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形体美学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美学研究,应以汉字在现代和当代的发展以及受众的切实文化需求为背景,汉字美学的对象应该是汉字形体生成及其具体应用之美的所有主要方面,包括汉字作为书法艺术作品的美和汉字在具体生活应用中适应各种目的和场合,运用各种材料、工具、方法和手段而生成和呈现出来的各种形式之美,而不仅仅是传统书法艺术所论述的汉字书写的美。  相似文献   

2.
"汉字图象"是中华民族的"元书写"。"汉字学"经历了古代的深厚积淀,在现代迎来了新的拓展。当代西方学术的进展,尤其是西方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和德里达的"文字学",促使我们更为深刻地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字学"。"汉字图象"概念的提出,则呼应着当代文化的"图像转向"以及中国学术界的"文学与语言"的转变。中国美学需要注重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汉字学转向"是必然趋势;其中"汉字图象"研究的展开是重要一环。构建"汉字图象美学",需要以"汉字图象美学理论构架"为核心,展开"汉字图象各谱系所包涵的美学意蕴"、"汉字图象的生成与还原"两翼。在"汉字图象"研究中,"本质还原"需要经由汉字造字原初情境的直观来实现。如此,汉字图象美学的目标便指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现象学。  相似文献   

3.
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使用的汉字字形不一致 ,给信息交流带来很大的不便。对汉字字形的使用 ,应该新立法规。秦始皇“书同文”是中国最早的字形立法 ,其历史经验值得借鉴。对汉字字形的立法要顺应汉字的进化规律。港、澳、台地区要采用部分简化字 ,大陆也可将一些简体字适度繁化。汉字字形立法可分三步走 ,最终达到“书同文”。这将是团结海内外华人、巩固祖国统一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4.
中文字体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古代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汉字的传播,而今日的计算机技术则使汉字字体实现了数字化与多元化发展,也使汉字字体的应用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张。无论是个人学习与娱乐,文化出版宣传,商业名称与包装等等,计算机字体已经广泛运用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人们在享受计算机字体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即  相似文献   

5.
再论汉字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将汉字系统分为系统、汉字、字符三个层次,然后重在字符层次上讨论汉字的性质。还从文字与语言的对应关系的角度,对表音、表意、记号等概念作了新的解释。文章认为,汉字字符有音、意符两种,根据它们所形成的两种组合方式,在字符层次上,汉字是表意文字和意音文字的集合。汉字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音、意符的构成比例有所不同,但基本性质始终未变。  相似文献   

6.
史会娟 《法制与社会》2012,(13):239-240
本文从汉字的审美特征入手,结合汉字在陶瓷装饰中的发展,研究汉字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指出汉字在陶瓷装饰中运用的不足.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汉字在陶瓷装饰中逐渐由单纯的实用性转向审美性,成为纯粹的艺术装饰符号.为的是强调其独特的装饰效果,增强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自计算机进入中国以来,人们就为如何在英文键盘上打出汉字而绞尽脑汁,如何解决计算机汉字输入的简单易学与规范快速的矛盾,是汉字输入法探求者一直难以突破的"瓶颈".大连金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北河率领他的团队对此进行了10年的艰苦攻关,发明了"六元金码汉字输入法",实现了汉字无重码高速输入.  相似文献   

8.
"汉字美学"是汉字学与文艺美学这两个学科的交叉综合。"汉字美学"概念的提出,是希望打破"专业"的门墙,在更高层面上恢复中国学术研究"文史哲"一体化的传统。其研究对象,是美学视阈中的"汉字"和汉字学视阈中的"文学话语"。汉字美学研究包括理论与应用这两方面的内容,其前者主要包括汉字美学的理论前提、在场背景、概念范畴体系、逻辑起点、理论观点等;后者主要包括"汉字谱系学"、"汉字图像学"、"汉字叙事学"、"汉字情感学"、"汉字的感性显现"等内容。词学核心概念证所用的"雅"、"婉"、"约"等汉字及其家族谱系,可以作为汉字美学研究的个案例证。  相似文献   

