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案例介绍例1 男,17岁。因交通事故致头颅损伤。伤后2h头颅CT检查:额颞部硬膜外血肿伴额颞部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形态正常。入院时Glasgow昏迷记分(GCS)5分。入院后行颅内血肿清除术,伤后昏迷4d,1个月后,头颅CT检查见侧脑室对称性扩大,周围见低密度区,并伴有持续性头痛,恶心,呕吐,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例2 男,21岁。因交通事故致头颅损伤。伤后4h头颅CT检查:颅底骨折伴广泛性脑组织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形态正常。GCS3分,伤后昏迷6d,经保守治疗后出院。6个月后,经CT检查,见侧脑室对称性扩大,其额角周围见低密度区,…  相似文献   

2.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日,在本市某区,程某(女,33岁)食用野生蘑菇后死亡。1.2尸体检验死后10 h进行尸检。尸表检查见死者营养良好,全身水肿,肤色发黄,胸部及双侧肩部见点片状瘀斑,巩膜黄染。尸体解剖见全身多器官、组织出血严重,肝表面及切面呈红黄相间的斑纹状。  相似文献   

3.
<正> 斑蝥中毒例1,女,21岁。因未婚怀孕而以斑蝥约半两煎服企图堕胎。服后不久即呕吐、腹痛、乏力,23h后发生昏迷而送医院抢救。检查时血压测不到,心音低,心率140次/min,两肺底湿性罗音。于服药后24h死亡。尸检见两腋下、背、颈等处皮肤水泡形成;妊娠子宫(胎儿约3个月);胃粘膜点状出血。镜下见急性卡他性胃肠炎、小肠粘膜表层坏死;肾小管上皮显著浊肿及轻度坏  相似文献   

4.
1 案例 1988年8月,某市一百货商店经理被杀,现场勘查中提取门框板一块。该板一面为枣红色油漆,一面为淡绿色油漆。此门是罪犯必经之处,经仔细寻找,发现枣红色木板上有指印痕迹,但未发现纹线。先后采用紫外反射、紫外荧光法进行拍照,结果短波紫外荧光照相的效果很好(见图1)。  相似文献   

5.
液压冲击脑损伤后细胞间粘附分子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ang X  Li M  Liao ZG 《法医学杂志》2002,18(1):15-16
目的测定外伤性脑损伤后脑内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变化。方法用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致伤模型制作大鼠脑损伤,伤后2、4、8、12、24h取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并用MIAS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脑损伤后2h即可见ICAM-1在脑内表达上调,12h达高峰,24h已回落。结论测定I-CAM-1在脑内的变化情况,可为推断24h以内脑损伤形成时间及伤后存活时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患儿,男,11个月。因注射“百白破”疫苗后4h死亡而引发医疗纠纷。1.2尸体检验死者发育不良;右肺膨隆,左肺不张;心脏检见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改变。心血管检查见心脏呈球形,重80g,纵径为5.5cm,横径为5cm,高4.5cm,左、右心腔扩张明显;左、右心室壁肥厚,左心室壁  相似文献   

