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鉴定意见准确是高质量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必然要求。然而,法医精神病鉴定是由鉴定人来实施的,在鉴定过程中,鉴定人需要进行一系列判断和识别,鉴定意见是鉴定人一系列识别和判断的结果。探讨法医精神病鉴定中鉴定人识别和判断活动的特征,并结合信号检测论所揭示的人进行识别和判断活动的心理学规律,探讨法医精神病鉴定意见准确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由信号检测论所揭示的规律对于正确认识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准确性、提高法医精神病鉴定质量的指导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是精神病司法鉴定活动的组织平台和管理平台,承担着对鉴定人从事鉴定活动的日常管理和执业监督的职责.以浙江省为视角,对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的运行现状进行剖析,总体发展趋势较好,但依然发现存在鉴定机构规模小,无专职管理人员,内部管理制度难以落实;专职鉴定人数量不足,绝大多数为精神科执业医生兼任,缺乏法律基础知识;精神病鉴定学科专业发展迟滞,鉴定标准不统一,主观性较强,缺乏科技仪器设备的支撑等薄弱环节.提出以贯彻《浙江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为抓手,将“运行规范、充满活力、社会公信”作为建设目标、以鉴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基础,以鉴定人能力建设为重点,实现机构品牌化建设的目标,推进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现状及鉴定人对此类案件的观点。方法自编《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责任能力评定调查表》,选择上海市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的鉴定人为调查对象,通过信访方式收集调查表。结果大部分鉴定人知晓《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指南》(简称《指南》)对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做出了“不宜评定”的特别规定。《指南》颁布前后,所有的鉴定人均未做出过无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指南》颁布后,部分鉴定人仍做出完全或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对作案与症状无关、明知吸毒可致精神错乱却放纵吸毒的案例,鉴定人分歧较小。对作案与症状相关、辨控能力丧失的案例,鉴定人分歧较明显。为消除此类案件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分歧,完善立法认同率最高。结论目前在此类案件鉴定实践中,大部分鉴定人并未严格按照《指南》规定执行,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仍存在明显分歧。  相似文献   

4.
自《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 (试行 )》、《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颁布实施以来 ,法医临床学活体检验鉴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 ,法医临床学鉴定已经成为鉴定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法医临床学的进一步发展及《刑事诉讼法》第 12 0条第 2款“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 ,由省人民政府指定医院进行”的规定。法医临床学重新鉴定亦与日俱增。对法医临床学鉴定人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就法医临床学鉴定人自身素质问题进行探讨。一、鉴定人应具有很强的原则性(一 )严格鉴定程…  相似文献   

5.
张鹏坤 《证据科学》2003,10(4):238-240
自<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法医临床学活体检验鉴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法医临床学鉴定已经成为鉴定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法医临床学的进一步发展及<刑事诉讼法>第120条第2款" 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省人民政府指定医院进行"的规定.法医临床学重新鉴定亦与日俱增.对法医临床学鉴定人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法医临床学鉴定人自身素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初,《关于2013年全省法医临床法医精神病鉴定文书评议情况的通报》发往各市司法局和各鉴定机构,标志着2个多月的全省法医临床、法医精神病鉴定文书评议活动圆满结束,浙江鉴定人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7.
作者介绍了美国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一些一般情况.美国法医精神病学家常受法院的委托,对刑事被告人进行精神状态鉴定和诉讼行为能力、责任能力评定.本文阐述了在美国的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对各种诉讼行为能力(包括受审能力、接受处决能力、放弃法定权利能力等)的认识及评定要点。论述了美国法律对判断有无刑事责任能力的历史发展变化.美国联邦及各州法律对刑事被告人责任能力评定中辨认和控制两要素存在不同看法,在司法实践中各州不尽相同,有些州只要鉴定人检查被告人有无辨认能力;有些州只强调有无控制能力;还有些州则要求鉴定人检查被告人有无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即两种能力都要.鉴定人检查被告人在作案当时有无精神病,主要根据临床经验及病史材料.  相似文献   

8.
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是司法鉴定的重要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颁布以来,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司法鉴定管理的角度着眼,今后应加强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设;加强鉴定机构规范化管理和鉴定人队伍建设;严格鉴定程序和规范;努力改善司法鉴定执业环境;尽快适应新《刑事诉讼法》涉及司法鉴定的新规定。  相似文献   

