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近代资产阶级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印度的文官制度形成于英殖民统治时期,成熟于印度独立之后。独立后的印度文官制度,在借鉴英国文官制度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一套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 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也是印度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每年一次的招收考试由联邦公职委员会主持,招收一等、二等全印文官和中央文官,招收对象为具有大专学历或受过专门训练、年龄在 21— 28岁的印度公民。三等文职人员的招考工作,由工作人员选拔委员会负责。考试每年 6月举…  相似文献   

2.
英国政府文官制度改革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年代撒切尔政府曾对英国文官制度进行了一次大改革,其间形成了很大影响,但最终并没有真正触及英国文官制度的根本。回顾一下这次文官制度改革,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促使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文官制度改革的直接动因是7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的衰退。面对70年代英国经济的“滞胀”,政府开支庞大,工会权力上升,政府难以驾驭。1979年上台执政的撒切尔夫人认为这一灾难性的结果归根到底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福利国家政策造成的,同时也是白金汉宫中高级文官的行政管理无能,并在经济政策上竭力信奉、贯彻凯恩斯经济政策的结果。同时认为间…  相似文献   

3.
改革中的英国文官制度和政府机构弭明友英国的政府机构和文官制度从1984年开始进行改革,目前仍在进行。改革采取分阶段和分步实施,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实行财政控制,已经初贝成效。英国的文官制度于19世纪开始实行。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机构越来越庞大...  相似文献   

4.
英国拥有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这与其卓越的公务员培训体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英国公务员培训的新发展反映了欧洲一体化与私有化趋势,并显示了这种趋势的优势。从 80年代以来英国推行的行政改革和加入欧盟的变化都对公务员培训提出新的要求。这些培训主要由两方面提供:与欧盟的欧洲学院的合作和英国文官学院的项目。 英国文官委员会与欧盟的合作 (一 )英国文官委员会与欧盟机构合作为公务员录用设置的项目。 1.提供的服务。由欧盟官员组提供以下服务:提供空缺职位信息服务;提供当前空缺职位列表;处理有关咨询事务及给出欧…  相似文献   

5.
陶冶 《小康》2006,(4):88-89
作为一个有着数百年殖民地历史的国家来说,印度的政治体系深深地印着英国的烙印,其文官制度,即我们常说的公务员制度也不例外。当年在英国国王任命的印度总督之下,英印殖民政府中运转着一套完整而有效的文官体系。1947年印度独立后,政体采用英式议会制。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采用议会制的国家政府更替相对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6.
西方公务员管理机构是以实现公务员制度的宗旨为目标,以推行公务员制度和管理公务员事务为任务的专门组织。从公务员管理机构的功能看,世界各国公务员管理机构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一种是决策性机构。如美国的原文官委员会和现在的人事管理总署,英国现在的文官事务部,法国的公职总局,日本的内阁人事院等。第二种是执行机构。具体办理公职人员的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升迁、调转、福利、培训、退休以及人事登记、编制人事档案等事务。第三种是裁决性机构。如英国1917年成立的文官仲裁委员会和随后成立的劳资仲裁法院。它主要解决政府…  相似文献   

7.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英国的文官制度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为典型。从19世纪中期经过文官制度改革,英国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以后,便一直处于制度化发展之中。英国的文官制度对于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历史上 ,英国这个古老的王国为世界文明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其中文官制度在世界政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是其政治文明的哲学基础 ,也是文官制度逐步走上成熟理性的哲学基础。英国文官体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盎格鲁 -萨克森时代 ,光荣革命之后文官和文官体制逐步走向现代化之路。近代文官制度是建立在对旧的文官制度逐步改革基础上的 ,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渐进的方式来推进文官制度走向完善的。英国文官制度建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 ,但是所确立的原则依然没有过时 ,为其他国家文官制度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英国公务员基本价值观念的法治框架 英国公务员是皇家雇员,由英国文官委员会管理,只对其服务的部门效忠。文官委员会由王室直接任命,自身却不属于文官,每年度直接向女王汇报工作,但其工作受内阁的管制。这种独特复杂性质使得英国公务员制度尽管历史悠久,成文的公务员法却是到最近才有的,该法于1996年实施。公务员法体现了英国公务员一贯奉行的传统理念,又明确了现代英国公务员应持有的价值观念框架。 《公务员法》规定,英国公务员在宪法上的和实践中的角色是:正直、忠诚、公正和客观地对国会和公众履行职责;不能将公共资源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有着数百年殖民地历史的国家来说,印度的政治体系深深地印着英国的烙印,其文官制度,即我们常说的公务员制度也不例外。当年在英国国王任命的印度总督之下,英印殖民政府中运转着一套完整而有效的文官体系。1947年印度独立后,政体采用英式议会制。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采用议会制的国家政府更替相对比较频繁,印度在1984年至今的20余年间,共更换了七届政府,其中最短的一任只执政了14天。在政府总理和各部部长走马灯式地轮换时,谁来保证政府的稳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呢?公务员们就在发挥着这样的作用。印度的公务员总人数近1000万人,其中…  相似文献   