7.
<正> 1 案例资料 例1 毕某,男,30岁。因纠纷被人用刀捅伤左腹,5h后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9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9/10.6 kPa。左上腹肋缘处有一长约5cm创,深达腹腔,左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B超示下腹部可见少量液体,腹穿抽出血性液体。入院3h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有约300ml不凝血液,左侧腹膜见一4×4cm大小血肿,有血液渗出,探查其它脏器均无损伤。15d后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神经元HSP70表达及神经髓鞘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神经元HSP70表达变化和神经髓鞘病变在弥漫性脑损伤(DB I)诊断及其损伤时间判断的价值。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DB I组,后者按DB I后处死大鼠的时间不同又分为0.5h、1h、3h、6h、12h、1d、3d、7d及10d组。然后复制大鼠DB I模型,脑组织常规取材后进行HSP70免疫组化及劳克坚牢蓝(LFB)髓鞘染色,观察神经元HSP70的变化和神经髓鞘病变。结果大鼠DB I后0.5h,脑干及海马处见HSP7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神经元;伤后1h明显,12h达到高峰,1d下降,7d基本恢复正常。神经髓鞘于伤后0.5h开始逐渐出现水肿,分层、碎裂及聚集成团块状,伤后1d最明显,3d后开始逐渐减退,10d基本正常。结论神经元HSP70表达变化和神经髓鞘病变程度对DB I诊断及其损伤时间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心脏Ebstein’s畸形十分罕见,现报告1例。1 案例 某男,53岁,与他人发生纠纷后突然倒地死亡,死后8h解剖。尸表检查仅见几处轻微表皮擦伤。解剖见:心重544g,左室壁厚1.5cm,冠状动脉未见异常;二尖瓣周径5cm,三尖瓣周径18.5cm,主动  相似文献   

10.
<正>1案例1.1案情某男,23岁。于某晚20:00许在某娱乐场所门口与他人斗殴,被刺伤后继续搏斗3min,随后倒地死亡。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死后12h尸检。面部见多处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胸骨左侧第5肋间见一2.1 cm×0.8 cm的斜形创口,两侧创角锐,创腔内无组织间桥。一侧创缘距内侧创角0.5cm处见一长0.2 cm的皮瓣;另一侧创缘距内侧创角0.2 cm、0.3 cm处分别见一锯齿状  相似文献   

11.
1案例 1.1案例1 某男,40岁,某日在建筑工地与他人发生纠纷,被木棒击中右下腹部。伤后6 h因自感腹痛不适,就诊于某医院。查体:脐部右侧见4cm&#215;6cm皮肤青紫、皮下淤血。追问病史,既往无类似腹痛发作。临床初步诊断为腹部闭合性外伤,予以补液等对症治疗。1d后因感下腹部疼痛加重并有发热而再次就诊,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资料1.1病历资料某女,54岁。某日被人踢倒后脚踹胸背部5h到医院就诊。诉全身多处疼痛,以胸部、腰部明显。查体:多处软组织挫伤,胸廓挤压征(+),腰部压痛(+)。拍摄肋骨、腰椎正侧位X片未见明显异常;行肋骨重建CT检查见:左侧第3、4肋骨骨折,腰1椎体骨折。伤后2d行MRI检查见:腰椎退行性变,腰1  相似文献   

13.
<正> 1案例资料 某男,27岁。因与人发生争执,其头面部被多人拳击后送回住所,4h后发现死于床上。尸长173cm;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5cm,睑结膜见少量点状出血;鼻腔出血,口唇粘膜见多处破损;左面部、下颏及其左侧颈部见多处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0.8×0.7~2.2×2.3cm)的皮下出血;左侧耳廓下有1/3青紫;胸骨左侧有1.5×1.5cm的皮下出血;右手背散在条状皮内出血,右手腕桡侧挫伤1.0×1.3cm。解剖见两侧颞肌有小片状出血,颅骨无骨折,脑重1350g,蛛网膜完整,双颞侧及颅底蛛网膜下腔见广泛性点、片状出血并小脑扁桃体疝形成,左蝶骨小翼见一0.8×0.4cm出血灶,胸、腹腔各脏器未见异常。病理诊断:(1)  相似文献   

14.
正1案例简要案情:吕某,男,28岁,某年2月21日被人咬伤右耳郭,在当地县级医院进行治疗。病史摘要:右耳外伤后1 h入院。神志清,头颅无畸形;右耳轮上部前后面分别见一长约3 cm创口,创缘不整齐,部分创口前后贯通,软骨外露,流血;左耳外观未见异常。医院予行清创缝合术,术后创口附近部分耳郭缺血坏死,遂行坏死耳郭清除术。法医学检验:3月23日查体见右耳郭上部部分缺损,创面已愈合,建议2个月后复查。5月27日查体见右耳郭上部部分缺损,欠规则,放置比例尺后拍照  相似文献   

