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4 毫秒
1.
在北京市延庆县延庆镇的双营村活跃着这样一群有着"特殊技能"的妇女,她们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却被乡亲们称之为"巧娘";她们也许不善于言语表达,却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法制宣传能手"。在延庆镇,只要一提起"巧娘",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们个个心灵手巧,不仅成立了30多人的工作团队——"巧娘工作室",而且还与法制宣传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第240条第1款第3项规定,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按照拐卖妇女罪加重处罚。那么,奸淫被拐卖的幼女的,该如何定罪量刑?如坚持认为这时的幼女属于"儿童"而不属于"妇女",则无论如何处理都无法在定罪准确和量刑均衡上两全。只有放弃刑法用语的统一性,认为《刑法》第240条第1款第3项规定中的"妇女"应该包括"幼女",才能保证刑事处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现状问题的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外移,在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一大批的‘留守妇女’群体。"留守妇女",正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被遗漏且棘手的现实话题。  相似文献   

4.
律政俏佳人     
丁一鹤 《江淮法治》2007,(9X):15-16
2007年6月25日,当美丽干练的殷燕珺以合伙人的身份成为京城一家律师事务所的主任时,谁曾想到,这个俏丽的妇女律师,20年前曾是四川大巴山区最后一代“童养媳”,15年前曾被人贩子拐卖,而最初连汉语拼音都不会念的她,却凭着超人的毅力刻苦学习,用4年时间获得法律本科文凭,并通过全国律师考试。  相似文献   

5.
拐卖妇女罪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中的"奸淫"实际上是指强奸。"奸淫"行为只能发生在妇女被拐卖之后至拐卖行为既遂即妇女被卖出之前的拐卖过程中。将"奸淫被拐卖的妇女"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不满14周岁的幼女,虽然从保障处罚实质合理性的角度看值得称道,但是从坚持处罚形式合理性的角度看则经不起推敲。  相似文献   

6.
林建军 《法学杂志》2007,28(5):114-116
我国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明令禁止"性骚扰",但何谓"性骚扰"没有明确,而概念是理论上被抽象认知和实践中被切实遵从的前提,本文结合不同国家、地区的立法例,指出性骚扰行为应主要依据被骚扰者的主观状态、性骚扰行为的性质以及骚扰者的主观状态等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7.
色如何戒     
《色·戒》在大陆公映之前,被炒得沸沸扬扬,总结一下,无非三个卖点:一是最吸引眼球的,当然是其中的"色",也就是片中大量的"床上戏",色本就是国人心中最为敏感的东西,虽然在大陆公映时被减镜头,但仍激起广大影迷一睹影片的欲望。二是影片原著是张爱玲,"最后一个  相似文献   

8.
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是由政府为广大纳税人提供的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应当是服务于作为纳税人的广大公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可消费性是法律这种"公共物品"的一大特质,法律其实是作为纳税人的公民的消费品,"享受法律、消费法律"应当是现代公民崇尚的法治新理念,也是现代文明社会"法治化生存"的新模式。遗憾的是,目前在我国,法律的可消费性往往被法律令人敬畏的威慑性和强制性所遮蔽,  相似文献   

