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苇町 《人民论坛》2012,(30):24-25
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采取切实措施,消除"官本位"存在的基础及其思想影响,势在必行胡锦涛总书记在"7·23"讲话中强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通过扩大公民参与来发展人民民主,并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要达此目标,从制度机制和思想文化上铲除"官本位"现象的残余极为重要。所谓"官本位"主要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以官员的意志和利益为轴心的资源分配方式和社会权力结构;二是指以  相似文献   

2.
朱继东 《人民论坛》2012,(21):26-27
"只唯上"立场的实质是,时刻不忘"官本位",心中却没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仅招来骂声一片,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障碍五官本位回潮58.4%的受调查者选择"官本位回潮",该项得票率列科学发展十大障碍第五位表现:改革开放后有个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官本位"一度松动,许多干部纷纷下海。迈入新世纪,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热,"官本位"思想再度回潮并有越来越严重的势头。症结:"官本位"顽症更趋严重,反映的是权力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将严重束缚社会主义民  相似文献   

3.
官本位原本是一种封建、落后的东西,但如今在文化、思想、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日益严重的"官本位"现象,甚至形成了官位拜物教。官本位在思想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都有严重的危害,尤其是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和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4.
官本位原本是一种封建、落后的东西,但如今在文化、思想、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日益严重的"官本位"现象,甚至形成了官位拜物教。官本位在思想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都有严重的危害,尤其是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和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5.
周琪 《人民论坛》2012,(30):30-31
制度安排有效地消除了官员的光环和神秘性,其在位时的"指示"会得到尊重,但不会被人奉若神明,在这种环境下,官本位很难生长起来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在他1996年出版的《治理中国》一书的第一版中,就注意到了中国独特的官本位现象。他对英文读者说,由于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存在官僚体制,中国社会的特点是所有的职务都与官僚等级相挂钩,例如一家医院、一所大学、一个研究所都可以是不同级别的。根据一般定义,官本位是指根据官位来衡量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而从事非政府官员职业的人  相似文献   

6.
吴玲 《传承》2013,(6):94-95
权能分治理论是孙中山宪政思想的精髓,是其五权宪法思想的理论基础,权能分治理论中既包含了西方的主权在民理论、现代公司中的管理制度,也吸收了中国古代的"贤人治国思想",同时还借鉴了西方宪政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天完善法制体系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西方法治文化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杜威漩 《长白学刊》2011,(3):109-113
农本思想、"官本位"思想使得农民不愿流转自己的土地,"小富即安"甚至"安于现状"的风险厌恶心理使得农民不敢流转自己的土地,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农村人际关系网络导致农地流转失范.实现农地有效流转的非正式制度创新在于:塑造现代市场经济理念以替代农民的农本思想;塑造平等、法制理念以替代"官本位"思想;培育农民的企业家精神以...  相似文献   

8.
构建"党员主体本位",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础,是保障党的团结的基石,是增强党的活力的源泉,是推动社会民主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对于树立"党员主体本位"理念,破除我们党内事实上存在的"官本位"思想的严重影响和危害,以发展党内民主,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官本位"观念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颗"毒瘤",至今还在毒害着中国的国民尤其是官员。它是制约当前党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最大障碍,也是妨碍党群关系改善的最大祸患。从思想理论上解剖"官本位"观念的形成、危害与影响,对于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郑宇 《人民论坛》2015,(8):163-165
高校管理行政化的弊端主要体现为"官本位"思想严重和不利于实现高校特色发展,这主要是由历史、"官本位"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束缚等因素造成的。要实现高校管理去行政化,首先要确定科学的权力观和现代大学办学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管办分离"步伐,同时,科学权衡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坚持实施特色化办学,最后积极推行教授治学模式,做到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1.
牟成文 《人民论坛》2012,(30):20-21
官本位本身的演变、发展轨迹就是人被"官化"和官被"人化"的过程。统治集团利用官本位使民众等级化、社会格式化以及社稷条块化作为一种世界观,官本位是传统观念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官本位作为一种世界观,是我国传统观念中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其对我国农耕时代的士、农、工、商等行业所进行的价值规范上。我国农耕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了社会  相似文献   

12.
张金明 《前沿》2011,(12):37-39
由于我国受封建统治的历史很长,"官本位"等封建糟粕思想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很深。士大夫阶层是官本位思想存在的载体,同时,士大夫阶层又强化了社会大众官本位意识。新文化群体不自觉地传承了士大夫的官本位思想,从而催生了新一代知识分子价值观扭曲、官僚主义风气、文化资源分配不均、评价体系异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成言 《人民论坛》2012,(30):22-23
在政治文化中,我们对儒家文化崇拜有加,但是没有批评性地继承和扬弃式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为了皇权政治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不论是采取激励的方式,还是制定科举制考试的规则,都大大提升了官本位的地位。在当时,只有实行官本位,才能实现对整个社会强有力的管理。只有强调官的权力,才能提升社会管理的强度。所以官本位作为传统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延续几千年,直至今日依然存在。这在历史上曾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今天,则带来了巨大的负面  相似文献   

14.
庆祥 《人民论坛》2012,(30):26-27
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这样和那样的障碍,但最根本的障碍是官本位官本位奉行的原则是权力至上,而权力至上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社会是权力社会、官本位社会,"学而优则仕"。现在有个很重要的变化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社会越来越重视能力:我们强调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调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调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强调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社会越来越要  相似文献   

15.
如何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使基层的党政干部心中装下"民本位"而非"官本位"?只有到基层组织中去看,到党员群众中去听,到基层干部中去问,才能找到答案,拿出务实管用的办法如今,在我们身边总有少部分党员干部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习惯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地位,习惯发号施令的办事方法,总认为自己的判断绝对准确,拍拍脑袋就能做决定。这种工作作风直接影响了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导致了很多的政策方针针对性不强,无法真  相似文献   

16.
思想病症目前,官本位仍然是干扰社会进步的障碍。在个别地方和部门,干部官本位意识仍有一定的市场,有的无视民间疾苦;有的将人民赋予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官本位的等级制基础在中国,官本位有着很深厚的历史基础。从历史上来看,一个国家几千年来,其基本的秩序是以官为核心的,其他政治、社会和经济等级,都与官的等级有关。这使得中国的官本位,在文化上成了一种习惯和民情,渗透在历史的所有遗产中,也渗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渗透在戏曲、文学,包括语言和生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东北地区的“官本位”意识较为深重,阻碍振兴,阻碍发展,危害社会稳定。必须从制度上、体制上和思想文化方面对“官本位”意识予以坚决批判和破除,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社会,东北的振兴才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9.
唐元松 《求索》2011,(10):73-75
追溯本位主义的历史发展,对于更好坚持以人为本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本位主义大致形成了由“物本位”、“资本本位”、“神本位”走向“人本位”的演进规律。从中可发现:坚持以人为本,既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现实的客观要求;真正实现“人本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消除物本位和官本位思想影响,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中国教育不是常态,根由我归纳为"三座大山":"官本位"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模式、狭隘的望子成龙的社会观念。第一座"大山":中国教育的"官本位"体制,是个不争的事实。"官本位"体制对于中国教育的扼杀与危害,简单说就是把学校变成政府衙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