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应该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与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的重要区别。选举权和监督权是不可分割的。在我国,选举的实质是人民群众把本来属于自己的管理国家的权利委托给选出的代表,由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监督的实质是一种控制,是人民群众对于委托出去的权力有控制运作的资格和能力。人民有权监督自己选出的代表,是保障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里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  相似文献   

2.
孙晋 《天津人大》2008,(10):35-36
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就是要代表民意、反映民意、为民代言,通过法定权利的行使,使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这是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也是人民群众的希望所在。近年来,大港区太平镇人大不断丰富代表活动形式,畅通代表履职渠道,倾力打造代表履职平台,在发挥基层人大代表作用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一、建立通畅的人大代表与选民、选举单位沟通渠道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性工作  各级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政治代言人 ,是受人民委托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理所当然 ,应当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因此 ,代表法规定 ,各级人大代表要“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 ,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努力为人民服务。”我国有近30 0 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 32 0万地方各级人大代表 ,他们来自全国各个地方、各个民族 ,工作在各行各业 ,大多数不是专职从事人大工作 ,他们生活在人民群众中 …  相似文献   

4.
人大代表向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述职,接受评议,是人大代表接受选民监督的重要途径。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代表法也规定:"代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大代表接受人民委托代行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综合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着代表参政议政的水平 ,关系着代表能否很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因此选好人大代表非常重要。目前从县、乡 (镇 )人大代表的实际情况看 ,“挂名代表”、“听会代表”还占有一定的比例 ,人民群众对此十分不满。这种现象长期存在 ,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参与选举的积极性。为什么直接选出来的人大代表 ,人民群众还不满意呢 ?笔者认为 ,究其原因 ,关键是基层人大代表直选过程中缺少强有力的竞争机制。选举法第二条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相似文献   

6.
《楚天主人》2011,(11):28-28
人大代表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当然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具体地讲,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就要由其选区的选民来监督,由选举单位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由选出他的选举单位来监督。  相似文献   

7.
钱威 《人大研究》2006,(1):14-16
现阶段,人大代表专职化面临多重现实困难,全面推开并不现实。可以借鉴和汲取代表专职化的优势,对现行人代会制度进行改进,如推进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专职化,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人大代表专职化面临多重现实困难,全面推开并不现实.可以借鉴和汲取代表专职化的优势,对现行人代会制度进行改进,如推进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专职化,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9.
从2000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民主与法制》专刊上读到一篇《选举人大代表应进行竞选演讲》的文章,文中写道:“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实行的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制度,县级以下实行直接选举。但事实上,我们即使在选举县级以下人大代表时,很多人根本就不甚了解代表候选人的工作、学习等状况,更不知道他若是当上人大代表后要如何履行代表职务。”这篇文章的作者在谈过一个人大代表应具备的主要素质后写道:“在县级以下人大代表选举中推行竞选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向前迈进的必然要求,势在必行。”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即在一个地方怎样选举出一位既具备做人大代表应有的素质、又能切实代表人民意愿的  相似文献   

10.
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言人,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履职情况日益关注。可现实中,一些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情况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似应归咎于现存僵滞落后的代表选举机制,产生了高比例的“两大”(大官、大款)身份的代表,并为人民群众所诟病。笔者结合从事代表工作的实践,拟对“两大”代表现象剖析一二:  相似文献   

11.
我是仙桃市杨林尾镇第七届人大代表,人们戏称我是鲫鱼湖的刘“百万”,其实我并不在乎什么万贯家财、富甲一方,我在乎的是我和父老乡亲们之间纯真的感情以及怎么让父老乡亲一起走向共同富裕。我这个代表虽然是最基层的,但我代表了一方水土、一方人民,用这个条件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我最大的心愿。当人大代表,就要想在人前,干在人前我这个代表是“争”来的,是竞选来的。由于渔民分散,我们鲫鱼湖选民都是挂靠邻村选举,以前  相似文献   

12.
根据省委部署,我省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即将全面展开。这是1979年以来,我省第一次单独进行的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对于依法治省,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热切期望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乡镇人大换届选举是由广大选民直接参与的民主实践活动,选民通过由他们选举产生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并希望通过它选出深孚众望的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此次换届选举涉及全省1800多个乡镇、3000多万选民,将选举产生10多万名乡镇人大代表和1万多名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祝愿,通过换届选举,选出一批密切联系群众,代表人民利益,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乡镇人大代表,选出一批勇于开拓,依法行政,群众拥护的乡镇基层领导。  相似文献   

13.
卢景 《楚天主人》2013,(10):39-39
<正>组织人大代表深入选民群众之中,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由原选区选民直接选举或原选举单位间接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换届以来,当阳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抓基层打基础,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引导和规范代表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让自荐竞选者多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在选举区人大代表时出现了四位新闻人物。他们毛遂自荐竞选人大代表 ,其中有一位叫王亮的 ,以非正式候选人的身份击败两位正式候选人 ,高票当选区人大代表。他们的这种举动 ,开创了深圳市人大代表选举的先河。这种民主选举的自觉实践 ,表明了人民群众民主意识和民主思想的增强。笔者认为 ,人大代表选举让自荐竞选者多起来 ,将有利于促进我国选举制度的改革 ,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自荐竞选者多起来 ,不仅其合法性不容怀疑 ,而且还是一场生动的法制教育课。自荐参选人大代表完全符合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宪法…  相似文献   

15.
“代表”,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由行政区、团体、机关等选举出来替选举人办事或表达意见的人。人大代表是通过严格的选举程序产生的。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代表人民并根据人民的意志行使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16.
《代表法》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选举单位有权依法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这一规定,一方面使选民和选举单位对代表工作的监督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肩负着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神圣使命,其履行职责的情况如何,理应受到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相似文献   

17.
地方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有必要从加快实现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专职化方面去考虑逐步提高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比例的措施和健全相应制度的问题。笔者建议:一是地方各级党委在推荐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人选时,要注意所推荐对象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精力用于人大工作。二是在选举常委会专职委员时有必要引入竞选机制。通过竞选,给予常委会专职委员候选人自我推荐、自我介绍、提供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以充分展现其能力和素质,从而使代表对常委会专职委员候选人有充分全面的了解,以择优  相似文献   

18.
四面八方     
广州:人大代表电子邮箱将自愿向社会公布广州市人大代表建议,为每个市人大代表设立电子邮箱,便于群众随时、随地向人大代表投书反映各种意见。日前,雷建威等11位代表表示,一般市民虽然知道人大代表是人民选出、代表人民  相似文献   

19.
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但是一直以来,选民选出心目中的人大代表后,由于相互之间缺少联系、沟通的渠道,以至于代表在任职期间做了些什么、有没有履行职责、有没有反映百姓的呼声等,选民根本无从知晓。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 ,并由其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因此人民能否选出代表自己意愿的代表、代表能否真正发挥作用 ,就成为人民能否当家作主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人大制度自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在民主化程度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 ,不可否认 ,人大代表的选举在有些地方一定程度和一定层面上流于形式 ,存在选民厌选情况。有关调查显示 :我国近 70 %的选民对上一次选举的结果没有什么印象[1 ]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选民对选举态度冷漠。有学者指出 :选民对选举的热情在消退 ,厌选情绪在增长 ,选举组织工作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