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单剂量平行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24只健康肉用商品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公母各半。分别单剂量(12mg/kg,根据体重以替米考星计)经口内服100g/kg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100g/L替米考星溶液(对照品)。给药后按预定时间采集血样,血浆中替米考星的质量浓度采用HPLC紫外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对实测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Winnonlin5.2药动学分析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对100g/kg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100g/L替米考星溶液在鸡体内的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00g/L替米考星溶液对照品单剂量内服后,平均消除半衰期(t1/2β)为17.316h,达峰时间(tmax)和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1.083h和0.399μg/mL,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891h·μg/mL,平均滞留时间(MRT)为8.286h;100g/kg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单剂量内服后,t1/2β为13.207h,tmax和Cmax分别为1.333h和0.372μg/mL,AUC为1.813h·μg/mL,MRT为7.612h。结果表明,100g/kg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100g/L替米考星溶液口服给药在鸡胃肠道内吸收迅速,消除较慢。两者经口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家犬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小鼠神经系统及大鼠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40、20和10 mg/kg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蒸馏水)经十二指肠给药后180 min内,受试麻醉犬各剂量组各时间点血压、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及各项心电图指标给药前后自身对照,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鼠神经系统的试验结果显示,该药240、120和60 mg/kg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蒸馏水)灌胃给药后对小鼠耳壳血管及尾色泽无明显影响,各剂量组小鼠活动正常;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各剂量组与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无协同作用,对小鼠自发活动没有明显影响。该药120、60和30 mg/kg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蒸馏水)灌胃给药后,除高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质量浓度显著升高,中剂量组尿素氮浓度显著升高外(其值仍在正常范围内),3个用药组对大鼠胆汁分泌、肠推进、胃液分泌、尿常规、泌尿系统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受试剂量范围内对家犬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小鼠机能协调和大鼠消化系统与泌尿系统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替米考星的体外抑菌试验表明 ,替米考星对鸡毒霉形体MGS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 6 112 、禽巴氏杆菌临床分离株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MIC值分别为 0 .12 5、0 .5 0 0和 0 .80 0μg/mL。体内试验结果表明 ,磷酸替米考星预混剂对鸡慢性呼吸道病有很好的疗效 ,饲料中磷酸替米考星预混剂含量为 1~ 2 g/kg时 ,能明显提高感染鸡的成活率和增加平均体重 ,显著降低气囊的病理损伤程度及抗体检出率 ,其综合疗效较同类磷酸泰乐菌素强。体内外试验结果说明 ,该药在防治鸡毒霉形体引起的鸡慢性呼吸道病方面有实际应用价值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氟苯尼考混悬乳注射液对人工感染胸膜肺炎仔猪的疗效,选用体重8~1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0头,分成6组,每组10头。除健康对照组之外,其他各组猪均滴鼻接种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液(1×109CFU/mL)5mL。人工接种后,用氟苯尼考混悬乳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观察并记录接种后各组猪临床表现,连续观察15d。对死亡猪剖检并取肺、肝涂TSA平板培养,检查是否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同时用标准血清进行血清学鉴定。试验结束后对存活猪称重,计算增重率。结果表明,肌肉注射20mg/kg剂量氟苯尼考混悬乳注射液,3d1次,连用2次,对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以替唑尼特为检测对象,建立了一种检测山羊组织中替唑尼特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正己烷脱脂、乙腈提取,收集提取液于60℃水浴氮气吹干,乙腈溶解,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肝样品,替唑尼特在0.25~25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μg/kg和0.25μg/kg;对于肾、肌肉、脂肪样品,替唑尼特在0.1~25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检测限和定量限依次为0.05μg/kg,0.1μg/kg;0.025μg/kg,0.05μg/kg;0.025μg/kg,0.05μg/kg。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山羊组织中替唑尼特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有关旋毛虫幼虫在宿主体内的分布,国内仅见于对实验鼠,兔和自然感染病例的观察。本试验通过对人工感染猪的临床症状观察和各内脏组织、各部位肌肉的系统检查,以了解我国主要疫区流行的旋毛虫虫株大剂量感染对猪的影响和次代包囊幻虫在猪体内的分布状态。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和人工感染:10头苏白杂种猪,体重3.75~12kg,用鼠传代保存的旋毛虫幼虫以不同剂量经口感染。试验猪分为4组,第1~3组各3头,分别以800~1000条/kg、1200~2000条/kg、2200~3000条/kg剂量1次感染;第4组1头,以4200条/kg剂量感染2次。  相似文献   

