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不花钱却能请律师。你听过这样的新鲜事吗?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对生活困难的当事人依法给予经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用或法律服务费用的法律制度,旨在保障生活困难者同样能够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得到法律工作者的法律服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为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公正的审判”提供保证。随着《律师法》的出台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律师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势头走进千家万户,走向每一个公民,打“官司”请律师、签合同请律师、解决纠纷请律师……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正常行为。成立于1993年10月的淄博大地律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实践、探索与前景(上)宫晓冰,高贞法律援助制度,是政府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某些特定当事人免费或减费提供法律服务、以保证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它是国家保障司法人权和司法公正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  相似文献   

3.
亚利 《西部法苑》2003,(4):30-31
法律援助制度,它集合了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功能,是实践“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国家为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原则而实行的具体措施,是与司法制度相衔接的法律制度。同时是一项在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协调下,由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社会自愿人员为经济困难及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免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振红 《中国司法》2006,(10):82-86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法律方面最重要的革命就是法律援助”①。目前,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受援面较小,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较差,有些受援助者未真正得到“法律实惠”等问题。在法律援助制度发展过程中,如何保证、提高受援助案件的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质量问题日益成为中国法律援助管理者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②。本文认为,应从立法保障、经费保障、监督保障等方面着手,构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质量保障体…  相似文献   

5.
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①。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加上对法律援助的财政投入也比较有限,不可能让每一个"经济能力不佳②”的公民都可以获准法律援助。目前,我国将“经济困难”作为能否进入法律援助程序的决定性条件之一,作为申请人享有法律援助还是自行购买法律服务产品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6.
完善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任何一种法律制度下,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初衷是要使经济困难的公民能够享受到政府出资聘请的律师为他提供的法律服务。但是,政府对法律援助的资助永远是有限度的,政府提供的法律援助资金不可能使所有人及其所有法律事项都能获得免费的法律服务。因此,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已经建立起法律援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在相应的法律援助法律或者条例比较显著位置设定相应条款,规定哪些人有权或有资格申请法律援助,明确哪些人不属于法律援助的受援对象;“经济困难”正是确定法律援助对象资格的首要条件。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是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法…  相似文献   

7.
八面来风     
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到北京市 丰台区法律援助中心考察交流张建中 2000年 12月 6日上午,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代表团一行 5人,为了解中国基层法律援助制度及法律服务方面的工作,以便签署合作协议,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法律援助中心进行了考察交流。代表团成员参观了丰台区法律服务接待室、“ 148”法律服务热线工作平台和义务普法宣传同站“法眼”的工作情况,了解了丰台区近年来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工作档案、统计资料等,并与区法律援助中心有关人员就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人的交流与座谈。 这次参观与交流必将对两国间法律援助合…  相似文献   

8.
李萍 《中国司法》2008,(12):99-101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制度在中国已经推行多年,和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一样,被列入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有限政府”理论的意义上,这种公共财政行为,已经将法律援助纳入宪政范畴进行实践。法律援助既是政府政策博弈的过程,也是法治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其中蕴含的制度设计意义不可小觑。法律援助从(政府)行为到(法律)制度的实践模式,是否具有宪法意义,能否产生相应的宪政效应,从而对宪法和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产生一定的作用,梳理和分析这些问题是本文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9.
法律援助与社会公益服务罗文波我国律师法设专章规定了法律援助制度,根据律师法的规定,法律援助的对象是“需要法律帮助,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固然可以免收服务费,但并非不收费而提供法律帮助的都属于法律援助。因此,在规定法律援助的同时。我国...  相似文献   

10.
法言 《中国司法》2014,(6):41-44
正法律援助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是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却又无力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受援人,就其本人所接受的法律援助服务,按照其经济状况,与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共同分担一部分法律援助办案费用的制度。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法治建设的形势、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对法律援助的需求、法律援助制度发展所面临的情况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的形势、新的情况已经使探索实行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具备了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及法律服务人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减免法律服务费,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实现的一种法律制度,是一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司法保障方式。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及律师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弱势群体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利。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已经确立了法律援助助制度,  相似文献   

12.
作为大陆法系的法国,法律援助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1851年1月22日通过的一部涉及法律援助内容的法律,规定每个法院设立法律援助局,负责为穷人提供法律帮助。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完善,目前法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已经成为世界上具有典范意义的法律援助制度之一。  相似文献   

13.
法律援助是维护贫弱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欧洲有一位法律界人士曾说过这样的话:“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法律方面最重要的革命就是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进法治的基本标志。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需求,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法律援助制度,也称法律救助、法律扶助或法律服务制度,是世界上150多个国家所普遍采用的、对于经济困难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减、免收费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这一制度已成为各国维护弱势群体合法利益的重要措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法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1994年,我国开始建立法律援助试点。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我市与全国各省市一样,法律援助工作基本完成了初创阶段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5.
现代法律援助制度中的国家责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责任的有无是现代法律援助制度与传统法律援助制度相区别的主要标志。现代法律援助制度作为法治社会的一项人权保障制度 ,已经在许多国家的法律甚至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中加以确立。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也被规定在一系列国际文件中。我国目前已建立法律援助制度 ,但并未形成现代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向现代法律援助制度方向发展的过程中 ,确立我国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尤显必要。  相似文献   

16.
法言 《中国司法》2014,(7):51-53
正法律援助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是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却又无力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受援人,就其本人所接受的法律援助服务,按照其经济状况,与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共同分担一部分法律援助办案费用的制度。实行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一般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一是法律援助制度已经构建得较为完善;二是政府对法律服务的管理规范,制定了统一的法律服务收费指导价格;三是国家征信和收入财产查明制度基本完善;四是法律服务从业人员数  相似文献   

17.
(一)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二)司法部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和协调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三)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在本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实施法律援助。(四)具备以下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申请法律援助:1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帮助;2.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公民经济困难标准由各地参照…  相似文献   

18.
杨勇 《中国司法》2008,(4):73-76
一、研究法律援助人员概念的必要性 构成一个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要素有:法律援助法律制度、法律援助机构体系、法律援助资源,包括法律援助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其中法律援助的人力资源是法律援助制度体系中“活”的因素,无论是法律援助理论的研究、法律制度的设计、机构体系的构建,还是资金的使用,都离不开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浅探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科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玉峰 《行政与法》2005,(2):58-60,63
法律援助制度是我国保护“弱势群体”的最后也是最有力的救济手段,它的内涵以及它制定的最终目标都体现出“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它在我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也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去加以科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化、制度化的形式,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或减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其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它旨在防止贫困的公民在诉讼或其它法律活动场合中,因贫穷而失去有效的司法保护,因困难而损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它是为了缓和法律的形式理性同实质理性之间的张力而建立的。因此,法律援助的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是否健全、司法人权保障机制是否完善的标志,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尺。在西方,法律援助制度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援助体系。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