11.
从“恩赐官职制”到公开竞争的考试制政府公职人员中经过考试任用的职业常任管理人员常被称为文官。英国的文官人员主要指那些不与政党内阁共进退,经公开考试录用,无违法与重大违纪过失的公职管理人员。首相、大臣、政务次官、法官、企业事业人员等均不属常任文官之列。美国的文官是指行政部门的官员。包括总统、国务卿、部长、独立机构的长官等。二战后,许多国家将“文官人员”改称为“公务员”。因此,本文将英、美两国的文官制度也称作为公务员制度。英、美两国是最早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这一官吏制度基本原则主要有:民主原则、平等  相似文献   

12.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文官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参与者和执行主体,因此建设一支廉洁、高效、专业的文官队伍成为英美等国政府所积极追求的目标。作为加强文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文官培训受到英美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二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多次改革与完善,英美两国的文官培训在制度建设、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并逐步形成了以效率为核心的培训目标、综合广泛的培训内容、立体化的培训网络以及多元化的培训方式等基本特征,对两国政府行政效率和文官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两国文官培训制度的特征,将对我国当前的公务员制度改革以及公务员队伍建设等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1979年开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被列入国家的重要议程。迄今为止的金融体制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为初步改革时期。第二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全面展开的时期。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为纵深发展的时期。此时期的改革有以下几点突破:(1)按经济区域设立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2)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体制上相分离;()建立了有管理的允许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常项目下实现了货币可兑换。这标志着中国金融体制向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模式方面又迈进了一步,宏观的管理金融体制初步成型。当前金…  相似文献   

14.
曾龙  刘晓虎 《求索》2007,(3):86-88
中世纪英国法是个大杂烩,既受罗马法的影响,又受丹麦法的影响;既受习惯法的影响,又受教会法的影响。在普通法、衡平法、制定法三分天下的局势下,中世纪英国的死刑制度颇显异特,死刑适用罪名独具特色,死刑裁判机构纷繁复杂,诉讼形式、审前制度、陪审制度、证据制度、上诉制度都深深浸染了英国当时特定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15.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增长是向下的周期性波动状。以70年代美元危机和石油危机为分水岭,战后西方经济发展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前一时期即50—60年代,为高速增长时期,后一阶段为停滞和低速增长阶段。其中70年代为停滞膨胀阶段。80年代的特点是深刻的经济危机继之以经济的低速增长。从50年代到80年代。西方发生多次经济危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57—1958年危机,低谷经济增长率为3.9%;70年代初危机。低谷经济增长率为3.5%;1974—1982年危机,低谷经济增长率为-0.03%。西方工业国的年经济平…  相似文献   

16.
在阶级社会,国家官吏制度的完善对于维护阶级统治至关重要。考察英、美、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是在政治领域中建立了稳固的统治地位后,才开始清除封建势力对国家行政管理腐朽影响,实现现代文官制度的。当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英国资产阶级改革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国家官吏制度的时候,也正是马克思关于国家官吏制度思想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一、英、德两国农业信息化概况世界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利用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第三个阶段是90年代以来,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英、德两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具有代表性。英、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在农村地区就普及了农业广播、电话、电视等通信技术。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其计算机数据处理、建立数据存储等农业信息化技术从初级阶段走…  相似文献   

18.
吴琳 《学习与实践》2009,(11):156-163
我国城市从改革开放前以“工业生产为主”转变为今天“以人为本”、“宜居城市”建设为主导,其间在城市管理理念上大致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前,发展工业主导城市;第二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发展经济主导城市;第三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谐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即新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管理理念经历了从“发展工业的城市”到“发展经济的城市”再到“和谐发展的城市”三大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成就举世公认,而清朝文官制度是其最后形态。人们常说,中国古代发展到清朝,专制制度已经极为腐朽没落。但是,清朝却存在了260多年,而且又是少数民族主政。这种现象绝非偶然,个中原因必然与当时的文官管理密切相关。清朝文官制度究竟有何成功之处?同时,它毕竟生长在专制体制之下,因而必然有致命的缺陷。清朝文官制度究竟有何失败之处?正是这种探知欲,使我将目光投向了清朝文官制度。  相似文献   

20.
伦敦中国城     
伦敦的“中国城”又称“伦敦华埠”。19世纪80年代,早年受雇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中国海员流落并聚居在伦敦港东区一带,那是伦敦最早的唐人街。20世纪50年代,大批香港移民的涌进,中国城从此在索霍区的Gerrard街和lisle街落地生根。目前在英国的30多万华侨华人中,约85%是当年的香港移民及其后代。主要方言是粤语和闽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