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平台经济的迅猛发展,新业态从业者剧增。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新业态劳动关系判定标准模糊及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门槛设置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新业态从业者的职业健康权益保障存在漏洞。因此,构建独立于现行工伤保险体系的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实现新业态从业者的职业安全保障权益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职业健康权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新业态从业者的职业健康权还未得到有效保障.切实保障新业态从业者的职业健康权益,需要从新业态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研究新业态从业者职业健康权保障面临的新问题,强化政府监管职责,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使用北京市"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对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应对举措"专题数据和调研访谈,描述了从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现状,并从工会角度提出面对新就业形态的思考和应对策略。新就业形态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也造成了平台从业者权利不平衡、劳动权益保障缺失、工作稳定性下降、传统劳动法律体系不适应、工会应对不足等问题。从工会角度出发,应对新就业形态的主要策略包括反映平台从业者的诉求、及时介入平台劳动争议、努力帮助提升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就业质量、推动劳动法律体系向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拓展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业态的不断发展,共享员工合法劳动权益的维护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了共享员工这一用工模式对劳动者合法权益带来的相关影响,探讨了工会维护共享员工合法权益应承担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北京市"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对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应对举措"专题调研数据(1),通过整合定性和定量要素的混合方法,分析了共享经济平台劳动者就业的特征以及劳动关系的现状与问题。结果表明,共享经济平台就业呈现出低门槛、高灵活性、去劳动关系化的特点。共享经济平台为劳动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新的工作模式,在帮助劳动者提升收入水平的同时,劳动者可以较为自由地安排工作时间。但同时,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劳动关系秩序产生了巨大挑战。传统劳动法律体系不适应共享经济的发展,劳动者与共享经济平台的法律关系不明确,平台从业者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劳动者管理中,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短 板日渐凸显。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在实践中较为常见,相关司法案例数量也日趋增多。经过对司法案例 的分析,发现私法在保护劳动者个人信息方面表现欠佳:一是在算法黑箱下劳动者知情同意原则难以得到落实, 二是劳动者很难通过合同审查模式主张其个人信息权利。由于劳动关系的不平等属性和个人信息权利的工具属 性,有必要引入公法对劳动者的知情同意权进行保护。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有赖于以各地劳动监察部门 为中心的行政监管,此种路径优于事后司法进行的合同审查。具体而言,劳动监察部门应在监督用人单位落实 知情同意原则的同时,根据技术准则动态调整知情同意原则实施的具体标准,在个案判定劳动者个人信息是否 受到合理保护时使用分类收集标准。  相似文献   

7.
电子劳动合同有利于方便当事人订立劳动合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便利 开展电子政务服务,但也存在技术门槛和技术风险以及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研究认为,电子劳动 合同的成立应以内容“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为载体”以及“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为要件。电子劳动合 同与书面劳动合同二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以及劳动者的行为采用电子化形 式,只要符合特定形式要求也具有法律效力。由于主要由用人单位控制电子劳动合同的发起和订立过程,合同 订立过程中的风险和举证责任也应主要由用人单位承担。研究建议,我国应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电子劳动合同 规则,处理好便利和安全的关系,同时完善相关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8.
数字平台创造了新型的灵活用工模式,但同时也突破了传统劳动法律体系的限制,使在平台下谋生的网约工失去了法律的保护。平台惩戒规则作为数字泰勒主义的成文表现,是平台借助数字技术对网约工进行劳动控制的重要工具。然而这种规则在民事契约下的形式平等中消解了网约工的权益,其所产生的压迫问题已经引起舆论关注。研究认为,以古典契约理论建构平台惩戒规则存在局限性,应当以关系契约理论对平台惩戒规则进行解构和纠偏,推动合意的矫正,并以“软法”推动平台承担应有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趋势。进城打工者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毋庸置疑。然而屡屡见诸媒体的外来打工者权益受侵害的“野麦岭”现象(参见本刊今年第 2~ 4期连载《中国不要“野麦岭”》一文——编者注)令人触目惊心。在 21世纪的今天,外来打工者仍在用血泪甚至生命一遍遍地呼唤和提醒着人们:维护外来打工者的合法权益刻不容缓! 可以肯定,外来打工者的切身权益受到侵害,是完全可以依靠现行的法律、法规加以解决的,因为我国法律保护包括外来打工者在内的所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护劳务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劳务派遣劳动关系处于和谐稳定的状态,《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务派遣所涉问题作出了专节规定.该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时代风采》2010,(21):12-12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加强对经营者利用“霸王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约束,类似“本公司拥有最终解释权”等条款被列为违法。(10月21日《山东商报》)  相似文献   

