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经济分析在现代经济学说中有一种“寻租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一切利用行政权力攫取租金,从而大发横财的非法行为(包括贿赂行为),都被称为寻租活动。这里的所谓“租金”,是泛指政府干预或行政管制市场竞争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即超过机会成本的差价。在它看来,一切商品经济中的行政管制,都会创造出这种差价收入,即寻租者竞相争夺的租金,因此寻租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实证性。在我国传统经济模式中,由于实行  相似文献   

2.
郭创 《中国律师》2006,(2):89-90
“腐败不除,国无宁日”,这句话振聋发聩,一语道破了各国发展道路上这只拦路虎的危害,也表达了各国人民治理腐败的决心和强烈愿望。本文试图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腐败问题进行较深层次的认识,并对其解决方案予以探讨。一、腐败从何而来七八十年代,在国外由于对直接非生产性寻利活动(DUP)的研究,最早由克鲁格提出,后经布坎南发展并建立起了寻租理论。称之为寻租,是因为这些活动寻求的都是凭借人为垄断获取的超额收入,也就是经济学上的“租金”概念。对于这里的垄断,应该作这样的理解:经济市场上的寻利活动,包括某些垄断,大都是生产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1995年第10期《中国监察》发表了杜晓智同志题为《“租金”是腐败产生的根源吗?──与寻租理论者商榷》的文章。文中,作者认为寻租理论有两个“明显的缺陷”:其一,“把‘租金’看作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混淆了原因和条件的关系”,有“政治虚无主义倾向”;其二,主张“消除和抑制腐败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培植和发育市场经济”。笔者认为,上述看法有失偏颇。首先,“租金”在经济学中被称为“租”或“经济租”,其原意是指一种生活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超过这种要素机会成本的剩余。在早期的经济学中,它多指由于某些资源供给弹…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阶段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其主要根源是制度和政策在运行过程中的扭曲使经济活动出现寻租行为。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寻租行为与权力监督之间的关系。制度缺陷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寻租行为经济领域腐败现象的根源是利用制度缺陷进行寻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腐败的性质是以寻租手段谋取经济租金的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即利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利益或超额利润。我国现阶段的制度缺陷主要是:1.政府行政制度的缺陷。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存在诸如政企不分,机构重叠,用人制度不健全,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和研究西方学术界有关寻租理论的四个经济流派的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寻租活动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根据道格拉斯·诺斯的观点,寻利导向的基本制度框架是抑制寻租的治本之策。考虑到相较于内在制度而言,政府制度(外在制度)具有的优越性,进而提出政府制度创新是减少和消除寻租活动中的治本之策。最后,在寻租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政府制度创新的若干准则以资制度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寻租”,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公共选择学派创立的理论.在寻租理论里,“租”泛指政府干预和管制,抑制市场的平等竞争,人为地扩大供求差额而形成的差价收入.寻求这种差价收入(租)的活动就称为“寻租活动”,其特点是利用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如游说、行贿、拉关系、走后门)来得到占有租金的特权,从而产生权钱交易的腐败.寻租理论已在我国经济学界受到关注,但法学界却尚未予以足够重视.本文认为,借鉴寻租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我国权钱交易腐败的根源及对策,为法学界探讨如何防治腐败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寻租活动和腐败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给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都带来了很多问题。本文试从寻租的经济学理论,经济人角度对我国改革中产生的政府官员腐败行为进行分析,得出治理寻租活动和腐败的对策,以规范政府行为,减少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加快市场化改革,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吴绍琪  陈千  蔡英 《行政与法》2005,(12):62-63
教育作为国家一项公共事业,其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以及政府的广泛干预,使得教育领域中的租金无处不在,这必然诱使各利益主体参与到对各种教育租金的追逐活动中,因此教育寻租行为是大量存在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考查分收费”这一案例的分析,认识教育寻租活动的表现和实质,重点剖析其危害,为有效地制止与预防教育寻租活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十种不求真务实的行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问题存在的极大危害性,下大力气加以解决,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求真务实的“十种行为”,虽然有的还不能直接构成腐败,但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十种行为”的破坏力甚至比直接的腐败行为还要大。因为这“十种行为”:一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腐败分子终究是极少数,而“十种行为”却在相当多的地方和人身上存在。二是具有显现性。现实生活中的腐败…  相似文献   

