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刍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文化分为外壳(立法、司法的基本方式)即"法体"和内核(支配法律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即"法统"两部分。本文试图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并认为该问题的研究将会对依法治国的当今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一、正名:法律文化与比较法律文化任何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科无不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为凭借。法律文化亦不例外。所谓法律文化,简言之,就是指支配法律实践活动(立法、司法和思维活动)的价值基础和这个价值基础社会化的过程或方式。前者即法律实践活动的总体精神,它来源于其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带有极强的民族性和稳定性;后者即法律实践活动的宏观样式,  相似文献   

3.
试论法律文化的结构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独特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构成;法律文化是人类在漫长的文明进步过程中从事法律活动所创造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是社会法律现象存在与发展的文化基础;法律文化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法律上层建筑的总称。即主要由法律意识形态以及与法律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组织机构等的总和。一国的法律文化,表明了社会上人们对法律现象和法律活动的认识、态度、信仰、知识等水平。同其他类型的文化现象一样,法律文化有着自身独  相似文献   

4.
法官的法律解释活动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官的法律解释活动由一系列琐碎的活动组成,这些活动可以分为发现、阐明、论证和判断。发现是法律解释活动的逻辑起点,阐明是法律解释活动的核心内容,论证是法律解释活动的说理部分,判断是法律解释活动的最终归宿。这些活动之间既有多方面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法学杂志》2012,33(4)
法律文化的概念外延包括了规范制度形态、意识观念形态、实践活动形态的法律文化。法律体系问题主要属于规范制度形态的法律文化,而法系的问题主要属于意识观念形态和实践活动形态的法律文化。由于实行“一国两制”,在“两岸三地”即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存在着多种法律体系与法系,这是“中国特色”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我们还可以在“一国两制”的视野下,继续探讨法律文化的同一性与多样性问题,对中西方法律文化中蕴藏的优秀精神——对法治的崇尚和对统治的信念,通过实践不断地选择,融化成一种崭新的、先进的法律文化体系,将法治精神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建成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6.
法律文化的概念外延包括了规范制度形态、意识观念形态、实践活动形态的法律文化。法律体系问题主要属于规范制度形态的法律文化,而法系的问题主要属于意识观念形态和实践活动形态的法律文化。由于实行"一国两制",在"两岸三地"即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存在着多种法律体系与法系,这是"中国特色"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我们还可以在"一国两制"的视野下,继续探讨法律文化的同一性与多样性问题,对中西方法律文化中蕴藏的优秀精神——对法治的崇尚和对统治的信念,通过实践不断地选择,融化成一种崭新的、先进的法律文化体系,将法治精神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建成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7.
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律适用是指,国家的专门机关通过一定程序实施法律,即通过运用法律规范来设立、变更或解除一定的法律关系。法律适用,即是国家专门机关的专门权力,也是其专门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中国法学界、法律界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中国法学会作为我国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指导各学科、各专业、各专门研究会和各地方法学会组织开展多学科、多层次的法学研究活动.推进法律理论创新、法律制度创新和法律文化创新,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参与国家政治协商、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总体精神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是中国自进入文明时代开始的法律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综合体。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大致上由传统法的观点。法律意识、法律规范、法律实践、法律物质实施、立法、司法技术与艺术构成,其中法的观念与法律意识是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法律规范与实践是最主要的文化载体。我们要探讨传统法律文化的总体精神,必然要以法律规范和法律实践为媒介,深入探究其内在蕴含着的法的观念与法律意识。一、国家本位主义,阻却了社会主体对法的精神的认识。国家专制的“依治”与国家大义的“德治”在这一点上殊途同归。国家本位主义,产生于“…  相似文献   

