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官员不是单一的社会角色,而是一个角色丛。自于每一社会角色的背后都有特定的社会义务,而义务与义务之间时常发生冲突,这就迫使官员在角色冲突时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有时甚至是在两难境地中作出选择。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总要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这种地位就是社会角色。当一个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种不同角色时,往往会造成不同道德义务之间的冲突。官员的社会角度定位是"人民公仆",其道德义务是为人民服务。但是官员不是单纯的道德主体,而是多重利益的交汇主体。这就意味着当官员履行本职工作义务时可能会舍弃…  相似文献   

2.
周林刚 《人大研究》2001,(11):34-35
角色理论为研究政治问题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政治角色是由人们对于处在政治过程中的人的行为期待而构成的各种政治行为模式。从角色理论出发 ,我们可以这样下定义 :所谓腐败 ,是指政治角色 (主要指掌握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的人 )在公共权力行使过程中 ,为了个人或小集团利益 ,而违反各种法定或公认的社会角色规范的一种越轨行为 ,它是一种严重的角色扮演失败。对于角色理论来说 ,角色的扮演过程十分重要。一般而言 ,角色的扮演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角色期望、角色认同和角色表现。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故障 ,那么角色扮演过程就会出现失调现象…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或上级,或下级,或同事,或朋友,或丈夫,或妻子,或爸,或妈,或恋人、情人……但角色不等公司于整个“人”,不涵盖整个“人”,只是生活中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领导者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角色,只不过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挑战与机遇: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化的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社会化是人一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青年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使个人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如何实现这一过程,首先取决于青年所处的社会地位。边际人与顺应主义的社会化传统的社会学理论或青年研究理论,以“边际人”作为青年社会地位的代名词。所谓“边际人”,“在社会学上指的是一种处于各种文化边缘,而未能真正进入或被某种文化同化的人,有时它又指一种正准备进入但尚处在一种可能性之中的人”。①看来,对青年的“边际人”规定,一方面是相对于一个“中心”而言,青年处于边际的地位。这是由于社会中存在…  相似文献   

5.
角色认知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罪犯在改造中,存在着角色认知的误区,导致角色行为与现实脱节,不能正确认知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产生角色冲突,导致角色失败。因此,在改造中,强化罪犯的角色认知意识,是转化罪犯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押人初期心理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刑事拘留或逮捕,依法押入看守所被羁押之时起,至其熟悉了看守所的环境,并且能够适应、扮演在押人角色之前的这段心理。其主要心理表现为恐惧和孤独,及由此而产生的后悔、绝望、压抑等心理特征。在押人角色适应过程是在押人初期心理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7.
加速自身的社会化进程是青年成才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与社会主导文化一致的价值取向●选取与社会需求和个人条件相符合的角色定位●建造和谐、融通的社会人际环境社会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社会化实质上是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二者相互促动辨证统一的过程。这种内化是根据自身的素养与个人的努力程度来完成的,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因此,社会化过程虽然是人生的必由之路,但由于每个人的自身状况和主观努力的差异以及对社会化的认识和实践的不同,社会化进程的速度和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别的。社会化进程顺利的青年,自然能够及早地树立起奋斗志向、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和角色,并在履行社会的角色中…  相似文献   

8.
累积优势指某一个人或群体相对于另一个人或群体的优势随时间而累积.累积优势作为一种维持甚至扩大不平等的机制,既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又具有跨领域传递和转化的特征.通过分析近年来与高等教育有关的热点——主要是重点大学农村生源减少现象和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现象,初步论证了在城乡不平等代际延续过程中累积优势机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子木 《中国妇运》2010,(10):46-47
社会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1949年美国小组工作者协会将其定义为:通过小组活动方案与互动,达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目标的完成。社会小组工作的目的在于根据个人能力与需求而促进个人成长,使个人与他人、团体与社会之间达到适应,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权利、能力与个性,加强社区内不同文化、经济或特殊团体间的互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在Web 2.0时代,多国政府对社会化媒体在政府公共治理转型中的作用均寄予了很高期待,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实践。分析西方各国具体实践和学术研究,在政府公共治理方式改进过程中,社会化媒体不应只扮演"短期见效"的"工具性"角色,而更应当扮演一种与当下社会特征全面契合的"架构性"的角色。与其说政府在尝试通过使用社会化媒体来改善公共治理方式,不如说政府和公众需要进行一系列调整,来适应被社会化媒体全方位改造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正> 社会学常用有关角色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杜会现象。所谓角色,在社会学里是指:与某个人在特定社会和团体中所占的位置相符的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比如,教师这个角色意味着,他受到社会广泛的尊敬并负有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的责任。社会对于处于特定社会地位的人通常也规定了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这就是角色期望。为了使个人完满地充当其应担任的角色,清晰、恰当的角色期望是必不可缺的,否则,个人将感到  相似文献   

