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 发闻《魏志·武帝纪》:“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发闻,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卢弼《三国志集解》(下称《集解》):“不曰‘事泄’,而曰‘发闻’,谁发之?谁闻之?”华按:“发闻”,谓其事显见,被人闻知也。《同语·齐语》:“有居处好学,慈孝于父母、聪慧质仁、发闻于乡里者。”《韩非子·说疑》:“众归而民留之,以誉盈于国,发闻于主。”《潜夫论·潜叹》:“虞舜之大圣也,德音发闻。”《后汉书·寇恂传》载董崇  相似文献   

2.
汤忠赞 《中国司法》2003,(11):36-36
路,《离骚》上称:“回朕东以复兮,及行迷之未远。”指的是道路。 路,还可指为道理,即理路。《书·洪范》:“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路,亦可比喻权位。《孟子公孙丑上》:“夫子(指孟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路,泛指大。《史记·武帝本纪》:“路,大也。”《管子·四时》:“国家乃路。”  相似文献   

3.
最近读了蔡义江、陆成侯同志分别发表的《稼轩词论两题》、《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两篇论文(以下简称“蔡文”“陆文刀),深感他们对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这三首脍炙人口的词篇(以下只标  相似文献   

4.
枝条《停云》:“东园之树,枝条再荣。”“条”曾本云:“一作叶,”(引自逯钦立校注本页一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下同) 复按:作“枝叶”之本是,余执友裴君少华云:“枝叶是成词,《诗·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郑玄笺:‘如松柏之枝叶  相似文献   

5.
“教唆”一词,原见于《元曲》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但作为法律术语则始于《大明律·刑律·诉讼》“教唆词讼”条,其含义,明《六部成语·刑部·教唆注解》为:“暗中调唆害人也”。今一般都认为“教唆”的概念始于汉代,并将“造意”与之等同。此说有误。  相似文献   

6.
直诉,是指中国古代法律规定的控告人可超出一般受诉官司和申诉程序的一项诉讼制度。最早源于周朝,到了唐代,直诉制度渐趋于完善。唐代的直诉方式,共有五种:(1)邀车驾。这是指凡案情重大而不得伸理者,可于皇帝出巡之时,于其车驾行处,跪伏路旁申诉冤抑。《唐律·斗讼》“邀车驾挝登闻鼓诉事不实”条疏议云:“车驾行幸,在路邀驾申诉。”(2)挝登闻鼓。唐朝在东、西两京王城门外置有大鼓,名之曰“登闻鼓”。伸冤者挝登闻鼓(即击登闻鼓)以诉。挝登闻鼓诉者由右监门卫负责奏闻。《唐六典·刑部》规定:“受表者,又不达,听挝登闻鼓。”注称:“挝于鼓者,右监门卫奏闻。”(3)立肺石。唐时又在东、西两京王城门外同时置有赤石,名曰“肺石”。凡老幼不能挝登闻鼓者,则可立于肺石之上。立于肺石诉者由左监门卫负责奏闻。又《唐六典·刑部》规定:“若茕独老幼不能自中者,乃立肺石之上。”注称:“立于石者,左监门卫奏闻。”(4)上表。这是说,凡经三司处断而仍不服者,即可采取此种方式,向皇帝呈递奏书,“披陈身事”。其奏书由三司监受转达。《唐六典·刑部》规定:“经三司陈诉又不伏者,上表。”《唐律·斗讼》“越诉”条疏议曰:“受表恒有中书舍人、给事中、御吏三司监受。”(5)投匦状。这是武则天掌政时期新增加的一种直诉方式。铜匦,即铜匣子四个,分东、西、南、北方向,置于庙堂,其西称为“伸冤匦”。“有得罪冤滥者投之”(《旧唐书·刑法  相似文献   

