的奠基者,其外交思想是在马列主义指导下科学分析当时国内外形势而形成的,但也吸取了传统文化的营养,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这表现在: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基本原则受到了传统文化中"和"的精神的影响;其外交礼仪思想吸收了传统礼仪文化的因素;其外交谋略受到了传统谋略思想的启迪;其外交艺术、外交教育思想吸收了传统文化的营养。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创造人格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人格因素对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作用,研究创造人格对人才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创造人格特征的形成受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人格培养一要从"大教育"观念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大学生创造人格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二要从"大课堂"的观念出发,把人格教育深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校目中形成"立体式"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新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等"和"靠"的思想;主动就业、创业意识淡薄;存在从众心理等问题.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全面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提出了大学生要调整心态、要优化国家政策环境、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等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就业观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称谓,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儒"成为有着独特品格的群体的代名词,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明末清初形成的"回儒"是回族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伊斯兰教教义的阐释者、弘扬者.他们受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教双重传统熏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教的载体和代言人,他们的精神和品格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与宗教信仰精神的结合.研究他们的思想和品格的形成有助于我们深入的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的融合与互动.  相似文献   

10.
有人对"以德治国"提法不理解,一是与我国于19世纪末开始的思想界为救亡图存而进行文化反思所形成的西方文化高于中国文化的思潮有关,二是与我们在如何评价和对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有关,三是与我们前些年在关于法治和德治关系方面的一些不适当研究和宣传有关.正确理解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这个重要论断,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跳出传统政治文化"无用论"或"糟粕论"的误区;必须正确理解西方法律文化的精神内涵,跳出西方文化标准论的误区;必须正确总结我国20年来依法治国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摆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跳出法治"最高"论和"法治崇拜"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贡献和特点就在于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的三层关系: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二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与政治文明的关系;三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把世界理解为“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并通过“存在”概念探求并界定世界的本质,是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问题和思路。同时,“无”与“不存在”的问题几乎与“存在”问题同时产生,而且在对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探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与“无”的辩证法应该是哲学和宗教哲学最深奥、最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课程”与“精品的课程”:“精品课程”解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将"精品课程"划分为"精品"与"课程"两个关键词,分别探究其意义,并最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整合起来考察,赋予时代特点与先进理念,这将有助于人们厘清"精品课程"的真实意蕴,建构高质量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4.
"警察"一词比"公安"一词更准确,更能体现行业特点.从概念上看,"警察"的外延比"公安"大;从语用角度看,"警察"比"公安"更有表现力;从使用范围看,"警察"比"公安"更能与国际接轨;从使用年代看,"警察"比"公安"更有历史渊源.因此,宜以"警察"一词代替"公安"一词.  相似文献   

15.
市场无极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当满怀信心,从有限做到无限,在复杂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赢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徽州女人》借助系列物象,积极使用象征艺术,"井"和"蛙"是系列物象中的两个代表。"井"之象征物象,不仅给主人公"女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象征着她处境的封闭,生活的单调,思想的守旧;"蛙"之象征物象,类比"女人"形象,预示着其前途的暗淡和命运的忧伤。象征艺术的积极使用,提高了剧本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剧本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7.
“理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大环境逐步进入法制化的时候,应当明确“理”在组织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理管”。“理”在企业不同管理层次包含不同内容,只有实行“理管”,并辅之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将人治与法治相结合,才能较好地达到“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此在"的观念不同于传统的古希腊和基督教关于"人"的概念。虽然古希腊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基督教强调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但这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西方传统的关于人的普遍观念的基础。而海德格尔则要解构这种基础,为显现"此在"的意义扫清障碍。一旦做了这项工作后,对此在在其当下性中的"实际性"的分析便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而这种分析必然会涉及到时间上的"今日"。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昭奎 《外交评论》2009,26(5):6-11
民主党取代自民党执掌政权之后,日本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大致取决于三个因素:其一是民主党与自民党的“同”与“不同”,以及两党间的区别有多大;其二是日本国内政治潮流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其三是民主党自身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文章意在研究“公民宗教”对于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意义。从自然状态过渡到公民社会的“瞬间”,就形成了公意,但学者们在解释公意的形成和实质时,通常过分强调了契约观念的重要性。通过对《社会契约论》文本的细致解读,作者指出,“立法者”和“公民宗教”比契约观念对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更为重要和根本,并指出了卢梭的“立法者”和“公民宗教”与古代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