9.
汉字在我眼中,像一个个活着的生灵。它均衡的笔画和结构.不仅是一幅小型图画,也让写作者感到,每个字都有独立的生命意志。只不过.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很多汉字的生命变得单薄了。这是所有写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冯诏锋 《法庭内外》2010,(11):32-34
2010年初,《非诚勿扰》等婚恋交友节目迅速蹿红,半年后,该类节目却因被指"身份造假""请托表演"、价值取向等问题而饱受争议,也激发了社会对电视相亲节目真实性的质疑之声。交友节目欺骗造假等多是伤害了社会大众的感情,然而,当这类婚恋交友活动走进实际生活,这类欺骗造假就不再是一种大众娱乐,而关乎于他人的合法利益和家庭幸福,如触犯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1.
象形、象意与表意——论汉字审美符号的存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兰先生在"六书说"的基础上,提出"象形、象意、形声"的"三书说",裘锡圭先生对唐说提出质疑,提出了"表意、假借、形声"的"新三书说"。"旧新三书说"把"意"变成了低一层次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汉字"象"的因素,其主要缺陷是对汉字这种审美符号的存在方式缺乏一种特异性的自觉和同情。而汉字中或凝练或抽象的形象,往往是事物精华的浓缩和概括,透过汉字的形象,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观念的凝聚。中国精神与中国知识,以仍然鲜活的形式,体现在文字的创造中。"象"与"意"作为一种特殊的统一体,在汉字的发展史中,起着深刻的作用。汉字构形中的"抽象",表现了汉字写"意"的特点,唤醒了我们对中国艺术"写意"的传统意识。象形、象意,包含着"象"与"意"两大传统的交融,并通过"象外之象"、"意外之意",开辟辽阔浩渺的审美空间。因此,我们对汉字的认识必须超越认识层面,进入美学探索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按:最近,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诉广州宝洁有限公司案引发的计算机汉字字库及字体法律问题受到我国知识产权理论界广泛关注。案件所涉及的计算机字库、字体和单字是否应当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3.
汉字在韩国     
元涛 《政府法制》2011,(29):27-27
汉字在韩国是韩语的构成部分。汉字的字面意思绝大部分与汉语相同,只是用韩语发音。四十岁以上的韩国人汉字修养都不错,与中国人笔谈问题不大。而和汉语不同的那一部分,往往就能比较出趣味来。  相似文献   

14.
赵彤 《法制与社会》2013,(6):240-241
计算机汉字作为信息时代的特殊产物,在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但是法律却没有明确规定其的可版权性。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侵犯计算机汉字开发者权利的现象,其可版权性问题亟需加以解决。本文试从计算机汉字的属性、特征,著作权客体、可版权性以及侵权认定进行分析,为计算机汉字的侵权行为寻找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5.
2009年2月3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首例公民讨要姓名权案已经进入二审程序,法院将在本月底或下月初开庭。另外,赵C案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高度关注,公安部近日对江西省公安厅的一份请示专门作出答复:姓名登记项目使用汉字填写。  相似文献   

16.
由于朝鲜与中国地理上唇齿相依,文化上血脉相连,几千年来,朝鲜对中国文化的接受是全方位的,并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创作。在朝鲜古代小说中,以梦为素材,或者以梦幻构造为根基的作品占据了不小的比重,梦字类汉文小说是最具代表性的。这类小说在心态文化、制度文化、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都接受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文化在域外传播的过程中,朝鲜民族对其的看法、取舍、评价及再创造,了解朝鲜民族的审美心理及其特征,这对正确把握朝鲜半岛汉文学的文化特征、所蕴含的社会理想和审美意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创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间文学艺术,这些作品的保护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为是必要却又面临相当复杂的困境的问题.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极高的商业价值使得这类权利纠纷越来越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问题也越来越为国际国内社会所关注,但遗憾的是我国法律并未在这方面做出详尽的规定,因此,如何对这类作品的权利主体进行有效的界定和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立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微观点     
《检察风云》2012,(1):41
“2011年度汉字”揭晓——“控”。主办方表示,此次“控”字入选,承接2010年度汉字“涨”而来,有涨就有控,这反映了政府的努力和百姓的期盼,可是我觉得——左手、右空,这是不是说,在2011年,大家瞎忙乎了一阵,但手中空空…我阴暗了又。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我就不明白,中国的汉字,怎么能让人写得那么好看!"书法家丁跟牢回忆起自己与书法的结缘,眼里闪着泪花。对中国书法的爱,堪称赤子之心。"我练书法,不为名,不为利,就为把字写得好看,"丁跟牢说:"汉字是人民大众的,书法也是人民大众的,把汉字写好看,就是人民大众的艺术,是人民的字。"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同志看到了丁跟牢的  相似文献   

20.
汤兆基   《检察风云》2012,(8):87-88
前有"警花牡丹真国色"的春意盎然,后有"西夏牡丹纹瓷器"的秀丽夺目。上一期我们在欣赏了江洋女士的牡丹春色绿江南后,不妨让思绪转换一下。我们熟知的宋代制瓷业相当之精粹,然就在同时期的西夏国,地域分布在宁夏、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等地,出现了那里特有的民族制瓷业,这类不输宋代五大名窑的古瓷器被叫做"西夏瓷",是西夏国的子民自创研究烧造的。西夏民族也随之学习汉字,接触汉文化,但他们在瓷器的艺术表达上,同样运用了雍容华贵的牡丹作为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