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研究主要侧重结构功能主义、治理与善治两种视角,而政党和社会的二元结构构成了基层社区治理转型的逻辑。基层社会存在着政党、政府与社会三重力量,基于整合这三种力量的思考,建构“结构-能力”的包容性耦合框架,契合中国的制度环境。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包容性耦合是一个过程,需要通过党建“引领”实现多元主体纵横结构的包容性耦合,并同步实现政党执政能力、政府服务能力和社会自治能力的聚合提升。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高邑县在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着眼城乡统筹、全域治理,突出“党建领治、政府施治、多元辅治、依法善治、文化兴治、科技强治”,全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在治理失效与社区善治之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社区治理中的行政化色彩浓厚、个别组织任性以及党组织领导不到位、缺乏协调规则所导致的社区治理失效,对基层社区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在“去行政化”的基础上建立多中心的治理模型,发挥社区党组织“元治理体”的角色,通过培育社区治理主体的能力,促进各治理主体为社区建设目标的达成实现而进行协商对话,从而使不同治理主体走向“合拢”,将是解决复杂的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善治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治理重心下移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效能,需要在党的领导下,以简约高效为目标,协同基层政府、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力量,统筹利用好各种资源。据此,可以运用“结构—资源—效能”框架分析我国场景下社区治理效能提升机理。“结构调适”“资源增加和利用”与“效能提升”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简要概括为:治理重心下移推动治理结构转型,通过治理结构的调整使社区治理共同体成为承接体制内资源以及体制外社会资源、群众资源等资源汇入的中心,在这一基础上基层政府再对社区赋权增能,激发社区自主治理动能,促使社区治理多元主体高效、自主、积极使用既有资源进一步提升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5.
王桢桢 《探索》2014,(2):144-148
转制社区作为城市化推进的过渡性社区,在具体操作和实施层面上多种模式并存。根据基层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在社区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角色定位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强集体强政府模式、弱集体强政府模式、强集体弱政府模式。其共性问题在于改革偏重组织架构调整,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改革的方向应走向强政府强社区模式,通过制度创新理顺基层政府、集体经济组织与居委会的职能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善治格局。  相似文献   

6.
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在全国迅速推行,这种社区治理模式在运行中过于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对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重视不够,政府大包大揽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相关事务,制约了社区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功能,构成城市社区走向善治的障碍。实践中完全意义上的社区"去行政化"很难实现,应通过合理范围内国家行政权的行使、社区居民自治的有效展开以及二者的相互融合来实现社区治理走向善治。  相似文献   

7.
陈铁雄 《党建》2012,(7):36-37
“善治”作为现代治理理论的核心概念,其实质就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开展合作管理。近年来,台州按照“善治”的理念和要求,在工作中体现回应性、透明性、参与性、有效性,推动党委、政府和公众对社会的共同管理,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社会领域与政治、经济领域的分离,逐渐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自主治理域态。现阶段,推行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是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的同脉逻辑。政府需要在行政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廓清政府、市场与社会的边界和职责。如何实现社会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相对自治,提高城市社区自主治理能力,是现阶段社会建设的先行任务。文章基于对城市基层社区自主治理一般模式的分析阐释,通过对B市某花园社区业主委员会自主治理实现过程的研究,探寻中国城市社区自主治理的现状和路径研究,唤醒城市基层自主治理的内生动力,实现城市政府—社会治理的"善治"。  相似文献   

9.
杨雨龙 《实践》2010,(4):50-50
<正>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搞好?有必要透彻理解文化建设对社区发展的三大作用和意义。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社区的治理和善治,实现社区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社会正义、追求社会和谐、进行制度创新。社区的治理和善治就是我国在社会新形势下在社会基层进行的一种探索社会正义、追求社会和谐的制度创新。随着社会实践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4,(6):17-17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实现善治的关键在于处理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善治有三代理论。3.0版本的善治理论强调“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它把公共管理定义为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单位、企业、个人等所有利益攸关者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1.
走向善治-中国基层民主治理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永平  梁平 《探索》2004,(1):34-37
本文运用善治理论,分析了我国主要的基层民主治理模式——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影响,并指出中国走向善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杨海峰 《前线》2020,(4):82-84
“广阳经验”是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南广阳城村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创造的,是首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成功探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拱辰街道将广阳经验转化为工作法宝,从“自治有招、精治有方、共治有效、善治有度”入手,对无居委会、无物业、开放式小区开展分类治理,严把社区防控,注重柔性善治、人文关怀,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相似文献   

