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调研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建设时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注重发挥专家学者作用,向群众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截至今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已升至44.1%,网民数量达到5.91亿人。反腐倡廉一直是网民们十分关心的重大政治问题,是互联网上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治理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桥法 《求索》2012,(11):194-195
当前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主要反映在参与途径、参与文化、参与环境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分层分类明确网站定位,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提高网络政治参与主题网站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注重引导网络舆论方向,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技术和制度的监督管理作用;不断更新网民网络参政的理念,促进网民网络政治参与理性化,加大网民网络教育力度,提高网民的信息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网络民意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民意表达方式,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重视网民诉求,关注网络民意,集中网民智慧,已成为新形势下改进执政方式、发展民主政治的新需求。政协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文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网民”国,“网民”与网络的“亲密接触”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新现象。而目前我国对互联网开展宣传工作的理论研究仍滞后于网络的发展。因此,如何与时俱进地利用互联网,做好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和迫切。在互联网诞生以前,我们在宣传工作中进行“把关”式舆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网民总数达5.38亿,微博用户已达2.74亿。互联网在中国的实际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人们的预料。网络时代也催生着人们不断高涨的网络参政热情,这也恰恰是网民对中国政治发展与社会政治生活现实热情关注的体现。以对反腐倡廉建设的网络参与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房叔"、"表叔"、"雷人"、"房妹"事件频频被网络举报曝光,多名官员密集被纪检监察机关公开停职调查,网络反腐的威力逐步显现,大大拓展和强化了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空间和效果,也在客观上提出了畅通网络监督体制机制、提升网络参与法制化和制度化水平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6.
网络媒体受众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是一个平等和自由高度结合的空间,传播能力是制胜的关键。目前,我国已成为网民数量第一大国,同时近几年我国网民的数量以每年50%左右的数量迅猛递增,但网络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如此快速的网民增加速度,如此低龄化低学历化的网民结构(网民以青少年为主),如此多元化的网民心理与行为,  相似文献   

7.
<正>20多年来,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应用不断普及,人民生活方式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网站总数已经超过364.7万个,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49亿,手机网民更是达到5.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与互联网发展相对应的是各种网络技术漏洞不断暴露,网络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8.
刘静姿 《前沿》2012,(8):41-42
网民作为网络政治环境中的参与主体,在网络社会中所凸显的政治或社会问题,大多与网民政治心理息息相关,这种心理既是网络政治参与现状的真实反映,更是网民进行网络政治参与活动的行为导向。因此,需要积极引导网民政治心理的走向,寻求网络社会管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跟其他舆论渠道一样,网络政治舆论既可以体现出网民的政治认同.也可以体现网民的政治不满.从意识形态建设的角度来说,应当广泛争取网民的政治认同,尽量避免他们的政治不满.因为网民在现实生活中是具体的公民个体,他们的政治不满往往是其现实社会生存状态和心态的反映,网民的政治不满情绪或多或少会导致他们对现实政治不满的行为.所以,对网民所表现出的政治不满情绪,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疏导.  相似文献   

10.
梁育雄 《政策》2006,(5):38-38
目前,我国“网民”已达1亿多,而在校大学生几乎个个都是“网民”。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对在校大学生的成长,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教育。目前,各高校在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网站内容良莠不齐。黄色信息呈多渠道多样化蔓延之势,一  相似文献   

11.
网络,触角日益延伸。网民,数量逐渐膨胀。短短几年间,中国的网民规模已成为世界之最,达到4亿之多。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长大”。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改变了政治生态,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政要通过网络与民众互动。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年轻人的打工宝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网民已达1.11亿,每天新增加的网民就有两万多人,占世界网民总量的11%。这些网民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一个庞大的网络群体。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给信息技术带来一场革命,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乃至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互联网的这些巨大功能是人所共知的。但是,让互联网成为年轻人的打工宝地。成为新职场,  相似文献   

13.
苗国厚 《人民论坛》2014,(32):48-50
科技使人自由,有时也可推动民主进步。宏观上,互联网冲击着国家政治权力结构,消弱着国家政治权力的执行力,显著扩大着国家政治权力客体的参与面;微观上,互联网拥有"倒金字塔"话语权结构,可实现网民个体之间的快捷互动,出现折射式反射及向网民倾斜。这些解构从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所谓的"政治解放"。  相似文献   

14.
网络是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崛起的新媒体,它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12300万人,其中大学生网民占有非常高的比例。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着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分析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状况,进一步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高校网络,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一、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最近几年,高校在利用互联网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同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霍升平 《新东方》2012,(2):59-62
网络的出现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包括对传统政治结构的冲击、对民主概念的深入、对公民参政议政途径的拓展,等等。近年来很多公共事件在网络上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舆论高潮,网民的力量迅速壮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苗国厚 《人民论坛》2014,(11):48-50
科技使人自由,有时也可推动民主进步.宏观上,互联网冲击着国家政治权力结构,消弱着国家政治权力的执行力,显著扩大着国家政治权力客体的参与面:微观上,互联网拥有“倒金字塔”话语权结构,可实现网民个体之间的快捷互动,出现折射式反射及向网民倾斜.这些解构从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所谓的“政治解放”.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已达2.1亿,互联网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作为社会个体,190万之众的公安民警的所想、所思自然也会在网络上有所反映。本文拟通过对互联网上以公安民警口吻发布、以倾诉表白为主要内容的论坛发帖的分析,从全新视角观察新时期公安民警的思想动态,探索利用网络创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网民们的恶搞基本上没有带什么功利色彩,最多也就是娱人娱己,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些网民宣泄情绪的重要渠道,不妨对这种网络文化宽容处之2012网络问政:从薄熙来到雷政富——官民互动提速,反腐成为社会政治背景板上的主色调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公民社会日渐成熟。2012年注定要成为网络反腐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从薄熙来、王立军等"大人物"的纷纷倒台,再到表哥、房叔、车爷、房婶、雷冠希等的纷纷落马,既有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又有网民借助社会化媒体的热情参与,反腐成为2012年的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09年12月底,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到3.6亿,比上年增长20.8%,互联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9%的网友认为,"网络问政"是党政干部了解民意的有效方式,对"网络问政"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网络谣言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公害。在某种意义上网络谣言是由多种不健康心理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健康的互联网世界需要一大批具有理性精神和道德自律意识的网民的参与。要有效地治理网络谣言,就要从促进广大网民的理性精神、道德自律意识的培育和提升来展开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