15.
<正>1 案例资料 案例1 张某(男,21岁)。从行驶的农夫车后门跳车(车速为40km/h,跳落高度0.8m),当场死亡。尸检见枕骨骨折、硬脑膜下出血、脑内血肿;背侧体表及四肢见多处表皮剥脱。 案例2 5名男性(20~30岁)从行驶的农夫车后门鱼贯跳下(车速为40km/h,跳落高度0.8m),3人死亡,2人受伤。尸检均见枕部受伤、硬脑膜下出血与枕部脑组织血肿。活体检见1人枕部头皮挫伤,另1人枕部骨折、脑组织轻度挫伤。  相似文献   

16.
1案例资料王某,男,41岁。某日凌晨在自建别墅门口空地上停车,拉开车门下车时头部等遭打击后死亡。现场位于市郊,较偏僻,案发时间为深夜,现场可供利用的线索非常有限。尸体检验死后3h尸体检验。尸表检验:左前额部见一长6.5cm弧形挫裂创,创缘不规则;右额顶部见一长5.7cm挫裂创,右顶部见一长6.5cm挫裂创,两处创口形态均为长条形挫裂创,创缘不整齐,边缘见挫伤带,挫伤带内见相距9mm等距平行排列的小条状皮肤擦伤(照片1)。  相似文献   

17.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2013年1月21日21时许,于某(女,24岁)被人发现死于某宾馆房间内。现场勘查见房间门窗完好,室内充满酒精味;死者平卧于床上,衣着整齐;地面见呕吐物(内掺杂有药粒)、空酒瓶、白加黑药瓶及散落的药片。1.2法医学检验尸表检验现场勘验后3h进行尸检。尸斑呈暗红色,于尸体背侧未受压区,重压褪色;尸僵强。双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脑震荡后脑组织损伤修复相关因子表达变化,为推断脑损伤时间提供法医学依据.方法 建立SD大鼠脑震荡伤模型,提取脑组织行常规HE染色及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及相应统计学处理. 结果 伤后30min,在大脑皮质、海马区见少量呈弥散性分布的HSP 7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12 h达高峰,伤后1 d阳性细胞数量开始减少;伤后3h,在大脑皮质、海马区bFGF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开始增多,至12h时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伤后6h~1d,在大脑皮质、海马区TGF-β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逐渐增多,至3d时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结论 HSP70、bFGF、TGF-β1在脑震荡后脑组织中表达呈时序性改变.多指标综合应用为法医学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1案例资料案情简要吾某,男,23岁。某日晚23时许被其父亲发现死于家中并报案。据其父亲称:吾某当晚21时许回家,说被他人打伤头部,感不适,遂卧床休息,2h后死亡。尸体检验死后1h进行尸检。生前穿着于死后被其家人脱光,其黑色皮夹克右袖外侧中段见一6cm×7cm擦痕,伴细小裂口,蓝色长裤左裤腿外侧分别见8cm×5cm、8cm×6cm擦痕,伴细小裂口。尸长173cm,发育正常,营养可,尸斑、尸僵均未形成。左额颞部皮肤见20cm×15cm的不规则形表皮擦挫伤,其上伴不规则形3cm×2cm挫裂创。该创缘不整齐,创腔有组织间桥。鼻背左侧有0.5cm×0.3cm表皮擦伤痕,鼻腔内有…  相似文献   

20.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临床经过胡某,男,20岁,2012年5月19日骑摩托车与停在路边的大货车相撞致胸背部疼痛、呼吸困难1h入院。5月23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气管前壁于隆突上约10cm处见0.7cm破口;伤后9d行胃镜检查提示:食道距门齿约20cm处见约4cm×1.5cm瘘口;伤后37d复查胃镜提示:瘘口为1.OcmX0.8cm,无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