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3,(3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致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发生了变化,这与《侵权责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不一致,明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合理范围,既是预防和打击犯罪活动的需要,也是保护受害人权利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已影响到该项制度应有价值功能的实现.完善该项制度须以实现诉讼效率、诉讼经济和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为目标,应将完善和规范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为重点.着重分析当前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受理范围、附带民事诉讼的一并审理,以及刑事部分中止、撤诉后引发的附带民事部分后续审理中所存在不合理之处,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雪苹 《学理论》2012,(2):65-66
我国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规定有一定缺陷,我国在附带民事诉讼赔偿中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具有必要性。附带民事诉讼赔偿中进行精神损害赔偿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有三:注重补偿原则,公平合理原则;允许法官自由酌量原则。  相似文献   

4.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在行政诉讼法实施后出现的新课题。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应包括:不服行政处罚的行政诉讼当事人就民事侵权赔偿问题提起的诉讼;不服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权属确认并就民事侵权赔偿提起民事诉讼;不服行政机关依职权作出的强制性补偿决定提起行政诉讼,同时就第三方的补偿纠纷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5)
我国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关于二审审理范围的规定体现了民事诉讼的特点,顺应了民事诉讼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变的趋势。但我国二审审理范围的立法规定仍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完善二审审理范围可从立法思想、理顺一审与二审的关系、明确规范审理范围、设置附带上诉制度及严格限制当事人在二审中提出新证据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有消息称,由上海海事法院受理的首起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发生的中日民间索赔寨,经6年多的审理,近期可望结案。值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此案的审理结果,将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此案的原告是上海前大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林熙生(已故)的七位子女,被告是日本Navix海运株式会社。原告称,被告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与其政府合谋,非法占用大陆公司的运货船“大陆”轮。原告要求被告赔偿该轮的船  相似文献   

7.
张芳 《学理论》2012,(28):110-111
对于各类行政与民事交织案件来说,采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有不可忽视的矛盾与困难。从纠纷本质出发将案件先分流至单纯的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反而更可能釜底抽薪,彻底解决涉案权益的归属。当然,这种先后两个诉讼分别审理的模式,必须同时对程序衔接、当事人的诉权、后一诉讼的时效以及诉讼费用等相关问题作出考量与安排。  相似文献   

8.
刑事被害人的权利救济:现状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法律规定。当前,这一规定仍存在以下弊端:民法和刑法适用上的冲突造成被害人权利救济渠道狭窄,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实际上等同于证人,对被害人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缺乏明确规定,被害人的民事赔偿难以实现。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的路径选择是:被害人的民事赔偿应当完全按照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规定操作,完善起诉阶段被害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陈述意见权,确立刑事和解规定,建立刑事精神赔偿程序和被害人国家补偿程序。  相似文献   

9.
马加爵案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其中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集中暴露了我国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的缺陷 ,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的缺失、国家补偿制度的空白、附带民事被告人的缺位、程序选择权的不足等问题。为更有力地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应当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知识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认识日益深化,知识产权的侵权现象在国内外也十分普遍有严重地存在着。近年来,我国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已成为目前法院审判实践的热点之一。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纠纷当前亦呈上升趋势案件类型涉及专利申请权纠纷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纠纷、专利权属纠纷、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纠纷,而占案件大多数的则是专利侵权纠纷。从专利侵权案件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看,专利权的侵害赔偿是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基本方式。即专利权人的财产权益受到侵犯后,其经济损失由侵害人…  相似文献   

11.
司法赔偿作为国家赔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赔偿决定程序既不是审判程序,也不是行政程序,而是一个独特的介于两者之间的程序,由法院国家赔偿委员会以决定的方式进行。有关专家认为,这种不伦不类的非诉讼程序严重影响案件质量,应在司法赔偿审理中推行合议制,才能更好地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刑事法律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予以回避,而相关司法解释又作出禁止性规定.现行司法解释排除精神损害赔偿,不仅超越了司法解释的权限,有违法理,也破坏了法律的统一性,导致了法律间的矛盾与冲突.同时,对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显失公正,违背了立法原意,与公正、效率理念背道而驰.更可怕的是,会强化刑事责任替代民事责任的错误观念.笔者认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应当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并对此进行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3.
2002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下简称《批复》),该《批复》规定:“根据刑法第36条和刑事诉讼法第77条以及我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14.
李玲玲 《学理论》2013,(14):121-123
由于我国法律对于死亡损害赔偿规定的不够完善,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的规定使民众产生了命价赔偿的误解,"同命不同价"这一伪命题成为了人们争论的焦点。实际上,作为死亡损害赔偿项目之一的死亡赔偿金,其主要赔偿的对象并非死者而是死者近亲属、赔偿的内容并非命价而是死者的预期收入。为了完善我国的死亡赔偿金制度,理应把目光转向我国的死亡赔偿金制度以期为死亡赔偿金的计算确定一个较为精细的公式。  相似文献   

15.
吴恬 《学理论》2010,(4):113-1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交通事故责任人有无财产赔偿能力以及赔偿能力的高低作为定罪量刑的因素之一,并不是以钱买罪。恰恰相反,它体现了是刑法谦抑性、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及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当代法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行政裁决作为行政主体依法作出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它具有可诉性。行政主体裁决的民事争议应由法律、法规列举规定,未列入行政裁决范围的民事争议,应由法院主管,行政主体无权处理。行政裁决应属于行政诉讼案件。在我国行政审判中可以附带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7.
张兴伟  文冠斌 《学理论》2010,(23):149-151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纠纷解决模式分别表现为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当事人主义模式更多地体现对抗辩论,而职权主义模式要求法官在民事诉讼审理过程中行使释明权。对抗式辩论原则的实现与法官行使释明权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对此,应加强律师代理民事诉讼纠纷,限制法官行使释明权的范围,使民事诉讼向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转变,实现对抗式辩论原则与法官释明权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5)
新刑事诉讼法公布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文从原先的两条扩充为四条。2012年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该解释用二十七个条文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具体操作。相较之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因为条文的有限性,仍存在一些弊病。新旧法更替之际,我们有必要对该程序的进步与不足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19.
姚玉洁  潘清  兰天鸣 《瞭望》2020,(16):46-47
与瞒天过海式造假、凶猛任性的市场操纵形成反差的是,我国证券市场对违法主体的罚金和民事赔偿往往只是“罚酒三杯”。优化证券民事诉讼制度,成为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当务之急。上海金融法院日前发布的国内首个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机制规定,积极探索符合我国证券市场实际和司法需求的民事诉讼机制。被称为中国版的证券市场集体诉讼破冰,有望改变证券市场违法成本偏低、中小投资者维权成本偏高的顽疾,同时也为科创板和注册制改革试点扣上逻辑“闭环”。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2月19日法释[2000]47号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2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为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而在2001年2月26日法释[2001]7号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却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