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弘扬敢争"领头雁"、敢做"急先锋"、敢啃"硬骨头"、敢为"拓荒牛"、敢治"太平官"的精神。其中,敢争"领头雁"是内在动力,敢做"急先锋"是客观需要,敢啃"硬骨头"是群众期盼,敢为"拓荒牛"是毅力展现,敢治"太平官"是从政底线。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说贪污腐败是党和国家的"致命伤",那么"庸政"、"懒政"则是党和国家的"慢性病"。不管"致命伤"还是"慢性病",都会危及党和国家的健康肌体,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因此,中央在"打虎拍蝇"的同时,铁腕惩"懒"治"庸",对忽视民生、"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者"动刀子"、"出重拳"。同时,多地也纷纷出台问责新规,向"为官不为"的现象说"不"。伴随着一  相似文献   

3.
杨荣 《求实》2016,(10):15-21
"道德"与"历史"在何种意义上能够得到和解,关键在于对"道德"与"历史"作出合乎马克思的解释。即将"道德"解释为"解放的道德"、"历史"解释为"发展社会学"与"解放辩证法"的"合体"。只有这样,才能使"道德"与"历史"得到和解与统一。既避免了将"道德"理解为"意识形态的幻相",也避免了将"历史"理解为"经济的决定论"。同时,在二者统一与互释的基础上,既彰显了"解放道德"的现实可能性,也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强烈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Diktatur/Dictatorship"一词在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外辞典中被译作"主国之职"或"独裁官之职"。马克思主义德语原著术语"Diktatur"在十月革命实践推动下进入日语,日本社会主义者按早先传入日本的《英华字典》模式造词,以和制汉字词"独裁"对译,并会通英语词"Dictatorship"。留日旅日中国人早期多采用"独裁"译法,同时还配词"专制"、"专政"、"专断"等对译英语、法语文献词。中共成立后,直接从德语母词和俄语母词"Диктатура"翻译。"独裁"、"专断"、"专制"和"专政"作为语素与"平民"、"劳农"、"劳工"、"劳动阶级"、"无产阶级"等词搭配,形成"平民独裁政治"、"劳动者专断"、"劳动独裁"、"劳农专政"、"劳工专政"、"劳工阶级专断政府"、"无产阶级专断"、"无产阶级专制"、"无产阶级独裁政治"、"无产阶级者独裁制"等"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多种译法。"Proletarian Dictatorship"在中国经历了从多种译法到统一译法的概念发展史,并完成了从"无产阶级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中国化延伸,"专政"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使中国迎来了"社会改造"的时代。在"社会改造"的语境之中,"主义"在高度关注中"崛起",并成为"社会改造"的根本性问题。于是,时人对于"主义"的认知和解读,皆与"社会改造"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主义"因"社会改造"而崛起,故而"主义"又与从事改造社会的社团发生联系,并成为引领社团前进方向的根本要件,这又导致社团中关于"主义"的论争,继而使社团因"主义"不同而分化。但"主义"一旦进入中国并置身于"社会改造"话语体系之中,也就具有某种相对的独立性,并出现了"主义"的"本土化"趋向,从而最终促进了作为"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逐步地建立其话语权势。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4,(7):58-58
正凌河在5月23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广东省纪委近日发出通知,规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其实,称"老板"也好,呼"老大"也罢,都不只是个"称呼问题"。重要的是在"老板"和"老大"背后,往往有一个"小圈子"——"老板"只是"圈子"内众所依附的一个对象,而"小圈子"的核心,往往有一个"领导",他不但调整"圈内"的关系,摆平"下面人"的纷争,更以封官许愿的方式,把一顶顶"乌纱"戴在"子弟兵"的头上。刘志军  相似文献   

7.
"两学一做"的实践逻辑表现在:一方面,"一做"是"两学"的落脚点。"做"合格党员的实践不但是"两学"认识的来源,而且是"两学"学习教育的目的和归宿,还是检验"两学"认识发展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两学"是"一做"的理论指导。"两学"是"一做"的时代指引,只有严格的"两学"才能推动"一做"取得成功,,实际工作中要反对走样的"两学",防止"一做"走向形式主义,最终确保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与"做"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如今,在宁夏再提到能源,在"煤炭"之后都少不了"煤化工"三个字。"煤化工"的地位和作用,让宁夏人刮目相看。"煤化工"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甲醇"、"丙烯"、"石墨"、"聚甲醛"、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者经由马克思主义者介绍而接受历史主义。延安时期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发出贯彻历史主义的号召,并对历史主义观点作出"中国式"的阐释。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坚持历史主义,除秉承"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历史主义态度外,还应当恪守"必然"与"偶然"、"普遍"与"特殊"、"动态"与"静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主义原则,采用"历史比较"、"逆向考察"、"阶级分析"、"矛盾分析"的历史主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在基层一些地方,存在着处处留痕、事事留痕等"过度留痕"问题,受到群众诟病。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工作留痕"俨然成为形式主义新的变种。适度"工作留痕",本意在于强化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以"可追溯"保障"真落实"。然而,如果片面强调"留痕"、凡事追求"留痕",甚至把"留痕"作为主要考核依据,不仅会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而且会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痕迹"当作政绩,实属本末倒置之举。  相似文献   