7.
《犯罪研究》2002,(6):79-80
·《犯罪研究》杂志创刊二十周年庆典·(5一2)杂志与祖国的法制建设~起成长…《犯罪研究》编辑部(5一74)与时俱进话未来锐意创新谱新篇·······,·……余红(5一75)《犯罪研究》杂志创刊二十周年研讨会纪要…余红整理.“中外犯罪比较研究”笔谈会·(3一2)非犯罪化思想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游伟谢拐美(3一8)《大清违警律》移植外国法评析·········,.·……李秀清·“加入认叮O与犯罪研究”笔谈会·(1一l)经济犯罪问题与我国经济安全战略探讨···……高峰(1一)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挤犯罪变化···············……  相似文献   

8.
〔括弧内圆点前为期号,圆点后为页码〕寄语《当代法学》,···….…高狄〔1·1) 法学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把法学研究推向 新阶段…、·”·..”…尹佳(l·2)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 ”‘”““’‘’·”·“二”·“二伟起祥(1·5)法学的方法论与方法··….刘惊海(1·8)论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的法律环境 ’‘””‘”·‘’,·’·‘’‘’‘··….吕彬(1·11)探索我国的行政诉讼……叶松春(1·13)行政诉讼检察初探··”·….陈磊(1·16)论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在宪法实施保障中的 地位和作用··”·”·“二杨泉明(2·…  相似文献   

9.
汤忠赞 《中国律师》2003,(10):77-78
路,《离骚》上称:“回朕东以复兮,及行迷之未远。”指的是道路;路,还可指为道理,即理路,《书·洪范》:“无有作恶,遵王之路。”路,亦可比喻权位。《孟子公孙丑上》:“夫子(指孟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路,泛指大。《史记·武帝本纪》:“路,大也。”《管子·四时》:“国家乃路。”路;时间的浓缩,空间的延伸;在地球这个星球上,有了生物就有了路。真所谓蛇有蛇路,鳝有鳝路,蚁有蚁路。原始的路是生物存在的象征。人类的路除有物种存在的意义外,随着历史的变迁显得五彩缤纷,反映人生的各个层面。有政治仕途的失意与得意,有生活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特稿·自然法、家庭伦理和女权主义?———《安提戈涅》重新解读及其方法论意义………………………………………苏力(6·3)论法律形式合理性的十个问题……………………………………………………………郑成良(6·24)中国法学研究与法学期刊———《法制与社会发展》创刊十周年笔谈对“法制与社会发展”之判准的反思……………………………………………………邓正来(1·3)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王家福(1·5)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相似文献   

11.
《诗经·豳风·七月》的作者,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毛诗序》把它说成是周公之作,曰:“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后来注《诗》的大家,如郑玄、孔颖达等,都恪守“疏不破注”的原则,因袭这一说法。近几十年来,研究《诗经》的学者,又大都认为这是一首奴隶(或说  相似文献   

12.
堪称 2 0世纪我国最大规模译介欧陆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翻译项目———“当代德国法学名著”已于近期推出了首批四本译著 :考夫曼《后现代法哲学》(米健译 )、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 )、凯斯勒《马克思·韦伯的生平、著述影响》(郭锋译 )、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 )。预计 2 0 0 1年第一季度将出版另外三部译著 :克茨《欧洲合同法》(上卷 ,周忠海等译 )、G·雅科布斯《规范、人格体、社会》(冯军译 )、H·H·雅科布斯《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王娜译 )。此外 ,到 2 0 0 1年底 ,将有考无曼《当代法哲学和法…  相似文献   

