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枫 《小康》2010,(9):108-111
曹禺诞辰100周年,人们以不同方式赞许他的成就。也有人唏嘘,他晚年时因"写不出东西"而备受折磨。作为女儿,万方则感慨:灵性慢慢干涸,这不是曹禺一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一代作家遭遇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兄弟合伙反目成仇成为竞争对手 臧天朔1964年3月6日出生在北京,上世纪80年代末玩摇滚起家.一曲《朋友》红遍大江南北.他的朋友哥们儿更是遍布圈内外。  相似文献   

3.
黄铃 《前沿》2012,(10):155-157
本文旨在分析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和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后发现:莎士比亚在创造《李尔王》时,并非严格遵照亚里士多德对悲剧情节所提出的三大要素即"逆转""发现"和"苦难"所制定的要求,而是在继承其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而这恰好是作为剧作家的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牛文元委员在全国两会上曾语重心长地给一些地区提醒:现代化虚热要降温!说起虚热,我有很多想法—— 古时候有个笑话,说一老哥们儿一连吃了6个烧饼都没吃饱,直到吃了第7个烧饼时才吃饱。于是,这哥们儿很是懊悔,说前面的那6个烧饼都白吃了。这哥们儿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他不知道这个“饱”是靠一个个烧饼积聚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1],也是从古以来最深刻的一出悲剧。悲剧是人的悲剧,尤其是女人的悲剧。悲剧的延续性贯穿小说的全篇,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暗示。其中的女主人公曹七巧,几乎变态的弱者,是和命运及自己心里的阴暗战败了的悲剧性的弱者。最初她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黄金,结果却用那黄金把自己锁住了,锁在了一个畸形的圈子里。对爱情、对金钱的欲望折磨了她一生和她一家。  相似文献   

6.
玉明金 《传承》2012,(5):30-30
"加法":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乘法":不骄不躁、乘势而上,"减法":减少应酬、履职尽责,"除法":除去私心杂念、廉洁自律。青年朋友必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阳光的精神状态,保持那么一股勇气、一股锐气,顺境面前不自满,逆境面前不沮丧。  相似文献   

7.
不久之前,一位在报社就职的记者朋友煞有介事地问了我一句:"今天,你‘荒’了吗?"虽然问这话的时候他还着重强调了"荒"这个字,可由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我忙回答道:"还好啊。"朋友笑了笑,"我说的是‘饥荒’的‘荒’,不是‘慌乱’的‘慌’,这下你明白过来了吧?"听罢朋友的解释,我便点了点头"我们报社打算在下一段时间做一个关于‘荒’的专题,有什么好的材料,就提供我们一下吧。你们搞就业跟保障的,应该有蛮多的。"……  相似文献   

8.
刘昊 《天津人大》2014,(6):42-43
骄阳似火的三伏天,走在西沽公园的"红桥区市区人大代表新世纪纪念林",听那鸟儿鸣,闻那花草香,观那雨中景,感那林苍茫。漫步在郁郁葱葱的林子中,陶醉在芳香凉爽的世界里……近日,应朋友之约,到红桥区西沽公园游玩,发现一片高大密植的林子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心中十分欢喜。这里用"发现"一词,实不为过,我游览西沽公园很多次,只因它总占地面积达500多亩,实征太大,况且景物又多,从未留意过这片林子。  相似文献   

9.
一家"两制"共进步潘汝早在1965年我爱人就是中共党员了、而我在1988年才回了我加入九三的梦。自那以后,我的朋友、同事和同学都称我家是"一家两制"。我们俩虽然党派不同,但是为社会主义祖国作出贡献的心是一致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相似文献   

10.
摩罗 《同舟共进》2009,(3):77-77
某次刚刚下课,一位年轻学人问我:"你怎么理解中国人很中庸的说法?"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只是一种愿望,社会现实可能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1.
清人张潮先生在《幽梦影》中说:"居城市中当以画幅当山水,以盆景当苑囿,以书籍当朋友"。在我人生的旅途中,党刊《前进论坛》就是可做山水,可做苑囿,可做朋友的一本杂志。  相似文献   

12.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13):64-64
耳背的老太太 一日我朋友坐公交车。她看见一个老太太站在她旁边,拉拉老太太的衣袖,小声地说了句:"您坐。" 耳背的老太太坐下后,说了句:"多好,多漂亮的女孩子啊,可惜是个哑巴。"  相似文献   

13.
翻阅此书,突然想起了一位残疾朋友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拥有很多,但我最珍惜的,是我拥有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在这本书中,残疾人朋友将他们各自的经历和感悟,痛苦与快乐,细细梳理,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4.
说“悲慨”     
说“悲慨”文日悲慨,是一种带有浓厚悲剧意识的文学风格。清代诗评家杨廷芝在《诗品浅解》中,把"悲慨"解释为"悲痛慨叹"。作为一种文学风格,悲慨与人生、政治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生命的悲剧意识和英雄失路之悲。一、生命的悲剧意识生和死的问题,是人生中最紧要最...  相似文献   

15.
《农村大众》刊登的漫画“新来的学生”,意思大体是这样的:现代生物学教室的门口,呆呆地站着两个人,一个是达尔文,另一个是孟德尔·他俩想进教室,可迟迟没能跨进去。他俩望着教室里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及那学生们学习探讨的他俩从没见过的新课题,惊呆了,  相似文献   

16.
七月里的一天,有朋友提议到深山的小村落去走走,想想花费的时间也不多,轻车简装一番,便一同前往了。我们的目的地是一个叫"和春"的村落。关于"和春",朋友言简意赅地告诉我:它是闽南地区海拔最高的行政村,素有"闽南小西藏"之称。我对高度并没有什么概念,然而这"小西藏"之称倒真是让我有了五分兴趣,而在随后的两  相似文献   

17.
苦难的价值——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中的"受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道正 《理论月刊》2010,(5):124-127
陀思妥耶夫斯基被称为残酷的天才,《白痴》体现了他对描写苦难的一如既往的偏爱。《白痴》隐含着"基督受难"的原型,梅思金就是基督化身的十全十美的人。苦难因而具有了特别的价值:梅思金"成圣"必须经历的考验。小说的悲剧结局,一如耶稣之死,实为救赎的开始,而梅思金就是"牺牲于当下的一颗未来的种子"。  相似文献   

18.
求群     
"苏兄,老弟要去法国游学,有何需效劳之事?"朋友辛峰打来电话时,我正在审读一篇关于创业禀赋的论文,便信口告之:"如可能,在国民性萌萌哒的法兰西,考察一下他们创业者是否葆有浪漫禀赋?"三个月后,辛峰"复命":"法国人尽皆浪漫,鬼才相信。访问几位小老板,看不出高情商。他们皆认为不可以一视同仁地向所有人发出微笑,温情不能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相似文献   

19.
祁斌 《中国人大》2011,(23):36-42
始于9月16日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在美国持续发酵,其影响不仅扩展到美国几百个城市,还逐步影响到很多西方国家。19世纪中叶,美国作家福勒曾经描述过那个时期美国一些民众对于华尔街的印象:"那里的人们在从事着一种可怕的交易,靠榨取邻居和朋友的血汗养肥自己。"  相似文献   

20.
站在长安街上,能看到西山,跟挽着肩膀的小哥们儿似的.正中对着长安街的,名叫定都峰。定都峰旁边有一处红砖房,是里外屋的,红砖房里住着一位韩师傅。屋门12"拴着一条耳朵有些耷拉的狗.看到生人就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