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节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问一个学生:“这个图形有几个角?”学生回答:“两个。”老师表扬道:“棒极了,说得太好了,大家为他鼓掌。”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教室里响起了“嗨、嗨、嗨,你真棒”的夸奖声。有的老师认为,学生有一点成绩,就应该表扬,表扬越多越好,力度越大越好。课堂上往往夸奖声不断“,好”声一片。有的学校还开展了“无批评”教育,对学生的任何表现,采取少批评,甚至不批评的作法。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对立的统一。只有表扬、奖励,而无批评、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表扬应坚持适时适度的原则。一味的表扬,正如一味的惩…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赏识教育和激励性评价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和采纳,表扬作为激励学生的手段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运用。表扬的举措正在深入教育的每个角落,但表扬的激励效果却没有彰显出来。相反,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实施表扬的良好初衷与表扬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常常会出现明显的反差:学生对教师的表扬无动于衷,有的甚至产生怀疑、逆反的情绪。如有的学生把教师的表扬认为是“哄小孩”,是“控制学生的‘软招’”,还有的学生因惧怕教师表扬带来的人际压力而“躲避”教师的表扬。  相似文献   

3.
表扬学生是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它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荣誉需要,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做得更好。但有些表扬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确实“要不得”。1.“敷衍”的表扬。如果教师表扬学生时,神情淡漠,显现出“例行公事,走过场”的敷衍情绪,就会让其他同学觉得该生的表现“不过如此”,使表扬的效果大打折扣。2.“失真”的表场。这样做不但弄得该生难堪,甚至孤立,而且会给教师自身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3.“吝啬”的表扬。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表现出的优点、长处和成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给予、或不能充分地给…  相似文献   

4.
在批评教育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原则,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限效应原则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就准备捐款,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未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使人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在我们的平时教育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批评学生后觉得意犹未尽又重复批评,使学生极为不耐烦。其实第一次批评时,学…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们的少数领导班子和个别领导干部对批评这个“武器”不大重视,不善于使用或不敢使用这个“武器”,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变了味,失去其应有的战斗力。批评领导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自己怕丢面子。怕字当头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保全自己。有的领导干部自身不廉洁,怕开展批评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引火烧身,因而不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即使非批评不可,也把言词“磨圆”了再说出来,“批评自己谈情况,批评别人说希望”,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使党内民主生活会变成了评功摆好…  相似文献   

6.
在赏识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老师们都知道批评多了容易让学生丧失自信心,使其产生不耐烦、反感讨厌、甚至逆反心理,于是就拿起了"表扬"的武器。殊不知,表扬也存在着超限效应。惯性的表扬不但不会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反而会让他们在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中找不到度量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共产党员抓住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有少数同志不敢甚至不愿开展批评。他们对上级,热衷于“吹喇叭”、“抬轿子”,百般投其所好,即使明知不对,也一味迎合;对同级,“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极力保持一团和气;对下级,有心“栽花”,无意“栽刺”,该教育的不教育,该批评的不批评,甚至出了问题还包着、护着。当我们对这种好人主义提出批评时,有的人竟然认为不搞批评是在讲和谐,开展严肃批评与目前创建和谐社会的氛围不相适宜。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很片面的观点。实际上,讲和谐绝…  相似文献   

8.
表扬,是我们常用的工作方法之一。但究其效果,却有正负效应之分。关键之一在于是否把握住人们的心理和他们对所表扬的事物的情感。所谓情感,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分为“肯定情感”和“否定情感”。“肯定情感”表现为对事物的喜爱、向往、羡慕的态度;“否定情感”表现为对事物无动于衷或厌恶。憎恨。喜爱的态度推动事物发展、扩大、加深;无动于衷的态度将会使事物停滞不前;厌恶的态度将会使事物的发展受阻甚至被破坏。我们进行表扬,无论是口头表扬、文件通报表扬,还是评先、表彰劳模,能否达到弘扬先进、激励后进、鞭挞腐朽…  相似文献   

9.
批评是教育,是德育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但是,并非所有的批评都能达到目的,要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除了批评的动机要与人为善,符合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外,批评的方法也很重要。批评的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直接批评和间接批评两大类。直接批评一般是当面、针对性较强地指出受教育者的缺点、错误,或进而指出缺点、错误的性质、根源、危害等。间接批评就是不直接指出受教育者的缺点、错误,而是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去启发,引导他自己去认识缺点,改正错误。对于那些不是存心犯错误,或有一般缺点、错误,“响鼓不用重捶”的人,一般采用这种批评方法。根据青年学生渴求进步,自我意识能力基本形成,自尊心、好胜心较强等特点,我  相似文献   

10.
在保安队伍管理中,表扬,是队长带“兵”的一种法宝。真实、及时、适当的表扬既能帮助队长树立威信,又能提高保安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信心,融洽队长与队员之间的关系,在队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从而提高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在这里,我想结合本人在带队半年来的亲身感受,就表扬队员的实际事例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一、表扬要真真切切。队长要在深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事实进行客观公正的表扬,不能夸夸其谈。如果在没有搞清事实真伪情况下进行表扬,这样不仅达不到表扬的效果,反而会影响队长的威信。二、表扬要恰到好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恰到好…  相似文献   