10.
树立保障人权的执法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法理念是执法者在执法活动中所持有的一种理性的思想观念。它来源于现行法律制度和执法者的法律意识,是执法者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深刻认识。正确的执法理念对于执法活动尤为重要:它能够客观地评价法律制度,准确地反映法律的价值,能动地作用于执法活动,从而体现立法者的意志,维护社会公正,实现法律的功能和价值。保障人权,是现代法律思想法律文化、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反映了现代法律思想的精神实质。体现在执法活动中就要求执法者必须具有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意识,在执法活动中树立保障人权的执法理念,采取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公布施行后,海南中院执行局及辖区基层法院执行人员认真开展了学习活动,学习的重点是该修正案(四)中的第八部分,即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的渎职犯罪行为问题。本文试从执行程序中应履行的执行职责及渎职、滥用职权犯罪的客观方面并结合具体执行法律规定谈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12.
葛建强 《中国司法》2009,(11):76-78
公证是指国家认可的公证人对民事法律关系确认的具有权威性的证明活动。公证是一种非诉讼的证明活动,通过对无争议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证明,从而达到法律监督、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维护法律关系稳定的目的。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起着预防纠纷,维护经济和民商事活动正常秩序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性司法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商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拥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商人的活动对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其活动方式和势力的消长又受到当时社会诸多方面的制约。因而,传统法律思想对中国商事关系及商业活动的调整,应当成为我们研究关注的对象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对明清晋商活动兴衰的全面考察,可以揭示古代商人阶层与传统法律思想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古代法律是如何调整商事关系及商业活动,后者又是如何在实践中逐渐影响到传统法律思想文化的发展与演变的。  相似文献   

14.
西方的政治文化注重演讲,这种文化有其罗马渊源.罗马的学校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演讲训练,当有演讲机会时,经训练的学生就能得心应手地演讲.演讲遂成为法律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用于法院、商议大会等法律场合,服务于辩护、控告、选举、立法等法律活动.  相似文献   

15.
谈执行依据     
执行依据即适用于执行的法律规范,是国家规定的执行机构和执行法律关系参加人在执行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执行活动必须依法进行,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对保证司法公正有着重要意义。作为执行依据的法律规范,不同于作为执行根...  相似文献   

16.
黄燕 《行政法制》2006,(1):20-22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关于法律文化的理论研究,中国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在外国学者们早已致力于此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最早提出“法律文化”概念的学者是美国法学家拉伦茨&#183;弗里德曼,他在1969年发表的《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一文中提到:“‘法律文化’概念涉及大量有关的思想,首先它涉及公众关于法律制度的认识、看法和行为方式。尽管每个人对于法律制度的看法不同,但一般说来,在不同的国家或群体中还是有一定的看问题的方式,从而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各种法律文化是习惯法的主要部分,这些习惯法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此后就法律文化释义的问题,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至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目前我国学者对此也莫衷一是,并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多元化发展是法理学的必由之路西北政法学院刘作翔世纪之交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发展的时代。与此相适应,人类文化也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法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自然也循此发展规律向前发展,融入多元文化的大潮之中。法理学作为法律...  相似文献   

18.
张智辉  谢鹏程 《中国法律》2006,(3):8-10,57-61
中国检察机关是宪法确定的法律监督机关,在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检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法律监督职能的有效实施,宪法及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律等规定了检察机关的职权范围和履行职权的程序。其中,批准和决定逮捕、提起公诉、查办职务犯罪以及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等,是检察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实施法律监督所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从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看,检察机关既是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关,又是反腐败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还肩负着依法对诉讼活动和执法活动实施法律监督、维护公正执法、公正司法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一、拉丁法系公证模式和英美法系模式 法律是文化的决定性因素。世界上存在两大法律体系,两大法律体系征服了整个世界,即普通法和成文法。相应地,公证制度也形成了英美法系和拉丁法系两大模式。  相似文献   

20.
米健 《中国法学》2012,(2):5-19
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其实是一个人类交往史。在所有人类交往活动中,法律文化的交往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清末百余年来中国法律的发展与进步,为人类社会法律文化交往提供了一个颇具说明意义的典型示范。但是,在中国法学界,许多问题的认识和讨论长期处于无意识的无我状态,即文化主体意识缺失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近现代中国法学或中国法学家们,至今尚未能完全自觉地作为一个文化交往主体进入人类法律文化交往。世界法律发展史上,不同法律文化的交往不外乎通过借鉴、继受、移植、整合和融合等五种形态得以实现。这种法律文化交往的实质是实然与应然、地方性与普遍性的关联与转换,是一个地方性向普遍性发展、普遍性由地方性构成的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没有文化主体意识,就难有文化主体地位,就难以正确认识和解释法律文化交往的各种形态及其一般规律,于是也难以自觉主动地参与文化交往活动。其结果,必然是更难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