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磊 《政府法制》2010,(9):10-11
继“富二代”横行不法饱受舆论指责之后,接二连三发生的“官二代”选拔事件使得中国官场子承父业的现象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官二代”这种现象的发生?官员选拔何时才能远离特权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继"富二代"横行不法饱受舆论指责之后,接二连三发生的"官二代"选拔事件使得中国官场子承父业的现象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官二代"这种现象的发生?官员选拔何时才能远离特权的土壤?  相似文献   

3.
张鸣 《政府法制》2010,(9):12-13
现在关于“二代”的说法很流行,有“富二代”,“贫二代”,还有“官二代”。其中,似乎“官二代”霉头最大,在网上几乎是骂声一片,跟现实中弥漫的仇官氛围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4.
林东品  闫艳 《检察风云》2010,(22):38-39
“我爸是李刚”强烈地彰显出“官二代”的蛮横和嚣张。如此张狂所反映的实质是权力以及权力依附者的极度傲慢。在“官二代”的心中,家长的权力意味着其在从事社会行为过程中拥有免责权,和他“作对”就是和权力“作对”。  相似文献   

5.
东方明 《检察风云》2014,(18):78-80
1927年,蒋介石出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兼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总裁,掌握着中国的最高军政大权,蒋纬国因此也成了当时最牛的“官二代”。本文现向读者披露这个最牛“官二代”是怎样度过他的学生生涯的……  相似文献   

6.
冯淑红 《法制与社会》2010,(1):79-79,85
近年来,各地袭警现象屡有发生,袭警行为愈演愈烈,袭警的社会危害性正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业内一些学者提出应该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增设“袭警罪”的想法,本文仅对设立“袭警罪”进行反驳,并就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袭警现象屡禁不止的现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曲直 《公民与法治》2013,(14):18-18
世间百态新奇多,是非曲直来评说,今天说说年轻人提升的问题。继27岁的湘潭县副县长徐韬被免职后,湖南末阳“80后”女副市长、广东揭[gN27岁副县长又进入公众视野,受到舆论质疑。他们“神速”升迁,又在舆论的质疑声中“火速”下岗,这些年轻干部的“神奇”经历,尤其是有关地方先回绝质疑、后纠正错误的“非常”行为,给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特别是“破格”任用青年干部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8.
社会舆论对于李某某强奸案近乎一边倒的评论态势,很大程度上是国人心目中的仇富和仇官心理在作祟,尤其是在人们见识了诸如“我爸是李刚”之类的官二代或富二代的坑爹式的嚣张与极度不检点之后。实际上,假如李某某不是富二代和官二代,  相似文献   

9.
陈杰 《法制与社会》2012,(3):112-113
近年来,诸多司法案件在网络舆论的强烈关注下,迅速演变成轰动全国的热点诉讼。但是,网络舆论的强势在近几年也渐渐成为左右司法公正的消极力量之一,妨碍司法独立,形成偏颇的“舆论审判”。本文对网络舆论影响司法审判的现象定义为“互联网审判”,并剖析了它的特征,研究了它对我国司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因为蔑视法律,一个“官二代”为了满足自己的兽欲,在夏令营期间纠集同伙将一名女孩肆意凌辱;因为不相信法律,在被凌辱、要挟之后,女孩及其家人选择的并不是报警求助,而是顾忌对方“官二代”的身份,选择私了.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与生活》2010,(3):M0001-M0001,3
今年的这个冬天格外寒冷,使得煤电气等能源格外紧张,让久违了的限电限气现象重入我们的生活。异常的气候所导致的能源紧张,让我们不得不面对重新调整能源、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体系的问题,一系列的涨价似乎不可避免。最近,围绕着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能源、资源类产品的涨价问题,各地相继举行了一系列价格听证会。舆论除了对“逢听必涨”这个现象颇有微词外,对听证会程序上的瑕疵似乎意见更大,“作秀”、“被代表”、“走过场”等质疑声不绝于耳,在一些地方的听证会上还发生了抗议、扔水瓶等现象。  相似文献   

12.
老午 《江淮法治》2011,(12):15-17
网络水军的组织、策划严密,行为分散,制造谣言或传播话题快速,导致受害者往往维权成本偏高且效果有限。更严重的是,如潮般的“网络民意”往往会对司法公正形成巨大压力。甚至发生权力部门屈从网络舆论的现象。因此整顿网络水军,净化网络环境。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公民与法治》2014,(18):18-18
记者近期在浙江、广东、海南等地采访了解到,在“80后”干部队伍中,有些人已是单位骨干、有的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正值事业“黄金期”的他们被国家和社会寄予厚望。然而,受社会不良因素诱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存在漏洞和相关监管制度缺失等因素影响,职务犯罪低龄化现象口趋明显,屡见不鲜的干部贪腐“35岁”现象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4.
“官二代”问题并非始于今天,可以说由来已久。唐代贵族后代中有卓荦不凡之士,也有猥琐平庸、为非作歹之徒。为什么同样生在崇尚诗书礼乐的贵族之家,日日锦衣玉食,最后走上的却是两种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0,(24):14-15
如果你30岁了还没有看过《穷爸爸。富爸爸》,可能你不爱读书;如果你在2010年没有听说过“富二代、穷二代、官二代”并参与相关讨论,那么,你真的“OUT”了。这些在2009年夏天由网络催生并迅速蹿红的词汇,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正式进入最高民意机构的视野,成为公共话语。  相似文献   

16.
“人肉搜索”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是近年来的新兴词汇,随着“人肉搜索”的多起标志性事件在互联网中甚嚣尘上,“网络暴力”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随之而来的法律问题及社会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本文试将“人肉搜索”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个人隐私权、名誉权保护,与社会公众的言论自由、知情权以及舆论监督权等之间发生权利冲突时,应坚持“公共利益优先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等)结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并从法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剖析,从而探索“人肉搜索”现象的现实性意义以及对其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杨澜     
《政府法制》2012,(9):64-64
著名节目主持人。曾主持《正大综艺》、《杨澜访谈录》等栏目。被评选为“亚洲二十位社会与文化领袖”。 自由的鱼:杨姐,最近关于富二代、官二代的讨论很多,您怎么看待当今社会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上网浏览有关考场作弊的图文报道让我大跌眼镜,吃惊不小。如今,各种考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而媒体披露的各种考试丑闻更是此起彼伏。“枪手”代考、利用寻呼机手机作弊、考生与监考人员互相勾结串通一气等现象,让人感叹考试正与作弊互生互见。倘若听凭上述舞弊现象泛滥下去,考试这种人才选拔不可替代的机制的信誉及公信力势必大打折扣。如何治理愈演愈烈的考试舞弊现象?笔者主张让考试与法律“亲密接触”,尽快制定专门的《考试法》,必要的时候允许司法介入。众所周知,考试是一种早已为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机…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07,(8):8-11
近期,随着城乡规划法草案进入审议程序,城乡建设中随处可见的“形象工程”再次成为社会批评的焦点。“形象工程”、以及随之产生的“一任领导一任规划”等不正常现象,不仅劳民伤财,而且集中暴露了官场文化、决策机制、政绩考核、干部选拔等方面的弊端,亟需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运用民主法治机制予以根治。  相似文献   

20.
李章军 《政府法制》2009,(19):24-25
涉及上万人的选拔计划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启动大规模的“接班人”选拔计划,成千上万被评价为“优秀”的官员将被牵涉其中。而选拔计划中对于官员选拔培养的诸多规定,亦成政治观察家眼中新的政治风向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