12.
论道德迁移     
文化在流动中撞击、融汇和开发,道德也有如此现象,我们把这种道德现象称为道德迁移。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诠释道德变动与进步的缘由,以及角色转换与道德适应的相互关系的一个新途径。 一 社会流动中的道德认知方式 道德迁移,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流动过程中,由于角色地位或身份的变化而产生的善恶观念、价值体系的贯通、融合或升降等异动情况,是社会主义流动中的一种新的道德认知方式,和进入新角色状态后的社会化的一个内容。  相似文献   

13.
白红义 《小康》2005,(3):31-32
宋亚平曾经扮演过不同的角色:官员、知识分子、商人,当然,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和幸运。不过在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之下,官员和商人虽属于不同的社会角色,但官商之间并非只有鸿沟,在这两大职业群体间,正常的人才流动和角色转换也是社会需要的。相对而言,这种正常流动所产生的利益会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在商界  相似文献   

14.
公安院校警察角色培养有效化途径之社会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宏歆 《公安教育》2005,(10):50-52
当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不断,犯罪现象出现新情况之际,如何使公安院校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有效发挥其打击与预防犯罪的战斗作用,出色地扮演好警察角色,是公安院校乃至每一个未来的警察角色扮演者应当思考的问题。公安院校作为人民警察的摇篮,肩负着警察角色社会化的使命,是决定警察角色行为实现的重要过程。警察角色培养的有效化,取决于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的教育模式、科学的内容体系与多维度的教育途径。一、教育目标与模式选择警察职业群体目标是通过其群体构成——警察角色行为实现的,警察角色行为取决于其角色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责任,现代字典中解释为:①分内应做的事;②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中外思想史也均从这两个层次来理解人的责任。第一层含义,恪尽职守或尽职尽责,这是由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的。每个人作为社会成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担负着相应的职责、任务、使命。第二层含义,承担过失并能改正,即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这是个人在承担自己的角色职责和任务时,具有行为选择的自由而必然产生的要求。综之,人的责任就是人在其社会生活中所应承担的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任务,以及对自身行为的不良后果所承担的过失。  相似文献   

16.
论政治参与的限制和限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政治参与文化政治参与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和程序,直接或间接地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表达集体或个人的政治意愿的活动。参与既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文化心理现象。参与既然是表达角色意愿的活动,参与者的精神状态就成为影响参与行为不可或缺的因素,这往往成为分析政治参与行为的重要基础。大到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小到角色的个人素质,都会或多或少地决定参与者的行为取向。在一些情况下,政治角色是否参与,参与程度如何,以及参与的表现形式,除了社会因素之外,文化的心理的因素也是重要原因,有时甚至是决定…  相似文献   

17.
赵明 《中国妇运》2009,(4):29-31
“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所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此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中。一般认为,“社会角色”是指与社会成员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社会成员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组织的基础。只要是社会成员,都会承担并扮演某种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会角色扮演与人生价值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鑫  姜浩  徐雁红 《前沿》2009,(9):175-177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是建设祖国大业的中坚力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社会意义。大学生在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平台。大学生社会角色扮演也就是社会化过程与人生价值实现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的一生要扮演许多角色。所谓角色冲突是指人们在扮演多种角色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角色难以充分实现的心理和行为状态。近年来,女性大量走入社会,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职业妇女的角色冲突也日趋严重。这个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海南是个复杂的多元化社会,海南妇女的就业率也相当高。做为在海南这个中国最大特区工作生活的职业妇女,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角色冲突。对此加以认真研究,对于提高海南妇女地位,促进海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海南…  相似文献   

20.
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他所生活其中的那个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把这些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内化为个人的品格和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刘豪兴等,1993)。具体到青少年领域,青少年社会化,即是指青少年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