7.
细菌的生物被膜是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免疫逃逸和造成持续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抗菌肽HJH-1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形成生物被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微量测定法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来评价HJH-1对APP生物被膜的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浓度为100 g/m L的抗菌肽HJH-1后,在培养APP至第48小时形成的生物被膜的数量显著减少,说明HJH-1能显著抑制APP的生长(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检测结果也显示,HJH-1在50 g/m L时APP形成的生物被膜变薄,细菌的间隙增大,HJH-1在100 g/m L时可明显抑制APP形成生物被膜;小鼠肺炎模型研究结果也发现,皮下注射HJH-1(20 mg/kg)可以有效减轻APP所引起的肺部炎症性反应。本研究结果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也为抗菌肽HJH-1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通过建立组织笼感染模型,研究马波沙星在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猪组织液中的药代动力学。向组织笼中注射0.5 mL对数期多杀性巴氏杆菌(5×10~8CFU/mL),感染后第24小时,对猪按体重单剂量肌内注射1.0 mg/kg和2.5 mg/kg马波沙星,按预定的时间点采集组织液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组织液中马波沙星的浓度。用Win Nonlin5.2.1软件提供的非房室模型处理组织液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不同剂量给药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如下:1 mg/kg剂量给药:t_(max)=4 h±1.41 h,C_(max)=0.30 g/mL±0.06g/mL,AUC=9.96 g/mL·h±1.54 g/mL·h,t_(1/2β)=22.92 h±6.83 h;2.5 mg/kg剂量给药:t_(max)=5 h±1.41 h,C_(max)=0.71 g/mL±0.09 g/mL,AUC=21.06 g/mL·h±3.69 g/mL·h,t_(1/2β)=20.91 h±8.57 h。结果表明,马波沙星在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猪组织液中的峰浓度较高,达峰时间较慢,消除半衰期较长。  相似文献   

9.
用感染羊泰勒虫的青海血蜱叮咬健康羊人工复制羊泰勒虫病病例6只,用贝尼尔和磷酸伯氨喹各治疗2只.结果,磷酸伯氨喹以1.5 mg/kg体重剂量连续肌肉注射3 d,2只羊的染虫率分别从15.0%和10.0%下降到0.5%,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贝尼尔以5.0 mg/kg体重剂量连续肌肉注射3 d,仅1只羊的染虫率由12.0%下降到1.5%,临床症状基本消失,1只羊的染虫率由12.0%上升到15.0%,临床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10.
猪肺炎支原体抗原定量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猪肺炎支原体抗原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抗猪肺炎支原体P46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抗P46蛋白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了猪肺炎支原体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通过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抗猪肺炎支原体P46蛋白单克隆抗体包被浓度为2.5μg/mL,抗P46蛋白多抗及酶标二抗稀释度分别为1∶40 000和1∶10 000。该ELISA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10%,最低检出量为9.754 ng/mL,与猪鼻支原体、猪滑液支原体、絮状支原体等无交叉反应。使用该ELISA方法对人工稀释的培养物中抗原含量进行检测,通过单点法和对样品倍比稀释后进行双平行线拟合两种方法计算,得出两种计算方法结果均与真实值基本相符,但双平行线法检测比单点法检测更加稳定。本研究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为猪肺炎支原体的定量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可用于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生产过程中抗原的检测,为灭活疫苗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1.
施福恢等曾应用伏基弗以10mg/kg剂量1次口服,治疗黄牛人工定量感染日本血吸虫,结果减虫率为76.3%,减雌率92.1%。为了进一步阐明伏基弗对日本血吸虫的作用,本文应用该药两种制剂,对家兔实验感染日本血吸虫进行了抗虫效果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动物:本所自繁的新西兰健康大白兔,体重1.5~2kg。 2.日本血吸虫尾蚴及实验感染:用本所培养的钉螺新逸出的尾蚴,以腹部盖片法感染家兔,每兔200±1条,感染40~45天后投药。 3.药物与剂量:伏基弗3.3%的口服混悬液,以50mg/kg剂量灌胃;5%注射剂,以30、40、50mg  相似文献   

12.
将 60头军牧 1号生长猪 (体重为 19.2 6kg± 1.2 0kg)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 ,共 6组 ,每组 10头 ,公母各半。使用硫酸铜作为铜源 ,对照组生长猪日粮中不添加铜 ,各试验组生长猪日粮中分别添加 10 0、15 0、2 0 0、2 5 0和 3 0 0mg/kg铜 ,试验期为 80d。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可显著降低血清锌水平 ,而对血清铁含量影响不大 ;试验组血清铜蓝蛋白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有明显的增加 ;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 (15 0~ 3 0 0mg/kg)可明显提高生长猪日增重 ,降低料重比 ,但前期 (0~ 60d)效果优于后期 (60~ 10 0d)。  相似文献   

