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变质。分析现阶段的腐败行为可以看出 ,一切腐败的主体都与权力有关 ,反腐败的重点是反权力腐败。因此 ,要深入持久而卓有成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一、认识权力腐败的主要特点近几年来 ,党中央在惩治腐败的斗争中 ,突出地抓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使反腐斗争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 ,腐败行为并没有消除 ,腐败的重点突出在权力与金钱的交易上 ,而且蔓延于社会的各方面。其主要特点 :1.权钱交易 ,使权力日趋商品化。撑权的人…  相似文献   

2.
对腐败问题中权力因素的政治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翔 《理论导刊》2004,(4):29-30
腐败现象的本质特征是公共权力的腐败,因此,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搞清国家公务人员手中权力的性质和权力的异化机理,建立切实可行的权力制约机制,是卓有成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所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十八大以来铁腕反腐的大形势下,腐败存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减少,但总量依然很大;腐败增量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并未杜绝,而是变得更为隐蔽。公共权力的不受监督、腐败动机的根深蒂固、腐败机会的大量存在等因素是腐败存量和增量短时期内难以彻底消除的原因所在。腐败存量与增量的消长变化对反腐败斗争的启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治理腐败必须标本兼治;反腐败的前景是光明的,必须坚定信心、永远在路上;廉政建设是整个公共管理的根本保障,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反腐败斗争正在向纵深发展。怎样才能使这场斗争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取得全面胜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无疑是今后我们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总方针。但是什么是本,以及怎样治本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值得研究。我们认为,鉴古观今,一切腐败皆源于掌权者的私欲膨胀。私欲膨胀是导致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必须紧紧抓住遏制私欲膨胀这个根本。 一 国家权力是执行广泛社会功能的公共权力。国家权力的这种特征,从本质上规定了掌握国家权力的人只能谋公而不能谋私。无产阶级以前的各种剥削阶级统治者,尽管从本质上说都是私有者的代表,是家天下,但他们中的杰出者从维护本阶级统治地位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当前,反腐败斗争已获得阶段性成果。但同时我们也为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种种阻力而忧虑,为在反腐败斗争的同时腐败现象却越演越烈而困惑。要使反腐败斗争进一步深化下去,笔者认为,必须抓住法制建设、监督机制、思想教育三大环节。腐败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即用公共权力为私人谋取利益。腐败的形成与蔓延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主观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众多因素的急剧变化和矛盾冲突,使腐败现象的范围和影响有扩大的趋势。深入反腐败斗争首先必须进一步立…  相似文献   

6.
深化认识强化措施不断扩大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果中共渭南地委副书记高存德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在前一段反腐败斗争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贯彻党的这项决策,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确保不断取得明显阶段住效果,我认为,当...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从严治党,搞好党风。所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必须清除思想上的一些误区。误区之一:有功论。国内外有些人认为腐败也有正效应。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一定程度的腐败是帮助轻松地踏上现代化道路的值得欢迎的润滑剂”。国内也有人为腐败辩护,提出腐败有“正负功能”;还有人提出腐败是消除计划经济约束的催化剂,它对旧体制的解体有促进作用。总之,腐败对经济发展有功。那么,腐败…  相似文献   

8.
"反腐"略论     
我们党始终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而腐败的滋生蔓延却严重影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以德治党,合理划分权力结构,建立权力监督网络,并辅之以法纪,治腐用重典,形成一种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也不敢腐败的反腐机制.  相似文献   

9.
腐败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也不是现在才出现的,而是世界各国共同的长期的现象。目前许多国家都注意开展反腐败的斗争。有的国家已经造成相当大的声势,199S年还召开了世界反腐败大会,足见腐败现象的普遍性和反腐败的重要性。中国近几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已经开展了深入的反腐败斗争,办了一些大案要  相似文献   

