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Kamiya(1981)用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切片作卵内沉淀反应(Intraovalprecipitation reaction),神谷晴夫等(1981)用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切片作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Indirect immun peroxidase test,IIP),曾宪芳等(1984)用肝卵组织切片间接免疫酶染色法诊断人体日本血吸虫病,均获满意结果。但在耕牛血吸虫病诊断方面,却未见同类报道,随着我国血防工作的深入开展,耕牛血吸虫病的感染率和感染度都大大下降,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理想的方法诊断耕牛血吸虫病,为此,我们采用肝卵切片免疫酶染色法诊断耕牛血吸虫病,并与环卵(COP)和间接血凝(IHA)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血吸虫病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一种由尾蚴、成虫及虫卵三者切片组成的联合抗原酶免疫染色法,兹简介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成虫—虫卵—尾蚴三联抗原切片的制备:(1)组织块制备:①用15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家兔,45天后剖杀取肝脏,将其剪成约0.5cm~3的小块,用生理盐水洗净。②取一正常小鼠心脏,用手术刀剖开,在心脏片中划数条槽;将感染家兔时预留的(固定或未固定)尾蚴约50条用滴管滴在心脏内包裹,再用线捆扎。③另取一正常小鼠心脏,用同样方法剖开,内放3~5条血吸虫成虫包裹捆扎。  相似文献   

3.
单克隆抗体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现场诊断水牛日本血吸虫病为进一步验证单克隆抗体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Dot-ELISA)现场诊断耕牛日本血吸虫病的实用价值,笔者在安徽省望江县雷池、泊湖两乡与粪检法进行了同步双盲法检测。材料和方法对雷池乡37头...  相似文献   

4.
单克隆抗体技术已用于一些疾病循环抗原的检测,并使血吸虫病的诊断方法不断得到改进,我们选择一株保护性单抗—建立了单克隆抗体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建Dot—ELISA)来检测耕牛日本血吸虫病的血清循环抗原,并在安庆地区现场与粪检(直孵法)进行了同步双盲法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应用斑点酶联SPA(Dot-PPA-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对188头份黄牛血吸虫病血清及275头份兔血吸虫病血清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该两种诊断方法都能测出人工感染4周以上的病畜抗体,其阴阳性符合率均达100%,能作到早期诊断。Dot-PPA-ELISA和IHA对5头人工感染血吸虫病牛治疗后50份血清的测定结果,前者在治疗后8~10个月抗体消失,而后者除1头牛血凝价从160倍降到20倍外,其余4头牛在治疗后7~9个月抗体消失。初步认为Dot-PPA-ELISA作为牛血吸虫病诊断及疗效考核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1982年浙江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首次报道了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湖羊肝片吸虫病进行早期诊断。1983年7~11月我们应用IHA试验诊断牛肝片吸虫病,并采用粪便水洗沉淀法(下称粪检法)做了比较验证,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抗原:肝片形吸虫抗原和对照红细胞悬液系本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惠赠;牛日本血吸虫抗原来自宁海县卫生防疫站。 2.健兔血清(NRS):从健兔心脏抽血,分离血清,配成1%兔灭能血清(NRS)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从成年猪小肠粘膜提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简称AKP),经DEAE纤维素纯化获得每毫克20000单位活力的AKP,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经盘状脉电凝胶分析,呈现一条粗蛋白带和两条细带。酶染色结果,粗带呈现酶活性。将该酶用于免疫酶标记技术,标记在兔抗猪IgG、羊抗人IgG、羊抗兔IgG,分别对猪旋毛虫病、人血吸虫病、兔血吸虫病进行检测均得到满意结果,并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比较结果一致。 材料与方法 (一)酶活力测定 在pH10碳酸盐缓冲系统中,37℃条件下与底物反应。以每毫克固体酶,每分钟水解出底物(磷酸苯二钠)1微克酚为1单位。按表1程序测定:  相似文献   

