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巴的艺术     
张培基 《检察风云》2012,(11):92-93
平凡的泥土、一流的艺术是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文化发展的。刘秀兰,一值执著的陶艺雕塑家,在赢得了一个个殊荣后,将无言的泥土和有形的艺术结合得如此完美。她的泥巴艺术是从捏、揉、锤、拉开始,塑造传统元素的抽象写意,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她的泥巴世界。  相似文献   

2.
象形、象意与表意——论汉字审美符号的存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兰先生在"六书说"的基础上,提出"象形、象意、形声"的"三书说",裘锡圭先生对唐说提出质疑,提出了"表意、假借、形声"的"新三书说"。"旧新三书说"把"意"变成了低一层次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汉字"象"的因素,其主要缺陷是对汉字这种审美符号的存在方式缺乏一种特异性的自觉和同情。而汉字中或凝练或抽象的形象,往往是事物精华的浓缩和概括,透过汉字的形象,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观念的凝聚。中国精神与中国知识,以仍然鲜活的形式,体现在文字的创造中。"象"与"意"作为一种特殊的统一体,在汉字的发展史中,起着深刻的作用。汉字构形中的"抽象",表现了汉字写"意"的特点,唤醒了我们对中国艺术"写意"的传统意识。象形、象意,包含着"象"与"意"两大传统的交融,并通过"象外之象"、"意外之意",开辟辽阔浩渺的审美空间。因此,我们对汉字的认识必须超越认识层面,进入美学探索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王立民 《法学》2016,(4):93-98
中国传统的律学研究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曾获得很大成功,以致中国传统的律典不断颁行,持续向前演进。唐律是中国最优秀的传统律典之一,其中的"疏议"是对律文研究的成果,从中可以透视出中国传统的律学研究方法。中国传统的这一研究方法借鉴于传统经学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研究方法,唐律的立法者借鉴了这一方法并运用在律文的研究之中。中国传统律学研究方法中解释的主要依据有儒家经句、令格式、公理和专业知识等。它们都具有合理性、知识性和权威性,能起到解释依据的作用。中国传统律学研究方法的解释成果可以分为有效解释和无效解释,它们的法律效力也不同。中国传统律学研究方法与现代法学研究方法有所区别,前者主要以训诂和考证为主,后者则十分多样,还形成了证明主义、怀疑主义、概率主义、证伪主义等学派。中国传统律学研究方法至今仍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新行政法研究观点纷呈,但其进路大致上可归为"内生增长论"和"结构转换论"。在其背后,又隐藏着传统行政法中占支配地位的监控者角色和被主流传统排挤但现下再露头角的管理者角色。前者以驯化、控制行政权为目的,以法官适法对行政进行形式合法性判断为导向,以法解释学/法教义学为基本方法;后者以高效实现行政目标和任务为目的,以政策形成、规则制定、制度设计为导向,以法政策学/社科法学为基本方法。在行政法学体系化方面,因为受抽象化、教义化任务的影响,关注行政目标和任务实现的管理者角色,可以适当融入拓展的监控者角色之中,但也存在限度。  相似文献   

5.
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指引下,艺术教育需要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回到育人的定位,并积极应对时代发展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人文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艺术的独特育人机制,提出学生"感性和精神整体发展"的艺术教育人文目标建构立场。在此基础上,挖掘中华艺术精神内蕴的以"生"为核心的德性之维,将中国传统美育、艺术教育的人文精神和话语与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世界艺术教育改革趋势相结合,阐述我国艺术教育人文目标的当代指向,即形成"万物一体,共生共荣"的生命美感:敬畏万物之灵性,感受天地之大美;践行"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观:在艺术中滋养情感,体悟人生,过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提升"艺术介入社会"的行动力: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以艺术促进社会的变革和美好。  相似文献   

6.
张炎《词源》是晚宋最为重要的词学专论,在"清空"、"质实"、"骚雅"、"意趣"等原创词学范畴中,"骚雅"是对南宋以来尚雅之风复炽现象最为直接的理论回应,也反映出苏轼、辛弃疾之后,词坛在趋时通变背景下出现的以江西诗学为核心、以诗为词的风格转型。在江西诗学与两宋特别是晚宋词学词风的交叉视野中,可以从诗骚以来的诗教传统、清刚峭拔的诗境格调、"活法"建构的诗性语言三个层面看到江西诗学对"骚雅"词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朱孔芬 《检察风云》2011,(15):86-87
作为改革开放后接受学院教育而渐渐成长起来的青年画家。王辅民所走的路子有着一定的代表性。由严谨的素描造型训练到写实人物画的创作,从对传统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再认识,到在自身创作中注重笔墨的写意性,追求绘画精神表现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网络"恶搞"行为的法律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恶搞"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文化,是指在网络上极尽夸张和荒诞的表演手法,同时运用视频剪辑,图像处理、录音合成、动作模仿等技术手段,通过对传统作品的颠覆和解构,以此来达到搞笑、讽刺、评论等效果的一种新兴的互联网文化.其在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却又不可避免地侵犯了一部分人的合法权利.网络文化的发展需要与传统社会中基本的人身权、著作权等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9.
一件好的古彩作品,必然是线与色紧密配合,能充分显示出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和谐统一,光彩夺目的艺术特征。古彩是我国陶瓷釉上彩绘艺术上,较早出现的传统装饰技法,是中国瓷工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唐三彩"、"宋红绿彩"的经验,并吸收其他姊妹艺术养分,在大明  相似文献   

