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帝国主义的腐朽性问题,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作了精辟论述。他指出:“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就是垄断。……这种垄断也同任何垄断一样,必然要引起停滞和腐朽的趋向。”(《列宁选集》第2卷第817—818页)同时,他又指出:“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代,个别工业部  相似文献   

2.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帝国主义在经济上的五个基本特征都是垄断统治的表现。正是因为垄断统治代替了自由竞争,才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它的最高最后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列宁这部著作出版已有六十多年了。在这段时间内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新特点。但是,我们今天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帝国主义仍在剥削着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革命或说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而无产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只有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的时候,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的时代才来到了。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就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考察与分析,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现有发展阶段,做了一个在列宁看来是科学的判断,也即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了它的最高发展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从列宁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考察来看,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一个腐朽的、垂死的阶段,是一个朝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因此,当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候,意味着无产阶级革命或说社会主义革命时刻的到来,也意味着无产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还具有现实的合理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不仅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政治宣言,还是俄国工人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二十年(1954—1974)间的大发展,特别是6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的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段时间内的表面“繁荣”。那么,这是否说明资本主义不会灭亡了呢?当然不是。我们说“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是从整体上、本质上说的,这并不等于说它在经济上不再发展了。列宁早就指出:这一腐朽趋势“决不排除资本主义在个别工业部门,在个别国家或存个别时期内的惊人迅速的发展”(《列宁选集》第2卷第842页)。这种情形是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归纳起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二年第二期刊登了仇启华的文章,指出: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垂死性的论断,从经典作者的论述来看,有两个含义:第一,帝国主义是走下坡路的资本主义,或正在走向死亡的资本主义;第二,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前一种含义是从资本主义本身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已经深化,资本主义链条已开始在许多环节上断裂,资本主义必然要被新社会所代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初步懂得: 1.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垄断; 2.帝国主义阶段的生产发展比过去更为迅速,但同时又表现出腐朽性,生产关系有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资本主义阶段被超越,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然。中国的资产阶级及其资本主义经济,其所以领导不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不了中国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中国资产阶级自身固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由于处在被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下孕育出来的中国资产阶级,胎生就是两个不同的部分:一是封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他们依附于帝国主义受帝国主义豢养,是帝国主义侵略和统治  相似文献   

8.
《叙盛、私有制和国旅的起派》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共产党宜言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杜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艘》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离阶段》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口》斯大林单行本《历史唯柳主义原理》肖前李秀林 汪永祥主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了月版《试论马克思主义“五种杜会形态”学说 的几个问题伍新福《求索》1983年第2卷《学习马克思关千杜会发层舰伸的理论》 《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历史唯物论和社会发层的未来前.》 …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自由竞争而产生的垄断,把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是垄断和竞争这两个对立物的统一体。帝国主义也正是在垄断和竞争的对立统一运动中产生、发展和灭亡。(一)自由竞争生长出自己的对立物——垄断自由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为争夺最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斗争,它是商品生产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
列宁创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已逾百年,重新审视列宁的这篇著作,可以看到列宁承继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出发来剖析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方法,开拓了世界体系、全球化理论的先河,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总体上讲,根据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新编初中思想政治课第二册全册8课书中,有4课书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来龙去脉,它们构成一个整体,勾画出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轮廓,可以使学生历史地、全面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第六课垄断资本主义对内对外的剥削和掠夺,是讲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第三课。在整个资本主义历史发展中,由于基本经济特征的不同,可划分为两个基本阶段。以自由竞争的基本经济特征的阶段,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以垄断为基本经济特征的阶段,是帝国主义阶段。本课书就是论述在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对内对外的剥削和掠夺。讲好这一课,对于全面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与垄断资产阶级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武汉学刊》一九九○年第4期刊载了胡潮生的《历史的结论》一文,作者在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资产阶级一直想使中国象西方一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次次落空。原因有两点:一是帝国主义想把中国作为永久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不希望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而成为其竞争对手。二是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动摇性使其没  相似文献   

13.
列宁创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已逾百年,百年之后重新审视列宁的这篇著作,可以看到列宁如何延续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拓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列宁延续了前人既有成果又跳脱了窠臼;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站在资本主义对殖民地、世界市场被瓜分的形势下判断了国际格局。列宁对帝国主义的把握中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用生产关系出发来剖析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方法,开拓了世界体系、全球化理论的先河,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揭示的科学结论。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又通过对处于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得出了帝国主义是腐朽的、没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深刻论断。  相似文献   

15.
一、法帝国主义对我国云南边境的侵略十九世纪末,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时期。欧洲的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时纷纷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最富于侵略性。伟大导师列宁指出:“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世界是分割‘完毕’了……其中三个强国(指德、美、日三国)在1876年根本没有殖民地,另一个强国法国,当时也差不多没有。到1914年,这四个强国获得的殖民地面积为一千四百一十万平方公里,即大致等于欧洲面积的一倍半以上,这些殖民地的人口差不多有一亿。在这些帝国主义国家中,  相似文献   

16.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一书发表已经80多年了。80多年来,尽管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但是,这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并没有改变它灭亡的命运。8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风风雨雨,充分说明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至今仍是我们科学分析和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2 014年11月13-15日,由厄瓜多尔共产党主办的第16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在瓜亚基尔市召开,与会代表围绕"共产党与工人党在反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斗争中的作用;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剥削引起的危机和战争;保障工人和人民权利的斗争"等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此次会议分别由厄瓜多尔共产党、希腊共产党、巴西共产党、巴勒斯坦共产党等党发布了多个《新闻公报》,与会代表们选择性地签署通过了《与坚持斗争的工人阶级和拉丁美洲人民团结一致》等4个决议,并一致通过了由厄瓜多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牵头制订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共同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8.
在相当长时间里,不少人乃至许多学者往往视资本主义为洪水猛兽,一提到它就惊恐万状。这种现象可称之为“恐资症”。 “恐资症”的病源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带有极大的片面性、局限性和狭隘性。中国早在明朝末期就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断了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进程,因此,中国没有经历过系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主要是从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相似文献   

19.
在具体论述社会主义在苏联建立和发展的历史阶段划分之前,必须弄清一个具有原则性和方法论意义的一般问题,即如何看待通常所谓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基础这一过渡时期的历史地位。就时间界限及实质和作用而言,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阶段;其历史地位是在社会主义时代,因为社会土义时代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工人阶级政治统治已经确立时迅速取代资本主义时代的。列宁在1919年阐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时曾经说过:推翻资产阶级国家和建立苏维埃政权,是“两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代,即资产阶级时代和社会主义时代……的世界性交替的开始”。(见《列宁全集》第29卷第200页)1920年又说过:“消灭资本土义和它的遗迹、实行共产主义制度的原则,构成现在已经开始的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的内容。”(《列宁全集》第31卷第354页)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4月1日在中国妇女研究会第三届会员大会上公布)(一)一等奖1.专著类(4部)(1)蒋永萍主编、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课题组著:《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妇女地位》,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年11月;(2)陈明侠、夏吟兰、李明舜、薛宁兰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3)莫文秀主编:《妇女教育蓝皮书: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1(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0月;(4)刘思谦著:《"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