12.
信息动态     
《中国工运》2013,(11):61-64
《河北省农民工权益保障条例》出台近日,河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河北省农民工权益保障条例》,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就农民工就业服务、劳动合同、工资与支付、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卫生、公共服务、权益救济等方面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如建立农民工工资清欠应急周转金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责任——不予竣工验收、停止投标资格、清出建筑市场等。届时,河北1BOO多万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共享经济平台网约工已经成为一支规模巨大的新生就业群体。作为新就业形态的代表,其明显表现出核心生产工具新、就业形式新、与服务平台的就业关系新的新特征。该群体主要由直营工、众包工和第三方用工组成,其劳动权益实现出现明显分层,其中直营工最好、众包工较差。网约工整体面临五大突出问题:安全风险高、保障低,劳动收入不稳定、没保障,社会保险保障差,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缺少有效话语权。制约网约工劳动权益的因素复杂,既有法律法规滞后性因素,又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因素,还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新问题等。为更好地维护网约工合法权益,研究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稳妥处理"包容"与"审慎"之间的关系,加大执法检查和监督,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强化平台企业的法律责任,工会组织将相关网约工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服务。  相似文献   

14.
《福建工运》2000,(6):18-19
法律援助是一项崭新的社会保障、服务事业,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人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六条规定,“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第二十一条还规定,“企业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提出意见调解处理;职工向人民  相似文献   

15.
《工会法》第六条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劳动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可见,法律赋予了工会组织维护劳动者权利和职责,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手段是比较广泛的。  相似文献   

16.
平台用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具有劳动法讨论意义的是组织型平台,包括基于劳动合同的模式和非基于劳动合同的模式,后者是法律关系定性争论的对象。此种非基于劳动合同的平台用工模式不同于常规劳动关系,在劳动过程中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平台控制与劳务提供者自主,不符合现有从属性标准,不成立劳动关系,在现行法中属于民事非典型合同中的混合合同。此种平台用工在当前"从属性劳动—独立性劳动"构成的"劳动二分法"框架下不能实现有效调整,给予劳务提供者的权益保障不足。问题的成因在于劳务提供者的学理定位是"类雇员",此种平台用工的本质是承揽合同社会化,属于"劳动二分法"下的制度空白地带。因此,应根据此种平台用工中劳务提供者的社会保护必要性,构建介于民法与劳动法之间的"类雇员"规范体系,推动法律对社会劳务给付的调整框架从"劳动二分法"向"劳动三分法"转型。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在创造大量新工作岗位和机会的同时,也给劳动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综观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出台的与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相关的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在健全制度、补齐平台经济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方面已进入"快车道",完善平台企业用工和劳动保障制度已成为我国引导和规范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认为,未来我国劳动保障制度建设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制度将更加精准和差异化,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成为必然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将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多方协商共促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将加快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CHINESEWORKERS'MOVEMENT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是我们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的“天职”。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维护职责,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得到了一些启示,并进一步清晰了工作思路。一、维护中要做到“三个并举”,处理好“三个关系”工会维护女职工权益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既包括女职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又包括“四期”保护等方面的特殊利益。由于女职工不同群体、不同时期维护的需求不一样,要求我们在维护中做到“三个并举”,并处理好“三个关系”。“三个并举”即:一是长远的维护与…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青年》2013,(9):56-58
当下,一些用人单位为节省劳动力成本,借在校生迫切要求实习之机,以实习、试用等名义大量招收“实习工”,不但克扣其工资报酬,还以实习生不受劳动法调整为理由拒绝其依法应享有的待遇?下面案例告诉我们.实习生应有的尊严与权益同样受法律保护.绝不容侵犯!  相似文献   

20.
近期,王兆国同志多次对工会要积极参与立法,从源头上维护职工权益作出重要指示,并提出了明确要求。王兆国同志指出:“依法维权是工会突出的基本的职责,从参与立法和修法中维权就是从源头参与维权,立了法,修改好法,党政维权、工会维权就都有法可依。希望同志们高度重视涉及职工权益、工会工作的立法和修法。”认真学习领会王兆国同志的指示精神,积极做好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工作,对加强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莺要音义.一、充分认识工会参与立法,从源头上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积极参与立法,从源头上维护职工权益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保障了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各项政治权利。中国工会是工人阶级最广泛的群众组织,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实现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必须积极参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尤其是参与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从国家法律政策上充分体现工人阶级的整体意志,才能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工会依法履行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