10.
制度分析法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总结以往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教训,并对反腐败制度创新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徒法不 足以自行”,道德修养须以行为人的“切磋琢磨、涵养陶蓄”为前提。惟有从制度上对权力加以制约,建立适应转型期需要的 反腐败制度,以制度创新遏制腐败,才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1.
遏制行政权力腐败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腐倡廉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透过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根源以及我国反腐败的倾向 ,不难发现行政权力腐败因其严重的破坏性和复杂性而应成为反腐的重点和难点。遏制行政权力腐败的核心在于 :明确反腐斗争的价值取向 ,超脱地运用技术遏制腐败 ,从根本上实现行政权力设置、运行以及人民民主权力和权利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2.
徐明 《理论探讨》2004,(2):114-115
"灰色收入"是腐败的一个重要的滋生地。少数政府官员利用特权大肆攫取"灰色收入",是导致腐败蔓延的一个直接原因。必须从现存的政治及经济制度的缺陷上来分析和认识腐败本质。腐败的物质基础是政府对社会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垄断。当前腐败现象难以遏制的现实基础是不对称的反腐败的收益和成本。建议精简政府机构,公开办事程序;削减公共权力,减少"灰色收入";完善法制建设,加大查处惩罚力度,推进反腐败的斗争。  相似文献   

13.
高新民 《求知》2001,(4):4-5
腐败的实质是滥用社会公共权力,因此,对权力的制约就是反腐败斗争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前,反腐败斗争正在向纵深发展。怎样才能使这场斗争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取得全面胜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认为,鉴古观今,一切腐败皆源于掌权者的私欲膨帐。私欲膨胀是导致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必须紧紧抓住遏制私欲膨胀这个根本。  相似文献   

15.
对于权力腐败这一痼疾,必须走法治反腐、理性反腐和科学反腐的道路,必须避免人治反腐、情绪反腐和盲目反腐。在此理念下,以科学的手段反腐,设计、改革和完善反腐制度体系,如建立财产公示、大额消费刷卡、信息公开、司法独立等制度。但是腐败不是孤立现象,反腐败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工程,若仅仅就腐败而反腐败,虽有一定成效,但事倍功半。所以,还需要做好科学划定权力界限,坚持权力最小介入原则,权力制约要形成法治的封闭式制约,从而提高权力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反腐败·权力制约·民主制王建华现代政治学认为,一切政治斗争都不过是现存权力体系的配置运行和制约状况的曲折反映。反腐败斗争面临的严峻形势,不仅使党意识到“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而且它必将促使人们对权力运行及其制约的深层次机理做...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在党中央领导下反腐败工作取得很大成绩,防治腐败措施的实施和惩治腐败分子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腐败案件和腐败现象依然不断出现,反腐败的局势发展依然严峻.从反腐败的进程看,腐败与反腐败的博弈较量日益复杂,斗争也越来越艰巨.近年来奄处腐败案件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主义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课题。警惕“腐败文化”蔓延如果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除了体制层面的原因外,还因为它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这就意味着,腐败也容易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一些人的日常行为模式之中。当前,我国的集团性腐败、体制内腐败以及人们的羡腐心理等等,都是“腐败文化”滋长蔓延的可怕信号。集团性腐败。集团性腐败或集体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特定群体在共同私利的驱动下,形成了利益联盟,使得本应服务和服从于公众利益的公共权力异化,蜕变成了谋取集团利益的工具,使权力逐步私有  相似文献   

19.
周耀虹 《党政论坛》2009,(19):45-46
一 近些年在党中央领导下反腐败工作取得很大成绩,防治腐败措施的实施和惩治腐败分子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腐败案件和腐败现象依然不断出现,反腐败的局势发展依然严峻。从反腐败的进程看,腐败与反腐败的博弈较量日益复杂,斗争也越来越艰巨。近年来查处腐败案件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遏制腐败的机制探讨王继荣(一)我国当前正在开展的反腐败斗争,是一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前途命运的重大而严肃的政治斗争。党和国家的一些领导机关和部分党员干部凭借手中掌握的行政权力和行业管理职权屡屡发生以权钱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腐败行为,从现象上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