13.
选取健康小鼠80只,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各试验组小鼠经口分别给予含有177、533、1600mg/kg的印楝油与10g/L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混悬液,对照组则给予10g/L的CMC溶液,连续用药28d。试验期间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表现,每周记录小鼠体重并计算饲料利用率,末次给药后测定各组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心、肝、脾、肺和肾的脏器系数,并对心、肝、脾、肺、肾和睾丸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小鼠的体重、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指数均无明显变化。177mg/kg与533mg/kg剂量组的饲料利用率无明显变化;在用药后第3、4周,1600mg/kg剂量组的饲料利用率明显下降,表明1600mg/kg及其以上剂量的印楝油对小鼠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印楝油在177mg/kg和533mg/kg剂量时对各脏器的显微结构影响较小,而1600mg/kg对各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印楝油在高浓度(1600mg/kg)下对小鼠有轻微亚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从猪流行性肺炎野外病例分离猪肺炎支原体(M. suipneumoniae)历来是非常困难的。其原因是由于肺炎病灶部存在很多猪鼻支原体(M. hyorhinis),而在人工培养基上它通常比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生长的旺盛。我们为了探讨肺炎支原体(M. pneumoniae)的选择分离培养方法,使用下述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作者采用硫喷妥钠对猪实行全身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猪:来自河北省汉沽农场种猪场,体重30~50kg,营养中等,麻醉前临床检查未见异常。 2.注射用硫喷妥钠:每支0.5g或1g(上海新亚制药厂产,批号:900406)。使用时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的注射液,现用现配,一次用完。 3.麻醉方法:固定猪体,进行耳静脉注射麻醉,剂量为10~15mg/kg体重,缓慢静注,并随时观察记录精神状态、眼睑、角膜及针刺皮肤的反应情况,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 4.麻醉效果判定: (1)优:静注后,安静下卧,眼全闭,眼睑无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甲醇-100g/L三氯乙酸混合液(二者体积比为50:50)提取血浆中的硫酸黏杆菌素,用邻苯二甲醛进行柱前衍生。荧光检测,激发波长344nm,发射波长436nm。流动相为V乙腈:V0.01mol/L磷酸缓冲液=68:32,流速为1.4mL/min。猪、鸡血浆中硫酸黏杆菌素浓度为0.1~4μg/mL时,硫酸黏杆菌素与其峰面积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最低定量限为0.1μg/mL。血浆中添加0.1、0.5、2.0μg/mL浓度的硫酸黏杆菌素,其回收率70%,变异系数均10%。结果表明,建立的猪和鸡血浆中硫酸黏杆菌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用于猪和鸡血浆中硫酸黏杆菌素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小型猪生长激素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法国长白猪(L)、广西小型猪(GX)、贵州小香猪(GZ)和西双版纳小耳猪(XB)血液中生长激素(GH)的含量.结果显示,L猪体重(125~150 kg)与中国小型猪体重(30~50 kg)之比为31;4品系GH含量(4品种依次分别为0.923μg/mL±0.060μg/mL、0.894μg/mL±0.050μg/mL、0.892μg/mL±0.050μg/mL、0.892μg/mL±0.030μg/mL)基本一致,品系间GH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选用体重20kg左右的大×长二元健康阉公猪8头,按双周期、双交叉试验设计,进行静脉注射及内服沃尼妙林(10.5mg/kg)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血浆中沃尼妙林的浓度,用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健康猪静脉注射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α=0.21h±0.07h,t1/2β=3.09h±1.09h,Vd=3.64L/kg±0.43L/kg,CLB=0.83L/(kg·h)±0.29L/(kg·h),AUC=12.93mg/L·h±4.57mg/L·h。健康猪内服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ka=0.76h±0.05h,t1/2kel=2.19h±0.31h,tmax=1.70h±0.04h,Cmax=1.35μg/mL±0.06μg/mL,AUC=7.34mg/L·h±0.52mg/L·h,F=56.62%±3.75%。结果表明,沃尼妙林在健康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是:内服吸收迅速,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药物峰浓度高,绝对生物利用度较高,但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短,药物消除较快。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印楝油对小鼠的亚慢性经口毒性作用,确定印楝油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和毒作用靶器官,取健康小鼠80只,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日9点对各试验组小鼠经口给予177、533和1 600mg/kg的印楝油混悬液(用10g/L羧甲基纤维素钠与其混悬),对照组则给予533mg/kg的10g/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连续90d,停药后继续观察30d。试验90d和120d后分别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的一般临床表现,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心、肝、脾、肺和肾的脏器指数,并对各组小鼠的心、肝、脾、肺、肾与睾丸进行病理学检查。试验90d和120d后,各试验组小鼠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指数均无明显差异。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给药90d后,印楝油在177和533mg/kg剂量下,对各脏器的显微结构影响较小,仅仅表现为血管轻微淤血;而在1 600mg/kg剂量下,对各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表现为细胞变性。停药30d后,各脏器病理改变程度减轻甚至恢复。结果表明,印楝油对小鼠亚慢性经口毒性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77mg/kg,毒作用靶器官为肝、肾和睾丸。  相似文献   

20.
1988年6月,奈曼旗八仙茼粮库猪场用丙硫咪唑对全场猪进行驱虫,因用药剂量过大,造成31头服药猪全部中毒,死亡12头。 (一)发病情况 该猪场共有猪31头,其中体重50kg的2头,25kg的13头,15kg的6头,10kg的5头,5kg的5头,用山东淄博兽药厂生产的丙硫咪唑(片剂,50mg/片),每头猪按30片(1500mg)剂量拌入饲料,任其自由采食。服药第3天,全部猪相继发病。经用人工盐、辅酶A、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阿托品、樟脑磺酸钠,并输健康猪全血,共治愈19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