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1世纪的到来,对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素质和党员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历来重视学生党建工作,近年来,要求入党的学生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在校大学生党员比例不断提高,多数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表现出思想上松  相似文献   

2.
学生恋爱族业已成为大学校园一道新的“风景线”,而其“两人世界”更成为“风景线”上的一个个“景点”。随着校园外在环境、内在氛围和学生心理的变化,大学生恋爱不管从方式、内容,还是从心理反映的广度与深度,都发生了急剧的嬗变,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普遍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追根溯源,似乎可以说,自从有了大学生,就有校园大学生恋爱现象。今天,大学生恋爱现象已不再是零星地散现着,其大众化、普遍化程度有了较大的发展,表现出当今大学生恋爱的明显特征。据西南政法大学的一次调查,在“女生中,尤其是毕业班,女生中,未谈恋爱的几乎所剩无几”,“各年级平均恋爱人数竟占了34%”。在女生中较多的外语学院和师范院校,“男女生恋爱人数高达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因受社会、学校、家庭及自身多方面因素影响,会时常表现出孤独或焦虑等情绪。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本校学生特点,浅析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期我校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搭建完善的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校园和谐。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的沟通主动性呈中上水平,其主动沟通意识略优于主动沟通行为.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清晰的主动沟通意识和更积极的主动沟通行为;文科生的沟通主动性比理科生更突出;城镇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表现出更加清晰的主动沟通意识,两者主动沟通行为的差异不显著;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沟通主动性比无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更突出.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家庭关系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和谐的大学生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而家庭关系不融洽的大学生可能表现出退缩、攻击性行为和消极情绪;师生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更深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拥有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而不良的同学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专题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对女大学生招聘性别歧视及其社会影响分析发现,八成以上女大学生在求职应聘中遭遇过一种或多种性别歧视,既遭遇显性性别歧视又遭遇隐性性别歧视的女大学生接近3/4。招聘性别歧视不但增加了女大学生就业难度,还使女大学生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不公平感和悲观厌世等不良情绪,给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潜在风险。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联合,加大反招聘性别歧视的政策执行力度,促进男女大学生平等就业。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感及其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澜  潘伟刚 《前沿》2006,(12):194-196
因承载着来自经济、学业、生活等多重压力,贫困大学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焦虑、自卑和抑郁心理。高校教师在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物质资助的同时,更应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贫困,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努力尝试自我解困的各种良策。  相似文献   

8.
戴贝钰 《前沿》2013,(14):196-198
院级学生会由作为学院党委领导、团委指导下的学生群众组织,直接与高校学生接触,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作用。然而由于学生会本身的局限性,故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了学生会的工作效率和在学生之间的形象。因而,准确定位学生会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位置,才能高效服务同学,并且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当代女大学生的性观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深入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女大学生的特定视角出发研究当代女大学生的性观念状况 研究表明,当代女大学生的性观念表现出复杂多样性特点,存在着恐惧、依赖、困惑等潜在的心理问题;女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容许度低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所受性教育严重缺乏 本文提出要加强女大学生科学的性教育,培养她们理智的性观念和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本周大学生的心情处于良好等级”,“近来少数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和求职的沉重压力,表现出焦虑、紧张和烦躁等情绪  相似文献   

11.
“80后”群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8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群体特征。“抗震救灾”等公共事件凸显“80后”大学生“值得信赖,敢担重任”。科学发展观对“80后”大学生教育有重要引领作用。“80后”大学生教育的路径选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成才为根本。  相似文献   

12.
有着多元文化与语言背景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与汉族大学生有着差异.这些差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表现明显。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语言语系的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亦不相同。今天,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大有席卷外语课堂之势,在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如何能够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民族院校的教师们.本文试图分析不同受教育群体的特质,力求寻找一些对症施治的教育方略。  相似文献   

13.
浅谈新时期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英 《前沿》2013,(12):199-200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的改革,国家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高校接受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股新生力量.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生活方式、社会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与汉族大学生不同的思想、心理、品德等自身特点,新时期如何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思想教育和管理是我们高校管理者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众流行文化的嬗变对"80后"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众流行文化以其特有的娱乐意义与意识形态意义影响着"8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由于其实践功能的二重性,它对"80后"大学生的影响也表现出积极、消极两方面.面对大众流行文化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加强整饬,做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5.
刘艳兰 《传承》2012,(10):48-49
新形势下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现象,其表现为消极地对待学习、学习行为水平不高、不积极等。应加强教学改革,提高质量,创造良好校风学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强化目标意识,帮助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6.
观点与数据—青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消费的相关分析 近期,据武汉大学生特殊消费调查显示, 大学生这一群体内部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18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100元。大学生年支出均值8383.96元,中位数8000元,众值8000元,幅度(Range)为16400元。有92.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占其总消费的70%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CALL机或手机等方面的消费上。第一,旅游消费。武汉大学生一年的旅游费用最高达到1000元以上,最…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作为一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的网络文化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表现出某种畸形状态,其表现是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偏离性和异化性,从而导致西方资产阶级道德的侵蚀。在两种道德意识形态相交锋与碰撞的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及其道德人格的生成,应采用积极有效的文化方式,提高他们的文化和道德素养,从而形成符合时代需要的、健康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8.
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精神卫生状况差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调查发现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精神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有明显的差异,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在心理卫生方面存在着更大的心理问题的隐患。这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同时也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依据。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思想观念正受到新的冲击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文章拟从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现状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谢保杰 《北京观察》2005,(11):45-47
一 随着我国向小康向社会进程的全面推进,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水平都得到很大提高.这一变化也在当代大学生的特质文化消费领域得到反映.和十几年前的大学生相比,当今"盛世"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消费观念、消费能力和消费行为方面表现出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