8.
Boctor(1987)、Janitschre(1987)、薛海筹等(1986)曾报道应用Dot-ELISA诊断人血吸虫病的研究结果。我们参考前人的工作经验,结合本实验室的条件建立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并用于Dot-ELISA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耕牛和家兔血清中的循环抗原,效果较好,以期通过不断改进,使该方法在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和疗效考核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可替代虫卵抗原(SEA)用于家畜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的重组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了日本血吸虫23ku膜蛋白大亲水区多肽重组蛋白LHD-Sj23和日本血吸虫SEA检测牛血吸虫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SEA和LHD-Sj23作为诊断抗原对189例血吸虫病牛和92例健康牛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8%和90.5%,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3.5%和92.4%.两种抗原之间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LHD-Sj23重组抗原可替代SEA用于家畜血吸虫病的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
关于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目前,国内外除致力于免疫学和血清学等方面的间接诊断研究外,对病原学直接诊断法仍相当重视。但是迄今为止,国外在本病的病原学直接诊断方面尚未出现重大突破。国内多年来由于血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血吸虫病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显著下降,而相应地查病难度增加,因此迫切要求有一个阳性检出率高的诊断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但经过多年来现场实践证明,原有的粪孵诊断操作法(下称“常规法”)阳性检出率不高,亟需进一步改进提高。我所几年来通过粪孵改进的研究提出了诊断耕牛日本血吸虫病的新方法──湿育-棉析法,本法实际上系由虫卵湿育法和棉纤维毛蚴离析法结合而成。  相似文献   

11.
Ⅰ型鸭肝炎病毒间接免疫酶染色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免疫兔制备兔抗DHV-Ⅰ抗体,建立了检测石蜡组织切片中DHV-Ⅰ抗原的间接免疫酶染色(indirect immunoperoxidase staining,IIS)方法,并对DHV-Ⅰ强毒人工感染死亡或濒死雏鸭的各个组织器官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IIS与DHV-Ⅰ感染死亡或濒死雏鸭的肝等呈现阳性反应,与鸭瘟病毒、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发病和死亡雏鸭的肝以及健康雏鸭的肝呈现阴性反应。感染DHV-Ⅰ死亡或濒死雏鸭的肝、脾、肾、心、胸腺、腔上囊、胰腺、十二指肠、盲肠、空肠、回肠、直肠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呈阳性或强阳性,DHV-Ⅰ抗原主要分布于感染细胞的细胞质。该IIS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DHV-Ⅰ在感染雏鸭组织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DHV-Ⅰ感染雏鸭的实验室诊断、甲醛固定组织的回顾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我们根据Muller,J.提出的一种改良的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法,使用冰冻切片和涂片来观察家兔淋巴器官内的T淋巴细胞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的反应特征和数量。 (一)材料和方法 1.试剂配制; (1)血液涂片、淋巴细胞涂片固定液:磷酸氢二钠100毫克、磷酸二氢钾500毫克、双蒸馏水150毫升、丙酮225毫升、40%甲醛125毫升,称取Na_2HPO_4、KH_2PO_4溶于双蒸馏水内,再加丙酮和甲醛充分混匀,溶解,过滤,置4℃冰箱内备用。 (2)Holt树胶蔗糖液:供冰冻切片用。取蔗糖30克、阿拉伯树胶1克,混合研成粉末状,加蒸馏水使到达100毫升,4℃保存备用。  相似文献   

