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政坛》2013,(12):40-40
张吕好在2013年10月《民主与法制》第30期撰文《凝结社会共识是法治实现的基础》认为,信仰法律是法治的基础。让具有不同利益背景的人信仰同一套法律,遵从同一套法律,立法及其实施必须具有超越利益分歧和对抗的特质。由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变革和急剧的利益分化,法律要跨越利益和阶层的差异、凝聚和反映社会共识便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法治信仰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创新与改革的新提法。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深入理解"法治信仰"的内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培育,需要明确其同政治信仰、道德信仰之间的关系。法治信仰与政治信仰是并行不悖的,要结合政治讲法治;法治信仰与道德信仰不可分离、不可偏废,法治和德治要协同发力。在我国治理实践中,学法与守法领域最能精准评估法治信仰目标的推进实况。学法是法治信仰形成的基础前提,守法是法治信仰形成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3.
范进学 《探索与争鸣》2022,(8):47-57+177-178+2
不确定状态下如何认真对待权利与法治,无疑是我们每个人应认真思考的时代课题。作为公权力,其发布的法令或采取的措施,只有遵循合法原则与比例原则,才能合乎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的法治要求。重申“认真对待权利”之目的在于,权利作为法律的本质与目的,它既构成了法律的道德基础,亦构成了人们对法律尊重与忠诚的基石,进而成为政治道德的来源。通过重申“认真对待权利”这一经典命题,有助于社会公众对权利保障、法律信任、法治信仰以及政府公信力获得持续有效的普遍认同并达致共识。只有公权力认真对待并善待权利,方能体现其理性的政治道德;只有公权力公平对待社会每一个个体的权利,法律才能获得人们对它的接受与尊重,进而使人们相信法律、尊崇法律、信仰法治,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具有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旨特性和价值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体现出整体优势;与其他社会治理方略、治理手段相互配合,共同实现社会善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法治体系;注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为法治建设提供文化滋养和道德底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法治改革先行,政治体制深层次改革的配合尚不到位;法律配合经济、政治及社会控制目的,有沦落为形式工具的危险;部分法律制度与中国社会实际状况脱节等方面是其需要深刻反思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法治社会建设中的道德问题,除了加强社会成员的德性培养之外,还需要通过制度尤其是法律来解决.立法和司法是法律解决道德问题的两种重要途径.道德问题的立法解决,是将道德适度转化为法律,实现主流道德价值观的制度化,强化道德约束力,引导社会成员崇德向善;道德问题的司法解决,是通过司法的救济机制,倡导合道德行为,抑制非道德行为,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法和司法双管齐下,能够整合多元价值,协调利益冲突,凝聚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增强道德认同,构建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社会.同时,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又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已经次第揭幕,是次两会应当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亦已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转型社会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和发展,改革和发展需要凝结社会共识当代中国社会的共识之一是践行法治、实现法治,法治担负着国民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与判断,它是未来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改革发展的政治目标与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7.
张瑞祥 《群众》2014,(11):26-26
<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各项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的今天,信访信闹不信法、中国式过马路、司法腐败、公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等现象屡见不鲜,法不责众的观念依然存在。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规则悬空、制度空转折射的是法治信仰的缺失。人无信仰,就会心无畏、言无忌、行无序,变得恣意妄为、不加约束。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要靠党和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全体公民来推动和实现的。只有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民众才能认同法治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法律信仰具有实践性、科学性与指引性的理论品质,它不仅体现了法治的精神意蕴,而且沟通了法治与德治的共同追求——和谐社会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德法互济找到了新的结合点。在法治与德治新形势下,法律信仰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有利于社会价值秩序的重构,并成为现代公民品格的重要体现。法律信仰的培育,需要通过价值认同机制、社会环境营造机制和法律实践机制三个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中国司法素质和威信,只有重启司法职业化改革,让法院职能回归司法定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中国社会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当前,中国改革再次来到十字路口,中国社会尤其需要对改革的大是大非和总体方向形成共识,尤其是对现代文明所要求的民主、法治等原则形成基本共识。为了提炼和凝聚共识,本文提出司法职业化的改革主张。笔者认为,这是中国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0.
李中天 《思想战线》2015,41(3):112-115
根据科斯定理的内涵,制度安排如果要实现效率,就要在“局限条件”下降低“交易成本”。中国法制改革的 “局限条件”是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从实践出发,以凝聚社会共识、向社会亟须领域分配法律资源、稳定修宪和实验立法等路径,渐进式推进法制改革,降低法律制度变迁成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建设中秉持这种政治智慧: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合理配置法律资源、以进一步简政放权,统一政府经济目标和政治发展函数、以提高公民法治意识遏制机会主义并树立法治理念等,继续提高法律制度效益。  相似文献   

