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永江 《前进》2014,(3):25-26
习近平同志在《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一文中说,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2.
《前进》2014,(3)
<正>习近平同志在《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一文中说,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  相似文献   

3.
马宝成 《人民论坛》2012,(17):14-1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党的干部始终都是人民公仆。这就要求党的干部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做到民在心中扎深根、公仆本色永不变。  相似文献   

4.
紧紧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成功经验。取得执政地位后,党和国家政权融为一体,党可以利用国家权力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时,就存在着党同人民群众分离的可能性。党在应用国家权力贯彻自己意志时,隐含着党的价值目标、活动方式等与人民群众利益之间出现矛盾,甚至对立的危险。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结构的调整,利益关系的分化冲突甚至于对抗,对党协调社会利益矛盾,凝聚社会各阶层各个利益群体,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与群众利益结合的最大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始终不渝地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牢把握人民主体性的价值取向,树立权力意识、服务意识、忧患意识,集中、引导、整合并充分代表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不断满足群众利益需要,把党的工作自觉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既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概括 ,也是指导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代表 ,不是空洞的、抽象的、它必须实实在在得到“被代表者”即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和认可。于是 ,党的作风好坏 ,就成了广大人民群众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党的试金石。俗话说 :人人心中有杆秤。党的作风好 ,就会得到人民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反之 ,人民就会感到失望和不满 ,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份量和地位就会降低。人民群众观察和衡量党的作风好坏 ,主要看党的各级组织是否真正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是否有正确的路线、方针…  相似文献   

6.
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党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自己的全部利益 ,决定了党能够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体现了党能够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党能够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向新的世纪 ,党要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必须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 ,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  相似文献   

7.
群众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是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并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坚持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和虚心向群众学习的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党的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因此也就决定了我们党必然要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善于联…  相似文献   

8.
张东 《重庆行政》2011,(5):23-24
民唯邦本,本固邦宁。历史上,很多政治家、思想家都谈到了官与民的关系问题。孔子曾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唐朝魏征也多次提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否处理好"舟"与"水"的关系,最核心的就是要看执政者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利益问题,正确处理与群众的利益关系。我们党从成立时起,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相似文献   

9.
任亚中 《创造》2013,(9):44-45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唯一宗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再次学习重温了《党章》,对有关宗旨的论述又有了新的认识。在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所有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把党的宗旨铭刻到脑海里,落实到行动上。做到全心全意,不能半心半意,更不能虚情假意,甚至无动于衷;贯穿一个"真"字,努力在用真心、付真情、出真诚、求真行上下功夫。——用真心,就是心中装着人民群众,时刻想着人民群众。换言之,就是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心贴心、同呼吸、共命运,党的理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认可、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 ,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 ,诚心诚意地做人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11.
党与人民群众的互动,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源泉.在党执政以后,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对于增强党内保持先进性的动力,增强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为了形成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有效互动,就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吉子俊 《群众》2014,(4):67-68
<正>和焦裕禄有着一个共同的"县委书记"角色。拿焦裕禄这面镜子照照自己,差距之大,深深地触动了灵魂。50年前,焦裕禄的名字响彻华夏大地,50年后,焦裕禄的事迹依然感人肺腑。焦裕禄就像一座巍巍丰碑矗立在人民的心中。"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像他那样做一名让群众永远记得住的干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的新认识。新的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刘乐明 《群众》2021,(5):45-4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共同向着伟大胜利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突出地强调了人民利益的重要性。究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从哲学角度看,注重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统一的表现;从党的角度看,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在要求;从群众角度看,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迫切愿望;从现实角度看,是解决理论与现实矛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我们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人民群众满意.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为在当前的情况下.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这“四风”。这“四风”不除,人民群众就很难满意,就会严重干扰和妨碍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我们还要进一步追问、进一步思考: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又是为了什么?这就使我们不能不把此次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要从我们的根本大计上来看待这个问题.要从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历史方向、历史规律上来思考这个问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措施、各项工作,我们要尽量做得扎实一些、做得具体一些、做得深入一些、做得有力一些,坚决不能走过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我们对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相似文献   

17.
55岁的邵君玉出生在东港市龙王庙,从最初的龙王庙砖厂工人到自己当砖厂厂长和商住楼开发商,他经历了太多艰辛与磨难。他常说,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有机会为老百姓代言,就一定要竭尽全力。“让人民群众信得过,做群众代言人;时刻提醒自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邵君玉追求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8.
吕宣瑞 《群众》2012,(10):82-82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工作路线。刘少奇同志指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他的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讲的:做官是一时的,做人是一世的。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力,正确处理好做官与做人的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到领导干部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权利义务,而且是检验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地位的一把尺子。只有那种懂得做官必须先做人,明白自己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和义务,时时刻刻去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领导干部,才能够赢得党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群众的拥护。   清代权臣李鸿章曾经对做“官”有如下解释。他说:“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这个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  相似文献   

20.
作风是执政党的性质、宗旨的外在表现 ,它有非常直接的外观性。人民群众往往据此判断、了解和认识党 ,从而决定自己与党的关系、感情以及对党的态度。党的作风好 ,人民群众与党的关系就密切 ,就会紧跟党 ;党的作风不太好或不好 ,党就会出现失误和遭受挫折 ,人民群众就会有意见 ,从而疏远党群关系 ,给党的事业造成重大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