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青年思想教育得到加强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树立起社会主义信念。然而,在部分当代青年思想中存在的两种思想状况是令人忧虑的。一种是对社会主义信念动摇呈不稳固状态,表现在对待社会主义的某些“热点”问题,有时思想上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解和疑虑;另一种则是对社会主义信念仍然模糊,表现在往往以“沉默”回避政治问题的同时,却又时常流露出一些对社会主义的非议。  相似文献   

2.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年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要经过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五个阶段,五个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他们的道德品质,这是青年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具体讲,“认知”是其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情感”、“意志”是其形成的必备条件;“信念”是其形成的核心;“行为”是其习惯的自然持续。在青年人的道德品质教育中,必须严格遵循这一规律,忽略任何一个阶段的培养,都会极大地影响其道德品质的正常形成,而在以往青年人的道德品质教育和培养中,常常忽略了“情感”、“意志”、“信念”这三个阶段,往往是向…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一课时,一位工人的儿子举手提问:“老师,既然劳动者是生产资料和国家的主人,为什么主人却没有工作做.在家待岗?”据了解,这个班共有25名学生的家长在公有制经济单位工作,其中有11位家长在家待岗,不少学生因家长待岗而苦恼和不安。待岗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青年学生共同关心的实际问题。因此,用经济学原理正确说明“待岗”现象,对于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待岗现象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越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越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大公无私,清正廉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段论述告诉找们.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共产党员,在实现跨越世纪宏伟目标的征程中,要始终保持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的先进性,不仅要“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廉政;而且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勤政。这样.才能成为拒…  相似文献   

5.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经历了从培养“革命青年”到“社会主义建设青年”,到“四有青年”再到“新时代青年”的历史性跨越,逐步走向成熟。百年来,党的青年人才工作,始终坚持党管青年的原则,以“推动发展”为主线,以青年成长成才为本,以“德才兼备、信念坚定”为基本要求,以共青团为主要工作载体,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新时代新征程上,总结历史、点亮未来,回顾党的青年人才培养历程,对于扎实做好当前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信仰与信心:谈当代青年价值目标的确立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青年寄予无限的希望。他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青年要“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应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其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达到这样一个战略目标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并要努力“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 信仰、信心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
教育和引导青年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关系着民族的命运和祖国的前途。一方面,资产阶级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从未停止过。新中国成立不久,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就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党的第三代或第四代身上。另一方面,当代青年对社会主义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部分青年的社会主义信念已经发生动摇。抓住青年最关切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廓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念,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刘琦 《湖湘论坛》2023,(1):118-128
互联网“内卷”文化的传播经历兴起、流行、演变、泛化几个阶段,并在其泛化过程中对青年奋斗观造成困扰。具体表现为:对资本逻辑的追逐影响青年确立长远奋斗目标;对量化表征的片面追求影响青年寻找可持续的奋斗方法;对恶性竞争规则的服从使青年难以在奋斗中获得价值感;对长期收益和集体收益的忽视使青年难以认识奋斗的客观规律。为摆脱“内卷”文化的困扰,提振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需从现实条件、理念指引、实践落实与保障三重维度共同发力。首先,要破除造成恶性竞争和滋养“内卷”文化生成的现实条件;其次,要灵活运用新发展理念引导青年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奋斗观;最后,协调家庭、学校、社会三单元共同参与,帮助青年提振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9.
当代青年的价值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晓飞 《求索》2007,(6):66-68
当代青年的价值选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铸造青年“一元统领”与“多元取向”相统一的价值品质,树立青年关注当前与着眼未来相一致的价值信念,构筑青年传承文化与创新求变相结合的价值取向,主导青年基本道德与高尚品德相协调的价值诉求等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目标、方法、媒介建设,率先在当代青年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引领整个社会的价值认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民主与法制》2014,(11):18-19
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过关于法治的著名论断:“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如何保证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如何保证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这些都离不开民主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长征:我以为,适合《中国青年研究》的“好文章”,起码应做到:“真问题,新问题,从现象入手,依学理分析”这16个字。“真问题”,指的是真正的“青年问题”,是注定要发生在青年年龄段上或青年群体中的特有的问题;否则即是“假青年问题”、甚至“伪青年问题”。准确把握青年研究中的“真问题”,需要长期的经验与学识的积累,决非投机取巧、“拍脑袋”所能得。“新问题”,是说在青年中新出现的问题,或是仍具长久生命力的问题。能否发现“新问题”,取决于对青年是否具有足够的了解与洞察,以及与时俱进的眼光。“从现象入手”,即…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青年择业观20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晔 《北京观察》2003,(2):58-59
这几天,面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会特别多,毕业生们都想抓住寒假前后的机会,铆足了劲儿找个好“婆家”,但什么是满意的工作已不能简单地由一个“好”字代替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变化,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则成了时代变化的晴雨表,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自己的理想,但服从国家分配”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选择职业的意识,但大多数青年在找工作时仍然是服从国家分配。当时青年的这种状况与所受的集体主义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他们在就业时最看重的是“社会地位”,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对理工科感兴趣,追求的理想职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现在在外企有较高职位的王先生回忆说,他是1982年毕业的,当时大学生全部  相似文献   

