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是检察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加强检察管理、发挥检察机关领导体制优势、增强法律监督整体合力.当前,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逐年增加,新型、疑难、复杂案件层出不穷,检察工作面l临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和完善检察一体化工作机制,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实现检察资源的最佳合理配置.在此过程中,管理,尤其是检察业务管理对强化检察机关上下级领导关系,推动检察业务上下一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包括检察一体化原则在内的诸多检察改革方案正在如火如荼地实施,而公诉一体化则是检察机关领导体制和检察一体化原则在公诉工作中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在公诉实践中,全面推行公诉一体化机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而且有着扎实的实践基础和思想基础。建立公诉一体化机制的框架,需要我们从立法到实践,从体制到程序,从制度到规则等多方面推行相应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是检察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检察业务管理对强化检察机关上下级领导关系,推动检察业务上下一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是在现行体制下的检察机制创新。本文分析了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现行依据,对其现实需求和制度价值进行了论证,并从领导体制、检察权配置和运用、检察官职能行使等几方面进行了构建探讨。  相似文献   

5.
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探索出的重要工作机制之一,也是下一步深化检察改革和工作机制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检察发展论坛第一次会议,围绕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提高法律监督能力,推进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创新和完善各项执法办案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和经验总结。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摘要刊发,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佥察一体化制度设计中的两个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兴 《中国司法》2008,(11):99-101
检察一体化是司法改革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建立和完善检察一体化机制,有利于排除地方权力对检察工作的干预,克服检察地方化;有利于解决当前检察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克服一些机制性障碍;有利于强化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有效配置资源,加强工作协作,提高检察效率,防止检察权滥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正>检察一体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改革成果之一。随着数字检察战略的部署,数字检察改革为深入推进检察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将引导检察一体化向着更加交互协同、科学领导、融合监督等趋势发展,持续推动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检察一体化机制的基本构造在实践中,检察一体化体现为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的纵向一体化和检察机关内部之间的横向一体化并存的二元构造,随着检察一体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在检察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的组织机构是检察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完善检察管理的同时,应立足于强化检察机关领导体制和检察一体化建设,按照检察工作基本目标和规律的要求对检察组织结构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9.
施志刚 《法制与社会》2010,(22):136-137
检察技术是检察机关内部独特辅助业务部门,是检察机关各个主业务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珠三角要建立检察一体化机制,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检察技术一体化机制予匹配。换言之,珠三角检察技术一体化机制是珠三角检察一体化机制中重要和独特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做好检察工作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前检察制度正在进行改革创新,建立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就是当前检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行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王建国 《法律科学》2013,31(3):24-32
检察垂直领导理论是列宁检察权思想的精髓和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构筑为苏俄和前苏联时期乃至于当代俄罗斯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点,而且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检察制度的建立和检察体制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检察系统曾经两度实行垂直领导体制,但是中国检察制度借鉴列宁检察垂直领导理论的历史实践并不顺畅,最终演化为目前的双重领导体制.在当下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推进检察领导体制的改革是一项重大法治课题.重温列宁检察垂直领导思想及其理论逻辑,对于中国检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检察一体化履职机制具有实践性、多元性、系统性和韧性。要统筹把握检察一体化履职机制与检察一体的关系,辩证把握建设与改革的规律特点,全面把握建设与改革的目标任务,努力形成贴合实践、符合规律的研究范式。检察一体化履职机制要保持韧性,加强场域贯通、内生改革。要将检察一体化履职机制纳入新阶段检察改革总体部署,全面准确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检察官自由裁量权行使制约监督,强化检察一体化履职法律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类案检索智能化数字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王煜  赵刚 《中国检察官》2010,(11):57-59
侦防一体化是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部门与反贪、反渎部门相互配合,结合执法办案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机制。作为有别于纪检监察机关、国家预防腐败局和社会各行业系统治安预防的专门预防,侦防一体化体现了检察特色.是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整合检察资源的预防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4.
刘宏成 《法制与社会》2010,(6):198-200,204
检察一体化是保障检察机关统一有效地行使检察权,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制度安排和检察活动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检察制度中,检察一体也是我国检察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从在珠三角地区实行民行检察一体化机制的必要性;民行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法理基础;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民行一体化机制的条件;在珠三角实行民行一体化机制的具体径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检察廉政文化建设及其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廉政文化是检察机关在司法工作和检察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鲜明检察特色的关于廉政的价值、观念、知识、原则、行为规范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检察廉政文化具有导向、陶冶、凝聚、规范等功能,对确保检察权正确行使有重要意义.检察廉政文化建设面临重重挑战,必须创新其物质投入保障机制、公众广泛参与机制、惩防一体化监督机制和职业道德养成机制,推动和促进检察廉政文化建设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中国的检察实行分级设置体制,在管理上也是结合体制内的统一领导和地方国家政权分级监督的双重模式。然而检察权的宪法定性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定位,要求逐渐强化和最终实现一体化的建制与管理模式。在中国,宪法确立的单一制国家结构不仅不是实现检察一体化体制的障碍,相反却是一个最适宜一体化建制的基础和条件;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也不应成为检察一体化建制和统一管理的障碍;检察机关保障国家的法制统一、正确实施的价值与功能要求,必须使"上命下从"的一体化建制与管理模式得到强化;中国自身的检察一体化的历史经验也应当予以发掘和适用。  相似文献   

17.
杜国强 《河北法学》2008,26(3):185-189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检察机关上下级之间的领导关系,但是由于外部保障体制不健全以及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造成这一领导关系在实践中被严重弱化,建议从人财物管理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检察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检察一体化机制是检察侦查工作的必然要求和有利保障。当前,数字化改革促使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机制发生重构性变革,如何依托数字检察发展动能,发挥检察一体优势,构建新型检察侦查一体化机制,以实现整体性、系统性、智能性、治理性的发展,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司法体制"一词的出现源于司法改革。它应当是指司法机关的设置、领导或监督体制、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审判体制、检察体制、侦查体制、执行体制和司法行政事务管理体制。司法体制与司法制度、司法程序、司法工作机制既有联系,也有差异,在司法体制改革中应当加以区分。同时,与外国的司法体制相比,我国的司法体制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马涛 《人民检察》2023,(8):30-32
检察一体化的概念来源于宪法对检察机关上下级领导关系的界定,并逐渐延伸其范围,具有丰富的含义。检察一体化应具体包括以下含义:一是检察机关之间的上下一体,主要强调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二是“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一体化,主要是刑事检察、民事检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