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研究选取了395名佤族中学生进行实证调查,目的在于探索边疆少数民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心理,尤其是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认同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佤族中学生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国家认同)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既对本民族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也同样一致地认同中华民族,没有出现双重身份认同理论负相关现象。同时,性别、年级、社会环境、家长学历、汉语熟悉程度等变量也对民族归属感、文化认同、社会认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一性与互补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文化既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的特性.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同一性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我们既要保护文化多样性,同时也要增强同一性或共同性,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每一个中华民族成员都具有双重认同:既认同中华民族,也认同本民族.中华民族是最高层次的认同,也是最基本的认同;本民族是第二层次的认同.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基础.不同民族文化在互动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从而使中华各民族文化在互补中得到繁荣和发展.多样性、同一性和互补性并行不悖的历史经验,为人类社会多元文化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董丽 《前沿》2013,(9):45-47
结合我国国情,我国56个民族都各自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我国幼儿教育应具有"尊重民族多元,强化民族认同,形成国家一体"的基本理念。研究幼儿园的多元文化教育,强化幼儿的中华民族认同,对促进我国幼教改革,增强我国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能力、国家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试探讨中华民族认同的内涵、分析学前教育阶段渗透中华民族认同感启蒙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析如何开展幼儿的中华民族认同的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共同历史、节日习俗、语言文字应用、生活习俗、对外族态度等方面的本民族文化认同状况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状况,从对本民族共同历史的了解,对本民族文化内容的认同,对其他民族同学的接受程度三个方面讨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文化认同情况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情况是否产生影响以及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是个体确定自己民族归属感的内在心理尺度。在全球化带来时空浓缩的当下,空间扁平化造成了人的身份破碎化、认同危机化,寻求强化中华民族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历史答案已成当务之急。通过纵向可梳理出自晚清时期到全球化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变化逻辑,横向可厘清位于最高序位的中华民族国家认同对各民族认同的整合逻辑。探讨如何塑造中华民族的历史集体记忆、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符号、民族价值观等民族认同形成的要素,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和民族文化历史教育,可进一步整合和提升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6.
新疆民族认同偏差直接危害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伟大祖国的认同,其产生原因主要包括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和国际原因。应针对新疆文化认同偏差、政治认同偏差、民族心理认同偏差以及少数民族特殊群体宗教信仰文化认同偏差等问题采取不同的矫治措施,以更好地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7.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存在的根基,也是国家认同的核心要素.文化认同是连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纽带与桥梁,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不仅维系着国家的和平与统一,而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整个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因此,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成为新形势下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碧鸿  陈媛 《岭南学刊》2009,(2):106-109
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既包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认同,还包括对世界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是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发展的根基,也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促进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要坚持社会文化主导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民族文化与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异等三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民族共同体来看待的关键,是证明组成它的56个民族具有一体性(即内在统一性),并澄清其一体性的核心义涵、形成的历史纽带和维系的根本观念。因此,中华民族一体性的核心义涵是国家政治认同;中华民族一体性形成的重要纽带,应该是在民族与民族、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起中介、缓冲作用的"混血"民族及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一体性的长久维系,在深层次上须有国家统一稳定观念、民族平等团结观念、思想多元通和观念和文化多源共建观念。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文化共同体,又是政治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属性表现为对国家的认同、对族际关系的认同和对民族社会发展道路的认同。在当前民族主义浪潮和我国民族问题复杂化背景下,国家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11.
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概念辨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是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三种不同的现象。但在中国民族史的研究中 ,学界对这三个概念的使用却是非常混乱与不规范的。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学者们对民族、民族融合、民族同化、民族文化融合的定义理解与认识不清而导致的。而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三个概念 ,将不能准确确定和反映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性质与特征 ,进而会影响到对相关学术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的主旨正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首先辨析这几个概念的含义 ,然后再结合中国民族史中的相关事例 ,来探讨民族关系研究中用语的规范使用问题 ,并以冀能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贵州民族调查与民族医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述及民族医药调查是《贵州民族调查》 (六山六水调查 )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建国以来贵州民族医药调查的继续。文章剖析了有别于中西医的民族医药用药特色 ,诊治方法及疗效可靠的方药。并建议采取措施 ,简化手续 ,把疗效神奇的药物开发出来  相似文献   

13.
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研究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工作的新情况,探索城市化背景下民族工作的新机制,是当前民族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努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使之成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正>15 days, over 3700 kilometers, nine cities and counties in three provinces, seven performances…These numbers relate to "China’s Ethnic Groups Are One Family"...  相似文献   

15.
Long Xiang has been in Beijing for more than 10 years. After studying at college, he found a job and stayed in the metropo-lis.  相似文献   

16.
论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科技是先导 ,人才是关键。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要使民族高等教育有质的发展 ,必须使之与民族基础教育相协调  相似文献   

17.
zhao chuandong 《人权》2006,5(5):26-27
Of the 55 ethnic minorities, 22 each has a population of less than 100,000. These minority people are relatively backward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haunts them. In 2005, the State Council launched a 5-year program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small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 Stat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  相似文献   

18.
杨慧 《思想战线》2003,29(1):41-44
民族旅游在云南旅游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云南各少数民族在旅游开发的特定场景中 ,族群意识借助于民族身份的再认同被强化 ,甚至比以往更强烈 ,并在与民族旅游发展的互动中不断传承、延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云南的民族旅游推动着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民族身份、民族精神的再建构得以不断展现 ,而且为族群文化的复制、再造和再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场景和舞台。  相似文献   

19.
政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思我国的民族理论.是现实提出的任务.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我国认识和研究民族所使用的概念工具、选择的立场,以及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等,都需要反思并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调适.同时,加强中华民族建设,也是反思我国民族和民族问题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全面反思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民族理论的发展,是政治学者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0.
To the Red Yi women,needlecraft is a profession of lo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