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适应社会的高校德育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适应社会是指德育内容利于大学生正确地应对各种利益关系,在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其辅之以德、助人成材的现实效力。当前流行的几种德育内容构建模式社会适应性不强,其根源在于它们在处理道德规范与道德心理、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德育适应经济与德育适应社会等关系时的偏于一端或囿于一面。由“八个一”组成的高校德育内容正是为了克服当前模式的缺点、增强德育的社会适应性而作出的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2.
道德智慧的培养:高校德育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智慧的培养是高校德育的着力点。当前高校德育内容偏虚,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不足,导致学生难以生成与发展道德智慧。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智慧,需要重新定位高校德育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优化德育内容,注重道德体验,强化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3.
构建高校和谐德育——加强高校德育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桂平  王晓华 《传承》2007,(7):122-123
德育创新是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提出"和谐德育"的新理念,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本质要求。构建高校和谐德育,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重视生活道德践行,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德育环境;建立和谐的德育评价机制;充实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德育工作的形式、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白萍 《理论月刊》2005,(12):173-175
激进的伦理相对主义易导致道德教育的虚无主义,但合理的相对主义伦理观尊重人的道德主体性,包容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并关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与情境,因此其德育理念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理性与责任意识、理解与合作情感以及道德创造、道德行动的能力,它对我国高校德育在目标、内容与方法等层面都具有有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德育人本是基于"人学理论"指导下以帮助学生成人为目的的一种新的德育理念。目前高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德育目标的定位问题、德育内容的无根性问题和德育手段的反人本问题。高校德育人本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为目标,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以实现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增强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并构建高校德育评价新体系为实现路径,以实现学生德性的完满发展,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陈华 《理论月刊》2003,(9):134-135
传统的高校德育重视"规范伦理",忽视"德性伦理";重视显性德育课程,忽视隐性德育课程;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忽视德育的"内化"与"外化".究其原因在于忽视对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高校德育应该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德育实效性偏低关键是学校德育中的学生主体性缺失,具体表现为:在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上,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取向造成对主体德育需求的漠视;在德育的方式方法上,以灌输为特征的传统方法造成对主体认知发展规律的忽略;在德育的载体途径上,以学校为中心的德育体系造成主体价值选择的困惑;在德育的评价标准上,以道德认知为内容的评价体系造成主体人格的分裂。  相似文献   

8.
田光灿 《传承》2012,(10):20-2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扩大了高校德育的视野,并赋予了高校德育新的历史重任。高校德育创新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行高校德育的观念创新、内容创新、目标创新和方法手段创新。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德育中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克杰 《理论月刊》2006,1(11):182-185
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道德认知,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能够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探讨和研究高校学生德育中出现的知行分离现象及其成因,对于寻找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知行统一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宋玮  廖薇 《传承》2008,(10):88-89
高校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阵地和渠道。新世纪中国的社会发展对高校德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此,研究高校德育发展的战略,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方法成为新的课题。本文将立足于当前中国高校德育实施及发展的时代背景,从分析当前中国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入手,分析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应具备目标展望,对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德育发展的新思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