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等特征,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素质高低有很大的相关性。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思想政治、专业、能力、德行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且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促进大学生成才和维护学校、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但目前地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着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出口不畅、队伍不稳定等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从学习机制、培训机制、选拔和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对地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翟艳 《法制与社会》2011,(28):232-233
开展地方高校实践型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地方高校实践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国内外创业教育课程现状,在定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后,构建教学形式多元化和目标型的地方高校实践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指引下,艺术教育需要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回到育人的定位,并积极应对时代发展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人文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艺术的独特育人机制,提出学生"感性和精神整体发展"的艺术教育人文目标建构立场。在此基础上,挖掘中华艺术精神内蕴的以"生"为核心的德性之维,将中国传统美育、艺术教育的人文精神和话语与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世界艺术教育改革趋势相结合,阐述我国艺术教育人文目标的当代指向,即形成"万物一体,共生共荣"的生命美感:敬畏万物之灵性,感受天地之大美;践行"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观:在艺术中滋养情感,体悟人生,过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提升"艺术介入社会"的行动力: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以艺术促进社会的变革和美好。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特色型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存在着诸多问题。要加强地方特色型高校学风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就必须深刻剖析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克服生源质量不高、经费不足等先天困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申请到了江苏省教育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知识产权的利用及保护对策的研究》。目前,在南京师范大学再次研讨该课题的调研方案。经认真深入的讨论,来自全省高校与会者形成一致的共识: 1.要振兴本省的地方经济,进行全方位知识产权的调查研究非常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近曰与厦门大学、华价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江夏学院5所高校合作,成立福建省地方立法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在局校成立地方立法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举措,将对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立法基地将受委托对立法规划、立法计划及立法项目进行研究论证,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进行立法后评估,开展地方立法项目调研和理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卜宪群 《政府法制》2014,(35):26-26
政兴在得人,政弊在失人,官吏道德修养的高低、个人素质的好坏是政治是否清明、吏治是否清廉的关键。所以先秦时期对官吏的选拔、考核和任用十分重视,目的是选拔有“德行”的人担任国家各级官吏,以保证吏治廉洁高效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也由此形成了一系列以德才选人任官的制度和官吏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是河北省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需要从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等方面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郭玮 《法制与经济》2010,(14):134-134,136
风格是艺术家思想、情感、方法、技巧等形成的艺术特色。在演奏中不仅要具备一般的技术技巧能力、打好一般的基本功,而且要掌握好有丰富表现力的风格性演奏技巧。只有这样,在二胡演奏中才能更准确、更生动地表现特定的音乐风格及艺术情趣,更深刻地揭示丰富的音乐内涵,充分地发挥和拓展音乐的表现力。为了更好地说明演奏风格在二胡中的重要性,本文将以表演风格的时代性为脉络对其形成和发展做一简单介绍,并从二胡作品的地方音乐风格、民族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政府绩效评价作为提升行政效率、实现地方发展的管理工具在众多地方政府中得以推行。但在目前各地"高绩效"成绩单下,却存在着愈演愈烈的价值冲突倾向。为了探究其原因,论文通过对四川省资中县政府绩效评价的案例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价值协同理论。研究发现,宏观政策与地方现状的偏差构成了价值协同形成的宏观环境,多样化的评价对象和有限的地方财力则形成了价值协同发生的微观现实基础,通过统一性与多样化的矛盾、强化对上级政府的依赖性、弱化对上级政府的博弈能力和缺乏针对性的绩效评价体系共同搭建起来的桥梁,控制价值与回应性价值间发生了协同作用,从而导致了价值目标置换和价值冲突。本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价值冲突成因的研究视角,而且在实践层面有望为发展出新的价值冲突管理策略提供机会窗口。  相似文献   

12.
“慎独”与“兼善”,是中国儒家文化中关于个人德行修炼的核心和言行举止的标杆。“慎独”是指注重精神生活和理想信仰的价值,追求个人德行的完善;“兼善”是指“慎独”在现实世界和社会中的相对价值,是应用理想于实际。一个健全的理想主义者是不应该脱离实际和逃避现实的,终归会面临着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义与利的关系,因此,“慎独”与“兼善”是对同一个人的品质的描述,而非供人选择的不同生活。今天,我们在一个功利日重的时代来谈儒家这个日渐式微的人生哲学,是出于对中国律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以及中国律师人生境界和个人德行的忧虑、追…  相似文献   

13.
刀剑 《法制与社会》2010,(9):171-172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但我国对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文化的研究,还处在一个探索发展阶段,对其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甚至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文化的概念都还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认识。为此,本文试通过对当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文化研究的现状作一简要的梳理,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文化研究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4.
早期中国官员晋升制度研究多集中于经济或GDP对政绩的影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污染对于衡量地方政府绩效的影响值得重视。论文构建官员晋升Logit模型,分析不同时段和不同污染程度省际之间环境污染、能源耗费对省级官员晋升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相伴而生的环境污染下,地方官员晋升与区域环境恶化往往同时发生,但排污强度改善有利于地方官员获得更高的晋升概率;随着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环境治理要求的提高,环境绩效对地方官员晋升的影响程度也显著提升;环境污染较严重的省(自治区),辖区环境污染改善对官员的晋升影响程度远高于污染程度较低的省(自治区)。因此,把环境污染纳入地方官员考核与晋升机制,对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书载道"书法艺术教育促进德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育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目的。德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首要的地位,而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它对德育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调动书法艺术的教育的德育功能,必须探索有效的结合点,充分利用艺术教育来促进德育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地方综合性高校的法学教育在新的形式条件下,面临重要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新形势下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挑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促进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化的改革,是建国以来重要而伟大的制度变迁,这个过程中蕴含着关于地方政府间关系分析的丰富的学理资源。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吸引了诸多学科学者们的广泛参与,也积累了较大规模的研究文献。关于市场转型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效果、地方政府间合作的途径以及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的机制来展开。该研究领域从文献分布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学科分殊,即经济学与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对垒"。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评价,展示一个比较系统的学术脉络,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领域的知识积累和学术时话。  相似文献   

18.
唐立 《法制与社会》2010,(5):248-249
高校贫困生是高等学校的特殊群体,他们存在着过度自卑自尊和焦虑心理,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之社会不良价值观的误导,出现了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甚至丧失的现象。由于地方高校贫困生比例较高,加强地方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塑造贫困生健全人格,应成为地方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诚信作为一种德行,是各个民族普遍认可的基本道德规范。对个人来说是做人的根本,对社会来说是社会得以形成凝聚力的根基。文明史证明,诚信确保了人类社会健康运转。然而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失信现象日益严重,信用失范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转型期信用危机不容我们忽视。本文旨在从法理学角度通过对我国信用现状、失信原因以及危害的分析,具体论证和谐社会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应当关注政府信用和提高公民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20.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化的改革,是建国以来重要而伟大的制度变迁,这个过程中蕴含着关于地方政府间关系分析的丰富的学理资源。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吸引了诸多学科学者们的广泛参与,也积累了较大规模的研究文献。关于市场转型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效果、地方政府间合作的途径以及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的机制来展开。该研究领域从文献分布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学科分殊,即经济学与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对垒”。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评价,展示一个比较系统的学术脉络,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领域的知识积累和学术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