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凸显。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其具有民族性、活态性、群体性、传承性的特点,与知识产权制度的主客体有契合又有区别。我国积极加入国际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公约等,同时在国内也制定了相关的行政法规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仍然欠缺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知识产权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弱,应当健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以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加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殊法律保护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分类有利于法律保护。但是,现有分类无法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基于法律保护的方便,有必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法律角度重新进行分类,这些分类能够有效地避免和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存在的混乱和利益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3.
谭宏 《理论探讨》2008,(2):84-88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种价值,经济价值是其重要的一项.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研究其特点,探索其转换机制和转换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解决的对策,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经济价值为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又可以通过经济的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李佳珊 《学理论》2012,(35):134-135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尚无统一的法律规范,也存在颇多争论,以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试图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样态及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5.
非正式制度的内生性决定了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合,具有共同价值理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非正式制度发挥着凝聚与社会控制功能、价值指导与激励功能以及行为规范与隐性教育功能等.因此,本文提出要尊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代际平衡”原则,淡化正式制度的规范作用,探索非正式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运行机制与开发模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享心智模型与适用柔性管理制度的自主组织,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承与保护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少玲 《学理论》2012,(30):148-15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地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不断传承、创新和积淀的成果,它既是文化多样化的熔炉,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更是人类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华县皮影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是不言而喻的。通过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法律保护所面临的问题,等等,以华县皮影文化为典例来阐释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所面临的现状,以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提供些许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四川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巴蜀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文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关注焦点,强调了研究意义,分析了保护现状与现存问题,如立法不完善、规划不系统、利益分配不均、传承人匮乏等,继而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统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管理体制、重视对传承人权利的保护、建立权利救济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保护对策,为切实加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其科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性,来源于其社会性、传承性、流动性、价值客体性等特性,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关系到未来世代的福祉。图书馆得天独厚的资源收藏、整理、典藏等条件,使得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文化资源保存开发事业之中甚有必要,有利于活态文化的开发式保存。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及社会教育等职能,决定了图书馆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其保护范围包括文化遗产本身,相关实物、场所,人三部分。收集整理和宣传展示是图书馆重要的保护举措。  相似文献   

9.
杨浩 《各界》2007,(2):19-21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古国,中国的历史变换莫测却从不间断,渊源流长的同时也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因为中国不仅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也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任务异常艰难繁重的国家.当然,我们在从事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之前,首先要科学精准把握它的特征和价值.如果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把握以及价值的界定,缺乏科学而可操作性标准,就会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形成"泛文化遗产论",这极其容易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泛滥成灾,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更使文化遗产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流俗趋时,淹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保卫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佳珊 《学理论》2013,(23):170-17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增加文化软实力目标和推进文化强国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助于实现文化的历史、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工作滞后,应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落实各项保护制度完善,推进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1.
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生效实施,由于相关规定在司法过程中过于原则等原因,并不能构成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保护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利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为之提供保护。  相似文献   

12.
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民族精神的DNA到了非保护不可的时候今春两会期间,教育部提出的"试点京剧进课堂",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支持者认为,这一举措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有裨益;也有一些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京剧一家,聚焦点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上。  相似文献   

13.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是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种有效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纳入旅游产品体系的方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旅游景区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与修学旅游的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潜在旅游者结合。通过参与到旅游开发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成为非物质文化展示、保存和发扬光大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人才凋零难以传承、市场萎缩难以为继、创新不足难以发展等问题.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和个性会不断涌现,制定专门的更加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已经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本“活字典”,不仅仅见证着湖南社会历史的变迁,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真实体现。目前,湖南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还不够,还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文章提出了加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湖南使用的法律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彰显了人类对文化多样性价值的珍视。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传承母体和文化生态,亦会在发展和变迁中形成民俗主义。应努力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内核,保留其本真性,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整体保护。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8)
草原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中一条重要的通道。草原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草原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为研究内容,提出了现实可行的保护策略和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更成为争议热点.我国应该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解构的基础上,通过公权和私权两种模式,既维护个人和地方的利益,调动他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又不至于限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以期更好地保护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张玲琳 《学理论》2014,(8):139-140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开发利用正在被认识和重视的背景下,对公共图书馆来说参与非遗保护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公共图书馆有责任也有条件成为非遗保护的一个平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之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图书馆有现实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公共图书馆本身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何建良 《学理论》2013,(33):218-219
高校肩负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的历史使命,应通过精心设计与规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教学主体、课程结构、教材体系、学习方法及资源整合等环节中,既让"非遗"自身潜在的教育价值在教学中充分释放,又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非遗"方面的专门人才,从而使教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