13.
当香港青年服务机构、民间团体都出现“青年荒”,大学学生组织正连连“缺庄”的时候,为何“好戏量”仍能成为逆市奇葩,有能耐吸引到一些年轻人支持?我们应如何讨论好戏量剧团作为青年文化现象?它对青年参与究竞有什么启示?以好戏量作为青年文化现象的例子,阐明“感觉结构”下的青年参与:所有躁动、飘忽、莫名、亢奋,都是纠结在理性与情感之中——情感翻出理性,理性折迭情感。于参与好戏量的年轻人而言,情感结构是他们的认知地图,也是情感图块,并以此来成长、学习、逃逸、抵抗下去。  相似文献   

14.
我们认为:公安院校首先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才是高等院校;公安院校的教师首先是人民警察,其次才是教师;公安院校的学生首先是预备警察,其次才是大学生。由此,公安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两条:即突出公安特色,遵循教育规律。离开公安特色,公安院校就失去立校之本。因此,我们将“忠诚、服从”作为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忠诚、服从”四个字开展工作,即铸造忠诚的警魂、强化服从的意识。离开了忠诚、服从,公安院校就培养不出合格的公安人才。正是在此理念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5.
那不是我们     
那不是我们■郗杰英一位学者到某大学演讲,内容是有关当代青年的。演讲过程中,台下学生议论纷纷,哄笑不断。为什么?学生递的条子问:“您讲的青年是谁呀?那不是我们!”这件事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索。现在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除...  相似文献   

16.
结识薛林,也是因着那本诗集《盈盈秋水》,在其中赫然罗列的60位诗人中,自然少不了作为《秋水诗刊》编委的薛林。且看他的这首《小鱼的梦》──我是不服从/团团的小鱼/也不望大海/只是在自己的小河/做些小梦/或许有异族/侵犯我的河城/我就向逆流游去/士。果他还追赶/我,回过头来/问他:为什么?/我是不服从/团团的小鱼/不问秋霜春雪/不问河上冰层/不问河水涨落/只固守我的信念/纵是伤了纵是死了/是我自己的选择诗人的坚定信念,执著追求,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特别是那句“为什么?”一种“小人物”维护自身尊严的抗争…  相似文献   

17.
我们江汉区现有35岁以下的青年140000人,其中,青年党员1936人,团员12000人,直属团委、总支66个。党的十五大召开以来,我们按照党中央、省市委的总体部署,在全面启动理论学习“三个工程”的同时,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实施青年理论学习的“希望工程”。进一步坚定了广大青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与信念,初步形成了“讲学习、比贡献、创实绩,争做跨世纪优秀青年人才”的浓厚风气,青年理论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文化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对青年一代形成了“一网情深”的吸引力。2005年底中国网民达到了1.1亿人,其中80%是青年学生,青年学生成了上网的主要群体,有人把现阶段的青年学生叫做“网络一代”。可见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民主集中制的“新四句”与“老四句”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领导制度,有四娘听话概括了它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江泽民总书订表近提出的民主集中制的十六字方针:集体会手,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在四十年代初期,曾提出过关于民主集中去构四句“老话”: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老四句”的苏七,反映了我们党的成熟;而“新四句”的提出叨反映了我们党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成熟渐四句”和“老四句”,合在一起完整地解释7君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新四句”的内容,体现了民主集中…  相似文献   

20.
实现四化,振兴中华,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高校是为祖国“四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党和人民需要的合格人才?《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