13.
“约吧”虽小,却扭住了社区治理中的痛点和难点,“约”来了资源整合优化,“约”出了政府公信力,“约”出了干群一条心,“约”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区民政局副局长徐恩光表示:“‘海颂约吧’是东丽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夯实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创新举措,是切实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社区之表、农村之实’等难点难题的积极探索,今年,东丽区将以此为起点,扎实推进‘一居一品’建设,构建东丽区社区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张领 《探索》2022,(2):89-102
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传统乡村治理自发性、弱约束模式无法应对乡村发展失序、社区失灵的问题。乡村自愿组织整合经由“社区空间”形成的公共关切,通过向村“两委”输入而形成公共议题,并协助村“两委”协调村民和地方政府的利益矛盾。社会关联度高的社区空间中的农民随着“乡-城流动”增加收入,进而提高了行动能力,积极支持自愿组织的活动,参与乡村振兴。然而,在约束性的治理场景中村“两委”和自愿组织就难以发挥作用,陷入“社区失灵”的困境,因而需要基层政府介入承担元治理的角色,弥补村级治理体系权威性不足的问题。这样,下沉的基层政府权力、村“两委”、自愿组织和村民几大主体形成了强约束和自治相配合的合作治理格局。这一多元合作治理网络实现了德治、自治和法治的有机组合,进而破解乡村治理失效的困局。  相似文献   

15.
提升社区治理韧性是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创设和谐人居环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提升社区治理韧性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将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作为重要抓手,深入研究和遵循社区治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行动方向上,注重提升基层党委的领导力,充分激发内生性资源,实现以党员下沉引领矛盾处理的身份特征,弥合基层政治工作实践的有限性与治理有效性要求之间的张力;构建多元治理主体风险防控的共识力,通过积极动员、资源互补的方式凝聚力量,贯彻落实社会治理政策的基本思路;增强人民群众政治认同的情感力,通过激发群众情感共鸣,夯实社区善治的微观基础,丰富韧性社区构建的实践经验与学理要义。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实践中,基层政府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形象”政府,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平台”政府,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终端”政府,是实现全民守法的“窗口”政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焦点”政府。实现基层治理法治化,改革现存的党政一体、以党代政的传统治理体系是其关键环节,需要从治理理念、加强法制、强化监督、理顺机制等多方面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7.
李颀 《理论文萃》2004,(4):19-26
社区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新兴的以城市居民自治为基础的,社区群众、社区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合作互动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别于国家民主,社区民主属于“非国家形态民主”或者是“草根民主”。社区民主一方面是政府重构城市基层社会进而推  相似文献   

18.
从“单位制”到“街居制”,再到“社区制”的转变,清楚地勾勒出了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历程与走向,也表明了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单位的重构历程。在推进以社区作为基本治理单位的社区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各具特色的社区管理和治理新模式,从中也可以看出社区改革后中国城市基层社会变迁的一些趋势与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机构与行政》2023,(4):29-30
<正>近年来,东营市东营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强基、减负、赋能”为抓手,大力推动治理重心下移,破解社区管理服务难题,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聚焦机构优化,做好“强基”文章,重塑社区管理服务体制(一)加强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在全市率先成立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建立城乡基层治理统一领导体制。成立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专项工作组,由区委组织部、区城乡基层治理服务中心牵头,  相似文献   

20.
基层智慧治理是信息技术嵌入基层治理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新治理模式,正在加速对传统治理模式的更新和替代。利用信息技术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已成为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回应公共服务多层次需求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各地将信息技术嵌入数字政府建设、网格化管理、治安秩序维护、基层疫情防控等重要领域,基层智慧治理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实践中仍面临对技术属性存在认识误区、制度性改革相对滞后、数据开放利用深度不足、硬件与软件的制约等现实问题。构建完善的基层智慧治理体系,应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赋能为路径,融入全新治理理念,构建形成系统高效、纵横贯通、开放共享、运行规范的基层治理结构,促进基层治理在与技术耦合过程中走向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