11.
梁太波 《当代广西》2013,(19):29-30
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是治国之需 国因法而治,因法治而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报告首次将法治思维作为对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写入其中,充分显示出法治思维在建设法治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这也表明,不仅法律学者、法律工作者需要具备法治思维,各级领导干部也都应该自觉运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刘勋昌  胡凯 《求索》2014,(3):15-18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取向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为了实现中国梦,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和民族复兴的使命观。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取向,才能描绘中国梦的科学蓝图,科学规划中国梦的实施战略,并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3.
杨洁 《湖湘论坛》2002,15(6):25-26
道德法律化是法律获得持久精神动力支持、实现法治的基本要件之一。欧美法治国家普遍将国家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道德范畴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应该肯定这种道德法律化对西方法治社会的形成起到的积极作用。我国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法德兼治的治国方略之后,已将道德放到与法律同样的高度,期待通过对道德的强化来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这是我国道德法律化的重要体现。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或者说,中国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公民对法、法律和法治的信念,只有法律得到普遍遵守,道德法律化才有实…  相似文献   

14.
法治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是刑事法律体系中的最后屏障,是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让法治成为所有监狱人的一种信仰。所谓监狱人,既包括监狱人民警察,又包括服刑人员及其亲属甚至包括被害人和周边群众。所谓法治信仰,既切实接受法律的保护,又真诚接受法律的约束。中国人法治信仰了没有,作为社会缩影的监狱人可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
论法律信仰的培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有公民对法律的信仰作为理念的基础.在我国,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公民对法律的信仰还没有建立起来.在法治化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法律信仰的培植.要通过完善立法,改革司法,建立起法律的权威;要通过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为法律信仰的形成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海南》2007,(1):19-19
建立“八荣八耻”道德观的社会保障制度 要在全社会广泛形成行八荣拒八耻的道德风尚,光靠道德的认知性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要辅之制度的强化。一方面,遵规守德不是人的天性,需要一定的外在“力量”(法律、规章制度)的强化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道德是以提倡、劝戒、建议为特征的价值导向,它赋予了行为主体的自主选择权,即道德主体具有意志自由,人们可依自己的意愿选择遵德或背德,因此,道德依靠的是个体的道德追求、觉悟和自觉性,而光靠个人自身内在的思想觉悟则难于抵制各种利欲诱惑,还需要建立道德的社会保障制度,使道德提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类型在社会中得以保护和推行。一是通过道德法律化,将“八荣八耻”的一些基本道德要求上升为具有某种法律属性或法律效力的法律原则和规范。如诚实信用的道德,不仅要成为经济法、民商法等法规的法律原则和不可动摇的“帝王条款”,而且要建立信用的法律体系。毋庸置疑,建立信用的法律体系,使企业、个人的信用成为社会流通的“通行证”,是促进社会成员诚实守信荣誉感形成的社会基础。二是通过法治的社会治理结构,为“八荣”行为提供生长环境。道德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倚赖于社会对背德恶行的处罚。法律通过禁止性的规范,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损人利己等行为进行严惩,会使人们循规而为,这在客观上会遏制“八耻“行为的发生。政府应加强法律的『必行性、外在强制性和不可践踏性,促使人们具有法律信念、信仰和规则意识,为维护“八荣八耻”的道德观奠定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林 《乡音》2013,(7):37-38
既要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尽可能达成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什么和怎样改革的共识,又要及时通过法定程序推进相关法律的立改废,为深化改革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与合法性保障——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这既是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对深化改革开放、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的新要求,也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起点上,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法治思维的形成有利于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党员干部作为先进力量更要以身作则,学习钻研法律知识,培养理性的思维逻辑,创建良好的法律环境,自觉运用法律思维并付诸实践,坚持法律信仰。法治思维的形成,除了党员干部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外在的影响、规范和激励。  相似文献   

19.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4,(28):10-14
改革开放的第36个年头,中国法冶建设“渐入佳境”。实现“法治”已经成为全社会最大的共识,以何种方式推进法治,凝聚共识,关系到社会共同体和民众生活的现在和未来。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一场代表目前法学界法律界最高水平的学术盛会——第九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在这场中国法学会主办的最高学术论坛上,徐显明、江必新、信春鹰、李林、王利明、吴志攀、应松年、马怀德、王振民、叶静漪、孙佑海、王灿发、王树义、王新清、季卫东、顾培东、范愉、卞建林、胡建淼、刘春田、张守文、李曙光、沈国明等二十多位法学家对中国法治现状进行“望、闻、问、切”,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中国法治的构想,并对法律人的使命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期待。  相似文献   

20.
肖华 《群众》2014,(11):74-7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法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坚定法律信仰,执政党必须依法执政。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