13.
用3株弓形体对商品猪人工感染发病,扑杀后取脏器组织,按常 规作冰冻切片和印压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葡萄球菌蛋白A(HRP-SPA)染色,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结果:在132份材料中,制冰冻切片78份,其阳性率100%;54份材料作印压片,其阳性率96.3%。在冰冻切片的9种组织中,虫体分布以肝脏和胰脏为最多,脾脏、肺脏、肺门淋巴结、肾脏和心肌次之,膈肌和肠系膜淋巴结最少。制印压片的6种组织中,虫体分布也以肝脏最多,肠系膜淋巴结最少。此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商品猪屠宰加工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铜缺乏对乳牛心、肝、肾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组化特征(分布特点及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选择铜缺乏症高发区自然发病的乳犊牛6头,剖杀后采集心、肝、肾作冰冻切片及酶组织化染色,以6头同年生健康乳犊牛为对照.结果表明,铜缺乏病牛组织中CCO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病乳牛组织中CCO酶颗粒的分布也发生特征性的变化,表明铜酶活性的改变是导致乳牛铜缺乏症病理过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临床上能快速检出兔脑炎原虫,尽快诊断兔脑炎原虫病,对病兔进行了尿沉渣涂片的特殊染色、尿沉渣透射电镜的负染色、肾触片的特殊染色和肾病理组织学切片的比较观察。就尿沉渣涂片和肾触片的特殊染色而言,经光学显微镜检查,可从涂片和触片上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检出兔脑炎原虫及其假囊,据此可对兔脑炎原虫病做出快速诊断。而对尿沉渣透射电镜的负染色和肾病理组织切片的检查,可与尿沉渣涂片检查结果相互印证,使临床诊断更加准确。结果表明,尿沉渣涂片和肾触片的特殊染色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兔脑炎原虫病的一种快速、准确和简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1985年元月起在我省爆发了一种疑似兔瘟病,我们利用SPA协同凝集试验对从长沙、益阳、邵阳、湖南医学院动物室等几个疫区采取的56份病科进行检测,现将诊断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葡萄球菌:从遵义医学院购得。 2.标准阳性抗原:系南京农业大学惠赠。 3.1∶10正常兔肝悬液:用由湖南省生物药品厂购买的健康兔制备。 4.1%人“○型”红细胞:从湖南医学院购得。  相似文献   

17.
Fitzgerald(1973)报道,用莫能霉素(Monensin)0.005~0.02%剂量可以有效地控制兔的斯氏艾美耳球虫和肠球虫,但对兔体增重有一些抑制。Gwyther(1976)用0.004%和0.002%剂量,高剂量组完全控制了兔球虫病,并且在21天后,兔增重情况与不感染对照组无差异,低剂量组的兔对该药表现有良好的耐受性,但肝脏出现一些病变。本试验旨在阐明该药对兔肝球虫病的疗效,筛选出最佳剂量,以便生产上使用。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药物:莫能霉素(含量95~98%),由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教研组提供;盐霉素(Salinomycin),日本科研制药株式会社提供;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Sulfamethoxa-  相似文献   

18.
兔球虫病对养兔业的危害十分严重,据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的报道,兔群的平均感染率在90%以上,病兔的死亡率可高达60%。Fitzge-rald(1973)报道,用莫能菌素0.005%~0.02%剂量可有效地控制兔肝球虫病和肠球虫病,但对兔体增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Gwyther(1976)用0.004%和0.002%剂量或高剂量均能控制兔球虫病。殷佩云等(1987)报道,莫能菌素10~150ppm对斯氏艾美耳球虫有显著的预防效果,40~150ppm可完全控制肝球虫病。Peeters等(1983)报道,50ppm和75ppm盐霉素可完全控制斯氏艾美耳球虫病。殷佩云等(1988)报道,25~100ppm盐霉素对人工感染的斯氏艾美耳球虫病无显著的预防效果。据比利时杨森公司介绍(1989),杀球灵(Diclazuril)对兔球虫病有疗效。为了验证上述3种药物对兔肝球虫病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本次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9.
Closantel(译名伏基弗)是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生产的一种能杀多种家畜寄生虫的有效药物。该药对肝片形吸虫成虫有效已有记载,但对日本血吸虫是否有效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拟以日本血吸虫成虫和4周龄肝片形吸虫人工感染黄牛,以观察该药对这两种寄生虫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20.
马媾疫锥虫病在我国呈地方性流行,对种马危害严重。但不论采用临床诊断、显微镜检查或动物接种试验,都不易确诊。虽然在血清学检查方面补体结合反应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但操作复杂,费时费力。近年来应用微量间接血凝试验(MIHA)进行诊断已见有报告。本试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家兔人工感染马媾疫锥虫(Trypanosomaequiperdum)血清抗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目前国内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