9.
妇女是劣势"社会群体",生活在不利的环境中,应当是适足住房权重点关注的群体,将妇女纳入住房权的最明显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措施蕴含在确立该项权利的措辞之中。但在全球范围,妇女的继承、土地和财产权得不到保障、存在社会性别偏见的法律和家庭暴力,以及妇女参与住房程序程度不够的问题使得妇女适足住房权得不到保障。在国内有隐蔽于多重制度和结构中的对妇女适足住房权的歧视,这种歧视性的现实使得妇女的空间诉求遭到挤压,本文的目的正是在于揭示这种现象,以推动政策和法律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妇女约占整个人口的一半,是一支巨大的社会力量。但是,在旧中国,广大妇女都受着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系统压迫,政治上无权,社会地位低下,没有独立人格,生活上处于十分痛苦的悲惨境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下,妇女被当作商品买卖,被看作奴隶供人驱使。“三婢四妾”,成为一些特殊阶级的权利;“男尊女卑”、“夫唱妇随”,就是那时的法理和道德。因此,旧中国的妇女,自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老年妇女的丧偶率要显著高于男性,老年妇女的再婚问题随之走入了人们的视线。这种"夕阳婚"可以使老年人在精神上消除孤独感,生活上相互照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子女的负担,对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寿是有益的。但是,在生活中老年妇女再婚也受到了不小的阻力。这就迫使许多老年人不得不加入了"银发同居"的行列。而在这种非婚同居的关系中,老年妇女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其合法权益极易被侵犯。文章拟从老年妇女再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揭示老年妇女再婚难的原因和我国现行法律的不足,并提出对老年妇女再婚维权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物     
《中国律师》2013,(6):89-89
张飞峰:律师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近日,南京市中虑律师事务所张飞峰律师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张飞峰律师从大学毕业实习开始,一直投身于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事业之中。2008年作为志愿者加入南京市妇联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团,常常跟随市妇联到广场、下社区为广大的妇女、老人进行普法宣传,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的地位不断提高,强奸罪所保护的法益发生了从"男子私有财产"到"妇女性自主权"的飞跃。本文指出婚姻关系作为一种契约,其平等性也决定了丈夫无婚内强奸的"豁免权",立足于我国实际,有条件地承认婚内强奸是较为合理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外嫁女”权益纠纷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嫁女"之概念有广狭两义之分。狭义的"外嫁女"专指与村内人结婚、户口仍留在本村或户口迁出后有回迁到本村的妇女。广义的外嫁女还包括嫁人本村、户口也迁入的"内嫁女",离婚或丧偶的外嫁女等。本文所指的"外嫁女"是广义上的概念。所要探讨的问题主要是广义上的"外嫁女"权益被侵害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甚深入,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5.
由于是计划外生育对象,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接受,人们称这些孩子为“黑娃”。黑娃没有姓名,没有户籍,没有学籍,没有固定居住场所,没有可靠生活来源。 黑娃的生命和人权没有保障,或被遗弃,或被拐卖,或做雏妓,或做童养媳,或被残杀! 在这些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黑娃们的遭遇和生存现状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6.
婚姻是涉及人类两性关系的头等大事。在许多社会中,所谓婚姻,即意味着一个男人将一个女人娶到自己家里。然而,从中国摩梭人的"走婚"和尼日利亚伊博人的"女性丈夫"来看,情况却并非如此。比较这二者的性别关系,可以发现:在摩梭人和伊博人的婚姻家庭中,所嫁娶的对象完全或部分颠倒,男性仅仅是"亲生父亲",而妇女是真正的"社会父亲",体现了传统习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妇女被称为"半边天"。这不仅仅是说明了妇女占人口一半的优势,更关键的是体现出她们存在的价值和巨大的力量。女性同男性一样肩负着改造社会、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重任,所以她们分享自己所应有的一切权利即人权,也是理所当然的,而妇女人权的保障问题研究分析自然也就在人类走向文明与进步的历程中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了。  相似文献   

18.
愈演愈烈的暴力将家庭变成地狱。世界范围内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妇女在其一生中遭受过暴力、性暴力或虐待。大多数施暴者是她的家庭成员,暴力行为严重侵害了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家庭范围,成为社会公害而与身体暴力、性暴力相并存的还有一种往往被人忽视的形式——精神暴力。  相似文献   

19.
人是社会的主体,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广大的农村妇女与农村男子一样,也是农村的主体.农民,农村妇女,作为公民,当然地享有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民主权利应然地涵盖其中.但是农村"外嫁女"问题的出现,在现实层面上于民主决策原则在某种程度上的被"滥用",使得农村外嫁女在其合法土地权益保障面前却面临着失语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律师》2005,(4):49-49
3月18日上午,东京高等法院在经过近三年的审理后,驳回了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被日军强掳的受害妇女郭喜翠等人的上诉请求,这是一个公然践踏国际法、践踏公理、无视人权的错误判决。众所周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亚洲和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在那场罪恶的战争中,几十万妇女被劫掳为“慰安妇”。日本军国主义的这一严重罪行,极大地摧残了广大妇女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并给她们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对此,日本政府应当承担法律上的责任。1942年,中国山西省盂县郭喜翠等两位妇女被日军掠夺到驻地长期监禁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