11.
谈批评     
善意的批评使人进步,认真的反省促人提高。谈批评,包括批评与自我批评两个方面。批评,是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自我批评,是以自我为对象,对自身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查找和剖析。中国的古人提倡“闻过则喜”,懂得“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西谚亦云,“批评如同你忠实的门警,你若把它一脚踢开,你的一切就会被错误偷尽”。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的一些重大政治教育活动中,在分析评议阶段往往出现这样的应付局面:个人总结成绩一大套,查找问题笑一笑;大家表扬别人如数星星,批评别人鸦雀无声;组织对个人评议指出问题用“希望”,批评缺点用“遗憾”。其结果,分析评议形同虚设走过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存在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在先进性教育活动进入分析评议阶段之际,进行一些有效方法引导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诚征图片     
《今日浙江》2007,(1):61-61
考选领导干部面试试题问题: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在《用人之道》一书中这样说“:决不可只批评不表扬,这是我严格遵循的一个原则。你无论批评什么表现或者批评哪个下属,也得找点值得表扬的事情留在批评后。这叫‘先批评,再表扬’。”你若作为某一部门的领导,对此有何感想?参考答案:①我认为这种管理下属中的方式不是绝对的,表扬、批评的方式和尺度可以灵活掌握。②对于下属而言,要有批评也要有表扬,这样才能保证下属的积极性,而且下属对上司的批评也就更加容易接受了。③对于上司而言,必须深谙“打一巴掌不忘揉三揉”的道理,适时利用一两句…  相似文献   

14.
批评,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讲究方法,被批评者不但不肯改正,逆反心理反而会使其错上加错。这时,批评者常常会纳闷:“我这是为他好呀(为工作好呀),为什么他不听我的话,不懂我的心?”良好的主观意愿并不代表现实效果,工作要讲究方法,批评也要讲究艺术。不同的批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从批评力度的大小来看,批评力度太小,批  相似文献   

15.
人们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不仅自己尊重自己,而且希望别人也尊重自己,希望自己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享有一定的声誉,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渴望积极的肯定性评价而获得自尊,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要。而批评作为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的教育手段,它是一种否定性评价,因此,它必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需要,而引起情绪上的反应。如果批评的方式不当,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就可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不仅影响批评效果,还可能导致逆反心理,使以后的教育更难开展。因此,我们在使用批评这个武器的同时,必须把握学生的自尊特点,讲究批评…  相似文献   

16.
马冰 《半月谈》2005,(3):66-66
赏识教育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健康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新生事物的成长难免会遇到问题。现在有些老师,家长对赏识教育的理解比较片面.出现了对学生只表扬不批评的矫枉过正的现象。赏识教育.其关键在于发现每名学生的闶光点.对每名学生的成长都抱有坚定、乐观的态度.所关涉的是刷新教育理念的大问题.是传统的师生、亲子关系的重新定位.而绝不应仅仅拘泥于表面化的表扬和批评。实际上,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建立于赏识基础上的适度、合理的批评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完全能够被孩子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黄梦其 《前进》2014,(4):55-56
<正>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下属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缺点或那样的毛病,发生这样的失误或那样的错误。作为领导者,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领导的职责。然而,批评毕竟不同于表扬和赞美,并非总是受人欢迎的。如果领导者批评方法不当,不但良好动机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引起下属对你的反感和怨恨。所以,领导者必须掌握批评的方法与艺术。正确的批评方法多种多样、不胜枚举,这里笔者只略谈几个,仅供各位领导参考。一、放一放。在批评下属时,作为领导者,如果总  相似文献   

18.
批评与表扬都应讲艺术刘龙表扬与批评是管理活动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实际运用中多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两者有机结合,最终达到表扬和鼓励先进、批评和鞭策后进,使一个人不断进步,使一个集体达到高度和谐、统一的目的。一、批评与表扬艺术...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门艺术,批评是教育,批评必须讲究艺术。讲究批评的艺术,一是要选择最佳批评方式;二是要捕捉最佳批评时机;三是要设计科学的批评过程;四是要运用最优的批评语言。本文结合教育实例简单地谈谈批评的语言问题。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教育实践也告诉我们:批评的语言不同,其教育效果大不一样。如有的老师发现某学生反应迟钝,就对他说“你硬是个木鱼脑壳”;某学生有过一、二次违纪,就对他说“你实在是不可救药”;某学生学业成绩差,就对他说“你不如回去,一天戳个鸟儿窝,还可以烧壶开水”;……如此尖酸刻薄、讽刺挖苦的语言,叫学生怎么受得了,又岂能不产生教育上的负  相似文献   

20.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批评也是一门“艺术”。批评学生时,不要居高临下,要民主平等;要遵循心理相容原则,还要善于借助外部条件,巧于启发诱导。同时态度要诚恳和蔼,语言也要风趣幽默。既要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又不使学生产生反感,使之乐于接受批评,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由此可见,批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