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雪婷 《求索》2008,(6):191-192
神经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与语言学的交叉边缘学科。本文简要论述了该学科的起源,研究范围,主要研究方法,此外还探讨了它的哲学思考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全面地回顾了本世纪初以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建立起来的中国现代语言学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并从中国传统语文学对西方语言学的态度、汉字拼音化、汉语语法的改造及汉语言与西方语言的文化差异等方面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成败得失作了认真的总结,提出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作者还就中国语文的现代化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雷冬平 《思想战线》2011,37(2):50-53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语言研究迫切需要走向世界。然而100多年以来中国语言学界都在借鉴西方的理论,加上国内语言学在学科认识上的误区,割裂了原本一体的语言学研究团体,使得中国语言学研究缺乏流派,缺乏具有号召力的语言学思想,从而导致了中国语言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失声"。为此,必须厘清学科规划,打通学科壁垒,培育学术刊物,推介学术思想,不断扩大汉语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影响力,使中国语言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4.
张东辉 《前沿》2009,(13):103-104
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是由生态科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衍生出的新兴边缘学科。生态语言学着眼于语言生态和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语言学所追求的保持语言多样性问题与人们所关心的生物多样性紧密相连,体现了将语言系统复归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认识观。  相似文献   

5.
黄健 《当代广西》2015,(3):57-59
<正>王力先生是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家和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一代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他学贯古今,汇通中外,在继承我国2000多年语言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建立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科学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第一个以西方诗律学为参照系、用技术定量分析手段总结现代汉语诗歌写作的人,为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6.
范继花 《人民论坛》2010,(8):234-235
过去三十年中,我国语言学快速发展,研究成果、研究主题和研究人员都明显增多。中国的语言学研究已成为国际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研究多侧重于国际语言学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缺乏理论创新,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批评,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7.
褚孝泉 《思想战线》2006,32(1):12-14
语言学传统形成了以后就会造成非常强大的导向力量,使得后来的语言学家们都顺着已开辟的道路继续学术讨论。西方语言学以范畴分类为中心,并且发展出了一整套分析语言的概念和工具,这对中国语言学起了非常强大的规范作用,造成了目前中国语言学研究与语言实践相脱节的困境。改变这种情况有待于中国学术思想的整体转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英语的存在理据.其理据来自三方面:中国英语是英语的国别;变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英语;中国英语是语言顺应的产物,是被中国的思想方式和文化所丰富了的英语;中国英语是英语的"本土化"后的科学再生.呈现了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梁珊珊 《前沿》2013,(6):129-130
"定型看法"(Stereotyp)这个概念自20世纪初引入社会学领域之后,便逐渐成为了社会学、语言学、跨文化等学科所关注的研究对象。其中,语言学领域对定型看法的研究起步比较早,但由于其内部存在的不同分支,使得语言学对定型看法的研究视角也各有侧重,其探讨主要是从社会语言学、(词汇)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五四白话文运动对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它赋予文学作品新的思想和精神品格;促成中国文类秩序由古典向现代的整体转换;促进文学整体审美范型和表达方式的现代转型。同时,伴随白话文运动所引发的语言改革,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也完成了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1.
华人之窗     
国际汉语语言学会第一届国际汉语语言学会不久前在新加坡正式成立。著名的汉语学家王士元教授和丁邦新教授被选为该学会的正副会长。该会秘书处设在美国加州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的王士元教授指出,中国语言学是传统的学问。国际汉语语言学会的成立,使中国语言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第一次建立了一个自己的门户。王教授希望通过国际汉语语言学会的活动能促进世界对中国语言学的认识,瞭解到中国语言学也是研究文  相似文献   

12.
张晓宇 《前沿》2010,(13):156-158
上世纪90年代,来自欧洲、澳洲和美洲的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索语言在解决环境问题上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从而诞生了一个新兴的语言学分支——生态语言学。本文拟从蒙古族语言文化的生态观对蒙古族语言文化的发展作初步探讨,进而得出建立蒙古族语言文化生态平衡系统的必要性及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3.
在十九、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中,西方语言学曾为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语言学的成果直接导致和启发了科学的进步和革命。我们有理由认为:改革时代的中国,语言学应该是率先闪烁出异彩的学科。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纵观中国语言学的现状,我们不能不感到忧虑。 1、传统小学的衰败集文字、音韵、训诂于一身的传统小学,已延续数千年之久。清朝乾嘉学派的博闻强记、孜孜以求,使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清末民初,经过章太炎、孙诒  相似文献   

14.
西方人文科学的经典著作及其核心观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关部分有所提及,并给予了适度点评,涉及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文艺学和语言学等。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的思想精髓和思维方法,尤其是蕴涵其中的人文素养,而不是满足于记住他们只言片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节庆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节庆命名的理据和规律,我们可以观照节庆名背后蕴藏的民族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以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尝试分析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节庆命名的理据,揭示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在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上表现出的多样性和倾向性共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以及不同集团对各种言语交际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由此产生社会效应,社会的价值、经济、政治、科学的种种原因也对言语交际接触所引起变化,相互依靠。可见言语学和社会生活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的。本文对接触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麻赫穆德·喀什葛里的《突厥语大词典》中所反映的语言接触研究方面的思想及麻氏对接触语言学所做出的主要贡献进行简要比较和归纳,以求佐证麻赫穆德·喀什葛里是接触语言学的奠基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诗学的语言观念直接影响着新诗创作实践的成败得失。对诗歌语言本质的认识越深入,新诗创作所取得的成绩就越大。新诗的创作实践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应当追溯到现代诗学的语言观念上。中国现代诗学发生期的三大语言学观念,即“文言是死的,白话是活的”、“白话至上”、“直寻西洋词法”,今天应该很好地加以反思和清理。  相似文献   

18.
近期内,即使面临外部需求不足、投资规模下降、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的挑战,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框架下,通过减税等方法及时进行政策的微调,中国经济并无所谓的"硬着陆"问题,不会陷入衰退的泥潭。由于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梯度发展特点,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中国经济2012年的发展前景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前景都是令人乐观的。但是从长期看,由于中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原有的廉价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势逐渐改变,中小民营企业经营状况相对恶化,资源、环境和创新等瓶颈日渐突出,中国经济将经历一个比较困难的调整期。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结构调整并进一步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和历史叙事学中一直以来的思辨主义流派和实证主义流派不同,以海登怀特为代表的语言学转向意义上的后现代历史叙事理论表明,历史叙事所借助的认识论意义上和本体论意义上的语言模式,是历史学家赖以组织历史材料、赋予诸多历史事件以历史意义的基本工具,正是借助语言学的诸多模式,历史学家才能表达其对历史的思考。因此,在以海登怀特为代表的后现代历史叙事的语言学流派中,语言学侵入了历史学并获取其自身独立的地位,而这正是后现代历史叙事流派的基本特征,这使得以海登怀特为代表的后现代历史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关于历史叙事的语言学和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信是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民族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对自己的文化及其价值高度认同、精心守护和积极践行,对自己的文化创造力、文化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满怀信心,是对文化自卑心理的克服和文化自负心态的超越,也是对执政党担当文化能力的高度信任。在当今中国,坚定中国文化自信,要讲清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底气;充分阐扬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增强国民对中国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对中华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克服国民盲目乐观和文化自负的不良心态,为坚定文化自信涵养理性客观的文化心理;让国民明晓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文化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激发国民对中国共产党担当文化使命能力的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