9.
劳动争议案件司法精神病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uan W  Huang FY  Tang T 《法医学杂志》2002,18(3):160-163
目的探讨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1年156例劳动争议案件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的被鉴定人一般资料、案由、委托方、鉴定时机、病史、鉴定结论等情况。结果44.2%的被鉴定人处于30~39岁,委托方多为法院(68.6%),大多数案件由家属和法院申请鉴定;终(中)止合同的案件占75.7%,劳动报酬的案件大幅度上升;争议起始至申请鉴定平均相距21.9个月,12个月以内的占69.2%;鉴定诊断精神分裂症82例(51.3%),无精神病16例(10.2%),结论与既往临床诊断一致的占91.2%;评定为有、限制、无行为能力的比例分别为23.7、23.1和52.6%。结论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在数量、案由、鉴定时机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化,有关民事行为能力的评定应引起司法精神病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0.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一种经验型或技能型鉴定类型,大多数鉴定项目只能依靠鉴定人的经验进行判断,质量控制更显重要。遗憾的是,目前该专业并未像其他法医类鉴定那样实行认证认可制度,质量控制手段不多。为有效保障鉴定质量,必须围绕鉴定意见形成过程的各个阶段或环节进行过程控制与监督,重点关注“人、机、料、法、环”等要素。为此,建议在该行业内逐步恢复认证认可制度,完善质量体系建设,运用好各种内外部质量控制方法,严格把关鉴定人准入,实行鉴定人执业分类管理、强化鉴定人执业能力考核,以规范行业鉴定活动,维护行业司法鉴定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法医精神病鉴定在一些重大刑事案件中持续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不论法医精神病鉴定启动与否均会陷入被质疑的困境。这既存在制度安排的问题,也存在鉴定本身的问题,还存在凭直觉判断的问题,更存在理论误导的问题。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衍生了较为复杂的中国性问题。这一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合理配置启动法医精神病鉴定程序的权力(利),科学对待法医精神病鉴定本质,尊重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医学认定,正确使用法医精神病鉴定意见中的刑事责任能力判断,在正当程序中维护法医精神病鉴定的科学性。对于非制度问题需要正确的理论诠释,避免因实践难题与理论缺陷交织触发一些不具有实质意义的纷争和枉顾科学的呼吁。  相似文献   

12.
司法鉴定在侦查中对案件事实证明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引发错误认定事实的风险。近年来,侦查中运用司法鉴定的比例有所提升,但刑事错案的背后揭示鉴定样本的收集过程在规范化、程序化方面做得还不够。鉴定意见随着案卷进入后续程序,并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发挥证明作用。侦查中的司法鉴定存在运用尚不充分、样本的收集保管不够规范、司法人员迷信鉴定意见等问题。其进路在于进一步提高侦查中的鉴定技术含量,规范鉴定样本的收集程序,转变对鉴定意见迷信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略论“鉴定留置”——由邓玉姣案说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戬 《中国司法鉴定》2009,(6):12-14,27
邓玉娇故意伤害案中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过程,非常典型地暴露出了我国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有关"鉴定留置"制度缺位的严重问题。精神病鉴定虽然是一个医学问题,但它更是一个法律问题,我国对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的规定存在严重的缺失,对精神病鉴定等一系列问题的立法必须提升到我国立法的议事日程上来。对此,我们应当借鉴国外成熟经验,首先,应认识到对犯罪嫌疑人精神病鉴定是需要干涉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处分行为,并明确限定鉴定留置的范围。其次,对于鉴定留置的适用条件,在决定适用此措施之前必须听取鉴定人、辩护人意见,同时,鉴定留置措施只能适用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被指控人。再次,应明确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精神病鉴定的期间,在对犯罪嫌疑人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羁押期限的基础上,明确犯罪嫌疑人精神病鉴定的时间,应当能够折抵刑期。  相似文献   

14.
司法鉴定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刑事案件有效侦破和公正审理的技术保障。但在实践中,刑事诉讼领域一直存在的司法鉴定争议日益突出。产生很多相关问题,既影响司法公正、司法效率,也不利于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从体制机制、制度设计的宏观层面对刑事诉讼领域出现司法鉴定争议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有效解决该问题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涉案会计事实证明中存在着几个认识上的误区。诸如“司法会计就是司法会计鉴定”,“司法会计鉴定的主要功能是发现涉案会计事实”,“司法会计鉴定对象载体是财务会计资料”,“只要是涉案会计事实的证明活动就是司法会计鉴定”和“司法会计鉴定越客观越好,应该看到什么说什么”,等等。这些认识不利于合理发挥各种涉案会计事实专业证明手段的作用,削弱了这些专业证明手段的证明力,影响了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16.
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在立法层面上,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特别在解决审鉴分离,促进司法公正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有关鉴定问题的立法,理应在《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已有的成果基础上进行,然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仍将"鉴定"放在侦查一章中作为一种"侦查行为",显然在《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基点上倒退了一步。建议在刑诉法修正案中有关与刑事鉴定的定位上,就鉴定人及其权利义务、委托人的义务与限制、制作鉴定意见书的程序、鉴定意见的告知、申请重新鉴定等方面的立法上再前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新的司法鉴定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司法鉴定机构也必将被我国特有的市场经济所覆盖,司法鉴定机构市场化在所难免。高校司法鉴定机构是否能够不被这股强劲的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浪潮所淹没,甚至脱颖而出,取决于高校司法鉴定机构能否在其市场化的过程中整合特有资源,顺应市场,克服难点,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8.
刑事强制鉴定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刑事要案为公众所广泛关注,在某些案件中,司法鉴定成为直接影响被告人刑事责任的重要手段,也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然而学界却少有对强制鉴定构建模式的专门论证。我国应当在法律中规定当事人的鉴定请求权,构建与裁量鉴定并行的强制鉴定制度,确定其适用条件、具体程序及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9.
在某种程度上,其他证据已经无法取代司法鉴定在目前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其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但是,自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司法鉴定服务乱象丛生,不仅与其本该具有的功能不相符合,甚至适得其反,成为导致错案发生的一大诱因,引起各界关注。在此从制度设计缺乏科学性、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突出、市场化运行环境更是雪上加霜等三个方面讨论“乱象”产生的原因,以期能够鉴定制度能从这些方面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