13.
政府工作报告深入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许仲林孟富林2(4)2(11)二;几一“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世:中国法制面临挑战······,···········……孟富林查庆九2(1)3(l) 4(1) 5(l)6(1)关键在于抓好落实沁4试”..…‘............……在“到位”与“创新”上狠下功夫本刊评论员本刊评论员沃野耕耘四季春我看《江淮法治》:::二.’.’.’.’.’.::::::{:::.’.’.’,’.’.’..本刊编辑部王鸿任等10(4)12(4)12(24)12(25)严严江江为“严打”整治叫好执法改进的刚性…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93,(12)
说明: 1.本年第12期目录见卷首,未列入; 2.最后一个括号中,园点前面表示期数;园点后面表示该期页数; 3.限于篇幅,《比较法学》、《法律史论》、《笔谈》、《观点综述》、《文摘》、《书评》、《少年法制》、《疑案探究》、及有关一般报导性文章和资朴从略。 法学论坛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师棠(1.1)立法应填补的空白:迁徒权 —法律的经济分析······…… 李卫李家瑞(1.3)首要人权与言论自由·4·········……杜钢建(1 .8)我国人权保障的法制思考······……李伯钧(1 .9)论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法…  相似文献   

15.
六、否定词双音化否定词组成的双音词语,在古汉语中是大量的。大致有三种组合形式,表示三种不同的意思。1.否定词与副词、助动词等组合,表示一般否定意义,常用在否定句中。未尝《论语·八佾》:“吾未尝不得见也。”未始《庄子·齐物论》:“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未始,同未尝。未几《诗·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相似文献   

16.
一、协调与冲突的并存 对于自由的定义,亚伯拉罕·林肯曾指出:“世界上从不曾有过对自由一次的精当定义。尽管我们都宣称为自由而奋斗。”自由源出拉丁文lib-eras,原意是从束缚中解脱出来。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A·Von Hayek)在其名著《自由秩序原理》中开宗明义地说:“本书乃是对一种人的状态(condition)的研究:在此状态中,一些人对另一些人所施以的强制(coercion)在社会中被减至最小可能之限度。在本书中,我们将把此一状态称之为自由(liberty or freedom)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刖刑是我国古代一种非常残酷的肉刑。《国语·鲁语》:“中刑用刀锯”。《汉书·刑法志》颜师古注引韦昭曰:“锯,刖刑也。”《易·困》虞翻注:“断足曰刖。”《周礼·司刑》郑玄注:“刖,断足也。”《左传》庄公十六年和《汉书·刑法志》中,杜预和颜师古都分别解释为“断足”,可见,刖刑就是截去人的下肢的一种刑罚。  相似文献   

18.
(37)卷十《内储说下·六微》十二页一面一行:遂刺韩魔而兼哀侯。《注》顾广圻曰:“……哀公即《世家》之烈侯”。按:本文为“而兼哀侯”,而《注》顾广圻曰“哀公即《世家》之列侯”,本文与注文不相应。经查顾广圻《识误》哀侯下:“此(指哀侯)即《世家》之列侯”。可见上文顾广圻曰“哀公即《世家》之列侯”中的“哀公”固作“哀侯”,王先慎引用顾广圻的话时误把“哀侯”写成“哀公”。应订正。(38)卷十《内储说下·六微》十五页一面一行:邺令襄疵……。《注》顾广圻曰:乾道本、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徐无鬼》:“法律之士广治”。①《管子·七臣七主》也谈到了“法律”:“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②这就是说,法律政令是官员民众必须遵守的准绳。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无不用到“法律”一词,这里就略去不说了。古代官吏在办案断案时,很强调要按法律办事,也就是要以法律为准绳。《晋书》卷三十《刑法志》载:时刘颂为三公尚书,他上疏说,一个人是否有罪,都应当以“法律”为准。如果法律上没有规定,就要按照附属于法律的“名例”(也就是司法实践中曾有过的事例)来判断。如果法律、名例都没有明文规定,就…  相似文献   

20.
专 稿 适应卫生法制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新时期卫生标准工作·“·”·”··””~”·~”·,””··”“·一··”“一马晓伟(l) 解读《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孙军工(3) 关于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的效力问题·“··““·“····”··“····”“·····“·““·“··“··“·“··”“··“”··““····“·”·”一蔡小雪(3) 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