10.
鲁鹏宇 《法商研究》2012,(4):111-118
法政策学是研究法与公共政策相互关系的学问。正确理解法与公共政策的联系和区别,是合理定位法政策学的前提。从学科定位而言,法政策学应当定位于法学的分支学科,并始终要以法律思维为基础,在不断批判和反思政策思维的基础上实现法学与公共政策学的有机整合。就基础概念而言,法政策学的支柱性概念包括政策目标(立法目标)、政策工具(行政手法)、规制模式(组合手法)和评价基准等。就具体的事项分析而言,法政策学需要采用过程分析模型,对立法所涉及的价值、事实和规范三要素进行循环往复的观察和论证。  相似文献   

11.
北宋悯农诗歌远承《诗经》、汉乐府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近师杜甫"三吏"、"三别"以及白居易新乐府运动"唯歌生民病"的写实精神,通过多重对比手法,全方位地展现了北宋土地、赋税、劳役等制度重压下广大农民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贫富极度悬殊、阶级尖锐矛盾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士大夫文人的悲悯、痛恨、愧疚等等复杂感情。尤其在新旧党争中,更加体现出有识之士关心民瘼、改革弊政的胆识和勇气。受到宋朝社会文化的影响,北宋悯农诗也呈现出有别于前代诗歌的议论化、散文化的创作倾向,彰显了宋诗特有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2.
"汉字美学"是汉字学与文艺美学这两个学科的交叉综合。"汉字美学"概念的提出,是希望打破"专业"的门墙,在更高层面上恢复中国学术研究"文史哲"一体化的传统。其研究对象,是美学视阈中的"汉字"和汉字学视阈中的"文学话语"。汉字美学研究包括理论与应用这两方面的内容,其前者主要包括汉字美学的理论前提、在场背景、概念范畴体系、逻辑起点、理论观点等;后者主要包括"汉字谱系学"、"汉字图像学"、"汉字叙事学"、"汉字情感学"、"汉字的感性显现"等内容。词学核心概念证所用的"雅"、"婉"、"约"等汉字及其家族谱系,可以作为汉字美学研究的个案例证。  相似文献   

13.
美学长期在"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压制之下,丧失了自身的特质.美学研究应当回到生存世界本身,研究人类生活的感性形式.这正是传统哲学无能为力的领域.所以,美学是从传统哲学止步之处发轫的.纵观美学史,从柏拉图将美学定义为最高形态的学问,到现代美学学科的形成,美学的要义与精髓正表现为其研究的是哲学中的最大难题.美学探索生活世界的根基,是一门超越传统学科的"元学".因而,美学的发展也引发了哲学思维的剧变,哲学的"基本原理"由美学构成,美学真正成为了哲学的最高形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群体在时代政治的需求和制约下坚守电影理想和艺术使命。但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干扰,他们在长期的电影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一种"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的消极心态,这对他们的艺术创造构成负面影响。然而,第三代导演仍然在镜头运用、画面构图、蒙太奇艺术,以及电影的大众化、民族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具时代特色的艺术创造。此外,第三代导演的艺术创造与中国电影传统的关系也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5.
形式主义的"前景化"是指文学作品中对标准语言的背离而产生的艺术效果,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本文结合具体的实例,从知识不同而产生的"前景化"和语言使用方面的"前景化"两个方面,阐释了"前景化"诗学对文学翻译的启示作用,认为文学译者应以"前景化"诗学为指导,一方面尽量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敏锐地发现原文使用的"前景化"手法,另一方面要不遗余力,努力在译文中复制原文的"前景化"效果,实现这一效果在译文中的对等。  相似文献   

16.
从朝鲜"奇人吐奇气"、"学诗养气"、"慕圣人气象"、"气骨"等方面分析朝鲜诗论与中国文气理论的关系,可见朝鲜的气论学说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气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取得发展。作为与中国文论同源的朝鲜诗话,在借鉴和学习中国文论和文本(诗词文)的同时,也结合本国文学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新的观点。这些观点是对传统文论的延续与补充。促进了两国文学批评理论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程颐确认<论语>是儒家载道的要籍,其理学思想的建构也以<论语>作为基本资源.他的<论语解>采用涵畜经文、直寻义理的解经方式,是对传统传注之学的改造和超越.其以"理"解"仁"的德性之学,以"序"求"和"的礼学思想,以及由治心而治世的学术思路,构成北宋理学的基本框架.<论语解>虽然不是完整的<论语>注本,却以其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深刻的义理阐发开创了北宋<论语>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生活中,所有的精神文化都来自于符号活动的产物,人的本质表现在人能够利用符号去创造各种文化.在艺术设计中我们不断的采用各种手法,这些手法在应用的背后都影藏着符号学的原理和影子,也可以说一切文化形式既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也是人的本质对象化.在建筑环境艺术的设计中,人们不断的采用符号学进行研究,同时,也正是由于符号学的存在才使得环境设计中元素的信息表达和传递更加的科学和精确,表现手法也更加的丰富多彩.本文分析了环境形式产生和变化规律,探究其与符号应用之间的关系,为环境设计提供了创新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司法学论坛概述2014年12月7至8日,由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司法学论坛暨‘司法改革与司法管理’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司法实务界和学术界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作为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研究院举办的首届司法学论坛,该次研讨会以司法改革、司法管理和司法传统为主题,不仅涵盖了司法改革和司法管理领域的重要理论探讨,而且关注了实务界关于司法改革和司法管理最新实践探索。其目的是以司法学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中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传统理论,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大国均势"是国际战略,在新的核时代的国际环境下,续写了均势理论的新篇章。本文试图分析"大国均势"战略及其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