10.
市场改革中的寻租行为与经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旨在说明寻租行为与经济治理的关系。寻租行为在中国之所以普遍存在,并非仅仅因为市场活动不规范或者监管不足,而是因为经济租金的创造和分配就是国家经济管理体系的一个构成部分。基于对各类经济租金的分析,论文提出租金的创造、分配和追逐,是与市场准入制、选择性政策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制度连在一起的。它们在各个租金的生产的环节中发生作用,使得租金的创造和追逐成为继行政分配和市场交易以外最重要的资源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人们难以逾越的腐败障碍,使腐败行为根本不可能,才是当代反腐败的主题。反之,把反腐败等同于重刑,不但会使真正需要的反腐败的制度建设受到忽视,而且反腐败的结果并不理想。所谓“前赴后继”式的制度性的系统腐败就是这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政府法制》2009,(16):53-53
孙立樵 “新官堕落”有其复杂的原因,根治也应该进行系统思考。目前,最急需做的工作是优化“新官”成长环境,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起一整套预防和保障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使年轻干部“不愿腐败”、“不能腐败”和“不敢腐败”。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这就需要我们要创新机制,建立“全员量化动态考绩机制”,在检察机关“机制兴院”战略,实现提高素质、科技强检目标。机制创新应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一、机制要以制度为载体机制以制度为载体,制度为机制服务,没有制度就没有机制。在制订具体制度时,必须考虑制度之间的配套性、系统性、双向性和服务性。如果订出来的是一个个孤零零的制度,最后落实就缺乏保障。所谓配套性,指制度要衔接,不能是分离的,不…  相似文献   

14.
浅析政府采购中的职务犯罪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采购是一种广泛涉及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特殊市场行为。政府采购,将政府财政支出范围严格限制在公共支出领域,进一步改革了行政审批制度,对从源头上堵塞权力寻租,治理腐败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反腐与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腐败一般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腐败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反社会的、危及统治阶级正常秩序的行为。腐败现象的蔓延往往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与形象。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的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因此,我们必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反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治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腐败有掌权者腐败和机构腐败之分。掌权者腐败具有“行为的个别性”和“明显的不合理性”的特点。机构腐败也有两个显著特点:(1)它是机关行为或一定权力系统的行为,没有具体的责任人;(2)它的不合理性不十分明显,人们对它常常不能形成稳定一致的是非评价。由于腐败与执法的同源性、权力的不受惩罚性、反腐败的法令只能由不腐败的权力创制等原因,对腐败无法像对其他犯罪那样通过严格执法来实现治理目标。在民主政治下,根治腐败的根本出路是贯彻品德原则,建立对官员的品德评价系统。品德评价系统是依据品德标准对公职人员实施辞退、罢免、撤换的政治评价系统。这个系统由执法权自洁系统、监督系统和以公众为力量源泉的基础系统等构成。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采购法的目标是政府采购法的价值取向和所要追求的结果。政府采购法作为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管理关系的部门法,它的直接目的就是节约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由于财政资金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而实际上政府的各种角色都要由自然人来扮演。在行政水平低下,法制不彰的情况下,以政府的名义肆无忌惮地“寻租”,权钱交易,暗箱操作,挥霍财政收入等等,使政府采购领域成为导致高频率腐败行为的重要领域,造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时期腐败泛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时期的腐败为什么会异常突出?我们的社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反腐败那么多年,腐败问题还是比较严重?这些都是当今社会关注也是需要人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要研究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如果只搬弄国外反腐败理论,也许有点“新意”,如所谓“权力寻租论”等,但是除了用百  相似文献   

19.
何清涟“中国问题”研究法,是以解剖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真实存在的经济社会矛盾为切入点的研究法。她认为中国当前腐败与黑社会勃兴的现实,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大的隐患与陷阱之一。她对腐败与黑社会生成关系的研究并不直接,但她研究所得出的深刻结论,却异常深刻的揭示出腐败与黑社会间一种深层的机制联系。她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的腐败是“源于制度的社会结构性”腐败;进而认为,当代中国的腐败,核心是“三大权力腐败”;又进而逻辑地揭示出,“三大权力腐败”,是黑社会生成的“源于制度的社会结构性”土壤。  相似文献   

20.
何涛 《犯罪研究》2016,(2):88-92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反腐工作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严厉打击腐败行为的同时,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管理制度、经济制度等进行制度反腐、预防腐败犯罪也愈发成为共识.纵观我国当前的情况,大额现金消费的管理制度缺乏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建立一套大额现金消费的审查与备案制度对于及时洞察腐败行为的存在,提高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遏制腐败势头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