11.
"唯物史观"作为一战后"新思潮"而传入中国,随即踏上其徘徊于物、心之间的"理论妥协"之旅。原有的"经济定命论"思路,一再使人陷入"物质"与"人力"的互斥困局;"俄国革命"却以显著事实证明着"革命意志"突破物质局限的强大力量。重新权衡"物质"与"人力"关系,为迫在眉睫的"社会改造"寻求理论支持,已经势在必行。然而,自理论本身来看,"唯物史观"理性、物质化的推演逻辑,却也最终指向一个蕴含强烈情感刺激的"两极对立"社会,暗示着"以冲突换革新"的有为心态。最后,艰涩的理论辨析终不敌急进的社会心理,必将到来的"冲突"不断放大,"革命意志"的创造作用被凸显,原本强调"物质限制"的唯物史观,终于被高度弹性的"意志论"成功重构。  相似文献   

12.
说起"伯乐"和"千里马",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伯乐相马"的故事。千百年来,一个个发现了"千里马"的"伯乐"被人仰慕,一匹匹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被人称颂。时逢今天,真识"千里马"的"伯乐"不乏其人,但是仍然拉"盐车"的"宝马良驹"不乏其数。某些自诩相马有术的"超级伯乐"所相之马不能不令人为之瞠目。A伯乐来自于"牧羊世家",他自然喜欢在"绵羊群"里相千里马。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龙里县龙山镇针对农村"空心村""空巢老人"现象,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服务路径,通过大力实施"孝道新规",实现农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助"、老有所"安"。龙山镇"孝道新规"成为乡村振兴的文明力量。制定孝道新规,细化孝老内容,确保老有所"依"。通过征求村民意见,在原有村规中增加孝道村规"新六条"。"新规六条"明确村支"两委"、家  相似文献   

14.
霞飞 《党史博采》2008,(5):48-53
了解"文化大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文革"初期,红卫兵有过"天派"和"地派"。两派曾经打得不可开交。但是,这两派的首领,都被称为红卫兵领袖。"天派"领袖是韩爱晶,而"地派"的领袖,就是王大宾。王大宾在"文革"初期也曾呼风唤雨,横行一时。但他在"文革"前并不坏。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历史吧。  相似文献   

15.
蛇年春节,一阵阵清风、新风扑面而来。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是约束,更是"福音"。少了"迎来送往"、"推杯换盏"、"强颜欢笑",多了"承欢膝下"、"夫唱妇随"、"合家欢乐"。清风快人心,新风启征程。"清"是清正、清廉、清白、清爽,"新"是新政、新风、新意、新貌。  相似文献   

16.
正"领导"一词作为一个现代词汇,人们很难找到它的渊源和原始出处。从组词和文字结构上看,"领导"是由"领"与"导"两字构成,"领"字,有"带领"、"统领"、"领先"、"引领"、"领跑"之意,要求为官者号召或者要求群众做的事情,自己首先去做到并做好,率先垂范。所谓"导",就是"引导"、"疏导"、"开导"、"教导"和"指导",要求领导干部不仅做一个先行的探路者,还要像领航员一样,做一个带路人,一个引路的向导,为群众指明前进的方向,而且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于做好教育说服工作,把思想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从哲学层面上看,"领"和"导"  相似文献   

17.
纪丽真  周东娜 《理论学刊》2012,(12):113-115
古代的目录学著作,以"略"、"簿"、"志"、"书目"等命名,其义同"目录"。"目"指"条其篇目","录"指"撮其指意",就是说,"目录"既有记录卷帙、部次甲乙的功能,还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当代书刊放在正文前的"目录",只是罗列了篇章次第,目的在于方便检索,故确切地说只能称为"目次"。  相似文献   

18.
朱子将"志"解为"心之所之",是心所发出的一种情态,在"成德"的过程中,"志"发挥了自身独特的作用,"立志"成为不可替代的工夫。"意"作为"心之所发",与"志"同属于"情"的范围,二者对"成德"有相似的作用。但朱子晚年特别重视对"志"与"意"的辨析,在"志"与"意"之辨中,朱子认识到"立志"对"诚意"的辅助作用。再者,朱子晚年对"立志"有特别认识的原因,还在于朱子看到了"敬"的工夫有所不足。朱子接受了胡五峰(胡宏)的观点,以"志"来补敬之缺,但是朱子从未放弃过主敬的立场,格物以下的工夫更不可缺少。以上主张皆体现了朱子晚年工夫论的精进和细密之处。文章通过以"志"为中心的概念诠释,分析朱子的"立志"工夫以及与其他工夫的关系,以探究朱子对"立志"工夫重视的背后缘由所在。  相似文献   

19.
红军长征既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一个超越时空且具有极强"语义承载能力"的独特概念。在红军长征的概念意涵中,既包含着"跑"与"追"这样的具象话语,也含括着"苦"与"乐"这样的叙述话语;既有"对"和"错"这样的路线话语,也有"胜"与"败"这样的辩证话语,同时也内在地包含着"危"和"安"这一转折话语。中共话语中的"长征"是一个"行动"概念。中共一方面突破"长征"概念的意义空间,拓展它的"语义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赋予其新的历史语境,形成新的概念话语和实践表达,并最终成为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以来,农五师八十九团工会着力打造"五型"团队,即:"学习型"团队、"活力型"团队、"贡献型"团队、"创新型"团队、"和谐型"团队。"学习型"团队。团工会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及使命感,引领职工想学习、能学习、会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打造"学习型"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