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城镇化是社会人口、财富、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带集中的过程,是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过渡和演进,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必然归宿。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发达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高度城镇化的社会。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的  相似文献   

2.
邢继伟 《协商论坛》2013,(11):22-24
推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逐步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乡镇为纽带、以中心村为重点的三级城镇化网络,进而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当前解决农村问题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村的战略举措。这个所谓的中心村,就是新农村建设中要大力推进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体。在乡村区域合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过程,实质就是村域中心化的过程,是建设新型农村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近年来,城镇化的推进对比较薄弱的恩施州农村养老体系建设影响很大。客观分析恩施州农村养老体系现状,在城镇化背景下构建恩施州农村养老体系,首要任务是要发挥政府在农村制度养老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农村养老扶助救助体系。其次,要继续发挥农村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他多种养老方式的有益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议城镇化     
公沛龙 《当代建设》2003,(6):18-18,6
城镇化是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大批的人口从农村(农业)中分离出来,进入各级各类城市(镇),从属农业以外的其它行业的工作,从而全面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水平,它应包括:第一是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即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转移和农村人口由城镇的空间转移,第二是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城市地域的扩展,包括原有城市建成区扩大,新的城市地域,城市景观的实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第三是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1、城镇人口城镇总人口包括市区(镇)人口和郊区人口,…  相似文献   

5.
梁滨 《前进》2003,(11):11-12
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充分体现“三个代表”要求的重大决策。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实施城镇化战略的认识,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镇化,在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可见,城镇化既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人口由乡村向城镇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水平提高及经济发展,代表了先进社会生产力;又是生活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是一个多山、多林、多沙漠地区,城镇的腹地遥远,其城镇发展既不能走外溢型,也不能走数量扩张型,只能走内敛型城镇化道路,即重在提高原有城镇和城市的质量,作数量上的微调。这种内敛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是:改造农村传统农业,提升城镇中小企业,下移特大城市传统工业,最终形成农村工业向城镇延伸,城市工业向城镇下移的吉林省工业发展特色链条,用信息化推动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王珏 《当代建设》2003,(5):13-14
城镇化是指生产要素聚集,进而带动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的过程,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形态向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一、合肥市城镇化的总体特征及存在问题 (一)总体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1、人口非农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常住人口已达50万人以上,比1978年翻二番多。2001年非农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者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比1978年提高了26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韩锋 《淮海论坛》2013,(3):12-13
农村城镇化就是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城镇化作为“四化”重要内容.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过程,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我国目前正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使社区党建面临着严峻挑战。突出表现为:城市社区党建中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整合社区居民难度加大,城郊社区党建中的利益调处、整合乏力,农村社区党建中的人口支撑、资源支撑不足。从适应城镇化要求、应对面临的挑战入手,推进社区党建转型的主要路向是:单一向复合转型,构建城市社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弱势向强势转型,增强农村社区党建的综合支撑力;领导向服务转型,着力发挥社区党建的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0.
《当代建设》2002,(2):6-8
一、合肥市城镇化现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由从事第一产业向从事第二、三产业转变过程,被称之为“城市化”。在我国因将农村村镇纳入统计范围,故称之为“城镇化”。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八五”以来,随着合肥市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三个开发区建设的及时启动及11个小城镇建设试点的确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合肥市城镇化建设初见成效。截止2000年底,合肥市非农业人口为143.04万人,城镇化率为 32. 6%,比 1990年提高 6.5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吉洪 《今日海南》2007,(1):30-30
一是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重点支持“产业支撑、绿色环保、规划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县城和中心镇建设.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吸纳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城镇化是人类由农业经济类型向工业经济类型转变的必然产物。在城镇化过程中,少数民族的发展遇到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的缺失。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推动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可以有效地提升少数民族的人力资本,可以有效地保护资源和环境。城镇化的重点是创造农村人口进得来、留得住的环境,把农民变市民。必须加大中学后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消除城镇化建设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在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优势,使其在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和社会过程:对于推动我国整个现代化进程,促进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3,(5):41-42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 城镇化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流动,考验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转移已经从单一的农村劳动力向异地城市转移发展到就地向小城镇和产业集聚区转移,甚至由不发达村庄流向发达村庄。  相似文献   

15.
张友良 《传承》2012,(2):62-63
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的综合化。我国城镇化存在着"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实际有效城镇化率低";"城镇化质量不高,‘伪城市化’";"大城市无序发展,小城市和中心城镇规模扩展但留不住人,有城无市"";城镇化建设过度依赖土地扩张"";城镇资源环境条件恶化"等问题。要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内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况飞 《当代建设》2003,(5):19-19,96
城市是以市场和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非农产业的发展和集聚,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地区集中是城镇化的基本特征。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城市化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同,城市化开始进入一个加速时期,人们对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认识进入一个更深、更高的层次。 一、城市化发展概况 五十年代建国初期,我们党提出将经济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城市来。改革开放以后,在农村经济突飞猛进的形势下,从1986年开始,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  相似文献   

17.
微言博语     
@栖云雅轩1719: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无疑是促进各地城市治理与社会公平的一声发令枪。@常寻是道只:努力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为我国赢得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发挥的巨大空间。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  相似文献   

18.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农业国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社会转变,也就是农村的城镇化过程,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我国农村的城镇化应走一条怎样的道路?如何加速农村城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阐述了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以及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该思想对城镇化建设的启示:城镇化是自然化和社会化的双向互动;城镇化是资源合理流动的过程;城镇化是解决人、自然和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环江作为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既是少数民族地区,又是传统的农业县,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全县城镇化水平,必须结合环江自身实际,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