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855例暴力性伤害案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暴力性伤害损伤特征. 方法调查四川省8个市县1990~1997年公安局登记在案且经过法医学鉴定的所有暴力性伤害案件2 855 例,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伤者及侵害者均以青年男性为主, 20~39岁多见.文化程度在伤者以中专及中学多见,侵害者则以小学文化水平为主.致伤方式最常见的为钝器伤,其中拳打、脚踢最为多见(57.2%).损伤部位以头面部最为多见(37.3%).损伤类型多为挫裂创及刺、砍、切创(40.3%).损伤程度以轻伤多见(42.4%). 结论[ HT 根据暴力性伤害特征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对我国社会治安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潘国南  吕凌 《法医学杂志》2009,25(5):370-372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与脑挫裂伤和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关系。方法分析112例DAI伤者的法医临床学资料和影像学特点,对原发性脑损伤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12例DAI伤者中70.5%为交通事故致伤,多次暴力致伤比较多见(60.7%),伴脑挫裂伤者80例(71.4%)。CT或MRI发现出血灶者90例。结论DAI多伴有脑皮质挫裂伤和原发性脑损伤,CT或MRI有助于法医学死因分析和伤残程度鉴定。  相似文献   

3.
256例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活体损伤的流行病学、损伤及伤残评定特点。方法 对256例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6~18岁儿童,交通事故每天10~12时和16~18时最多,车辆类型以小汽车和货车多见,肇事方式多见于机动车与行人相撞,伤者的交通方式以步行多见,损伤部位以头部和四肢多见,损伤类型以骨折、挫伤、创多见,但内脏损伤相对较轻,下肢骨折远多于上肢。损伤程度多评定为轻伤,伤残程度以Ⅸ、Ⅹ级轻度伤残为主(33.2%)。结论 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应适当放宽标准,伤残评定标准应增加儿童和少年的有关条款。  相似文献   

4.
在法医学活体或尸体检验实践中,由多人(有二人或二人以上致伤者)对同一人体所造成的损伤(简称为多人伤),评定其严重程度或进行死因分析,可能存在争议。多人伤多见于多人参与的团伙斗殴、群体闹事、刑讯逼供、非法拘禁、抢劫、杀人等案件中,多表现为多发伤。多个致伤者可存在侵害的共同敌意,亦可能没有侵害的共同故意,均可表现为时间、地点或事件事由的相同或不同而对同一个体的故意或过失的侵害。对多人伤进行损伤程度评定和死因分析的方法的不同,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评定分析结论,从而影响对致伤者的责任追究和受伤者的权利保护,影响法律法制…  相似文献   

5.
儿童及青少年遭受意外事件和暴力事伤害的现象日益突出,本文对156例2~17岁涉及诉讼的未成年人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3月、4月、8月、12月四个月发案率偏高,每天下午4点前后最易发生伤害案件;损伤部位以头面部最多见,损伤类型以软组织损伤最多;案发地点于儿童组以住家及其周围场所、学校或幼儿园居多,于青少年则以公共场所居多;加害人多为熟人,包括同学、邻居,青少年受陌生人攻击明显增多,儿童遭受意外事件多,受故意伤害的少,青少年组则刚好相反。同时,作者讨论时还指出,我国目前存在虐待儿童和忽视儿童的现象,以后者更为普遍,这种消极不作为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在司法实践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周洪昕 《刑事技术》2003,(Z1):70-71
1资料分析收集整理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961例活体损伤检验鉴定案件材料,其中男性619例(64.4%),女性342例(35.6%),男女之比接近1.8∶1;18~45岁伤者共734例(76.4%),18岁以下伤者共113例(11.8%)。农民及城镇无业人员居多,超过本组案例的80%,其中农民伤者618例(64.3%),城镇无业人员伤者153例(15.9%)。其损伤原因和损伤评定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2讨论本组案例,伤者以男性青壮年居多,这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相同。由于男性青壮年社交活动较频繁,范围大,与社会接触多。而男女本身存在体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男性青壮年体质较强,性格外露,生性好斗、好胜…  相似文献   

7.
通过52例外伤性鼓膜穿孔鉴定资料分析表明,伤者以男性体力劳动者为主,年龄在集中在16~35岁.致伤以掌击耳部为主,拳足击耳颞部次之.穿孔多位于鼓膜中央和前下部,形状多不规则.穿孔后绝大多数出现耳聋、耳鸣,部分可有耳道出血.掌击耳部一般只形成单纯鼓膜穿孔,听力下降属传音性,21~30分贝左右;拳足或其它钝器击伤,多合并迷路震荡及听骨链损伤,听力下降在41分贝以上,若继发感染,听力损害可达91分贝以上而成重伤.此类损伤鉴定应重视预后.  相似文献   

8.
480例活体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活体损伤的特征,探讨其损伤类型与损伤程度的关系,以及法医学鉴定的有关问题。方法随机抽取1998-2001年间活体损伤的鉴定资料,对伤者的损伤及其法医学鉴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伤者居多;多发伤高于任何单一部位损伤;致伤方式以钝器致伤为主;重伤以颅内血肿和腹腔脏器破裂最多,轻伤以四肢骨折居首。结论损伤程度与损伤部位及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中颅脑损伤的类型、特点、主要并发症及其受伤人员的伤残评定。方法  862例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的案例资料 ,按伤者受伤的不同部位、有无并发症、并发症的类型及伤残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复合性颅脑损伤 2 76例 ,脑挫伤 192例 ,颅骨骨折 79例 ,颅内出血 91例 ,头皮外伤 2 2 4例 ;主要并发症为脑积水 ( 19例 ,2 2 0 % )、癫痫 ( 16例 ,1 86% )、偏瘫 ( 14例 ,1 62 % )、植物人状态 ( 12例 ,1 3 9% )。结论 道路交通事故中颅脑损伤 ,以头部复合性损伤最多见 ,严重的脑挫伤为最常见的损伤类型 ,并发症的诊断应掌握诊断标准 ,并注意与相关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0.
220例损伤导致精神障碍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损伤导致精神障碍损伤程度的评定标准。对 1986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受理的精神损伤司法鉴定 2 2 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 :男女比例无差异 ;以中青年组居多 (占 5 5 % ) ;职业以工人、农民多见 ,损伤原因多为伤害和交通事故 (占 82 % ) ;鉴定时间以 1年内为佳。损伤与精神障碍间有直接因果关系者 110例 ,有间接因果关系者 6 9例 ,两者间条件相关者 35例 ,无相关者 6例。对有相关关系的 2 14例作损伤程度评定 ,重伤 91例 ,轻伤6 8例 ,仅就伤病关系作出评定者 5 5例。损伤导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应具体案情具体分析 ;对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的损伤程度评定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