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成了网络反腐的勃兴,网络也日益成为监督政府反对腐败的重要手段,改变着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态,通过网络媒体曝光的一些腐败事件正在拷问制度反腐的底线。一、网络反腐是制度反腐的倒逼动力为改变滋生腐败的宏观制度环境和结构,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了"国法"和"党纪"两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但  相似文献   

2.
建党90年来的反腐倡廉历程是一个从命令反腐到运动反腐再到制度反腐的演进过程,反腐倡廉法律制度建设同样经历了这三个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制定了以宪法为依据的一整套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和以党章为依据的一系列党内规章制度,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但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确立的国际标准相比,我国在实体法、程序法、制度层面。尤其是财产申报制度上,尚存在一定差距。应当从这三个方面着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真正建成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公民行动的角度对网络反腐的内涵进行界定更能凸显网络反腐的实质。根据公民行动的方式、行动所指涉的对象、行动过程,网络反腐可以划分为腐败告知型、腐败挖掘型、集体动员型。三种类型的网络反腐行动中,公民从"围观"到"挖掘"到"抗争",显示了互联网时代草根力量的崛起。公共舆论的生成、倒逼、草根动员是网络反腐的行动机制。在未来反腐倡廉建设中,从廉政政策的制定、廉政制度的革新、腐败治理的议题等开放渠道,让草根权力在现实的腐败治理中有效地参与,是化解网络反腐舆情日益高涨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对于权力腐败这一痼疾,必须走法治反腐、理性反腐和科学反腐的道路,必须避免人治反腐、情绪反腐和盲目反腐。在此理念下,以科学的手段反腐,设计、改革和完善反腐制度体系,如建立财产公示、大额消费刷卡、信息公开、司法独立等制度。但是腐败不是孤立现象,反腐败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工程,若仅仅就腐败而反腐败,虽有一定成效,但事倍功半。所以,还需要做好科学划定权力界限,坚持权力最小介入原则,权力制约要形成法治的封闭式制约,从而提高权力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8)
法治反腐有利于推动制度反腐向纵深发展。以法治遏制腐败需要积极改革和创新反腐机制,寻求更有效的制度设计与运行方式,建立"不敢腐"的惩治机制是法治反腐的重点,完善"不能腐"的防范机制是法治反腐的关键,加强"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是法治反腐的根本,从而形成结构合理、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反腐机制,以期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腐败,使反腐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成了网络反腐的勃兴,网络也日益成为监督政府反对腐败的重要手段,改变着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态,通过网络媒体曝光的一些腐败事件正在拷问制度反腐的底线.一、网络反腐是制度反腐的倒逼动力为改变滋生腐败的宏观制度环境和结构,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了“国法”和“党纪”两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但是,制度反腐任重而道远,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作为防腐反贪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还没仃入法、作为新时期反腐侣廉利器的金融实记制信用体系还有待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停留在表面等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为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下滋生的腐败问题,我国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反腐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法律法规体系.但仍存在着人治反腐较为突出、反腐法律法规不健全、国内反腐法律与国际反腐法律衔接不够等问题.完善我国反腐法律机制,需要建立独立反腐机构、加快制定专门反腐败法、加快国内立法衔接国际反腐法、健全反腐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8.
网络反腐在彰显民主权利、惩治社会腐败和促进社会公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社会公正的视角考量,网络反腐追求效率与公平、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但是目前,网络反腐以低成本高效率见长,却忽略了社会公平;部分网民追求自由表达权利,但忽略了应该承担的社会义务;网络媒体追求自身利益,但忽略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等。所以,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网络监督,提高网民素质,开发网络反腐资源等,才能从根本上惩治社会腐败,推进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9.
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进反腐败斗争,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思想、行动和制度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以清醒的头脑认知反对腐败思想,认为不注重治理党员干部的腐败思想,迟早会葬送执政地位;以果断的反腐行动推进"打虎灭蝇",做到发现一个就坚决查处一个,实现法治无特区、反腐无例外;以坚定的改革精神促进体制变革,注重纪检体制与责任制度建设,逐步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反腐败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理性、激情与欲望是构成人性的主要成分,人的行为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三种因素的影响。腐败行为的滋生与蔓延主要受到人性中的欲望驱动和理性导向的影响,激情因素在寻求权利认同与维护公共利益方面作用明显。构建绿色健康的政治生态,需要达成反腐的社会共识,更需要形成反腐的持久性动力。通过培育人性中的激情成分,抑制欲望和理性的影响,在社会中实现三者动态平衡,形成人民、党、国家共同反腐的制度体系以实现反腐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无论从学理角度,还是从现实腐败发生和治理机制,以及国内外反腐经验来看,预防和治理腐败,不仅要健全制度体系,推进制度反腐,还要站在道德文化角度,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培育民众的廉洁信仰和全社会的廉洁氛围,以此来抵制和消解各种腐败文化的侵蚀。在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上,只有将制度反腐与廉洁文化建设完美融合,形成"善制"与"善德"齐头并进的协同态势,才能形成不想腐的心理机制、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从而有效防治腐败。  相似文献   

12.
当前官员贪腐现象呈现出贪腐金额攀升、贪腐指向多样、贪腐手腕隐蔽、贪腐分子结盟等发展趋势特征。"制度性腐败"的存在、"制度虚置"与"破窗效应"及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的"制度排挤"与"制度替代"等是其制度生态原因。遏制当前官员贪腐发展态势除坚持高压反腐不动摇外,需要扎密扎实制度笼子,形成制度化反腐、法治化反腐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突出了制度反腐这一要求。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建立怎样的制度,才能取得反腐的根本效果?习惯认为,反腐是党内的事,是干部的事,因为腐败主要出在领导干部身上,反腐必须从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做起,党的组织必须通过严格规范和一系列制度对领导干部的行为进行约束,对于腐败了的领导干部必须进行严肃查处,所以反腐制度建设重点是党的廉政制度建设。但从腐败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财税制度反腐,是一种以管控公共财产为中心的反腐思路,其要义在于通过完善财税法治体系来规范公共财产收入、支出与监管的全过程,由此规范政府行为,实现腐败的源头治理。腐败的主要表现是"公财私用",而财税法作为管理国家钱袋子的法律,能够充当公共财产的"看门狗",并可以通过管住"钱"来管住政府的"人"和"事",形成"不能腐"的制度网格。国际经验和本土实践表明,财税制度反腐是中国相对共识较大、阻力较小、投入产出比较高的优选路径。未来,应当将"管人"与"理财"相结合,构建人财并重的反腐系统。具体来说,应当树立"公共财产"观念,通过确立权利本位来消弭腐败文化。同时,应在财税决策上通过完善预算制度来限缩腐败空间,在财税运行上通过构建正当程序来防杜腐败机会,在财税监管上通过严控公共资金来遏制腐败行为,从而实现政府财政活动的法治化,寻求法治顶层设计之下的腐败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向纵深推进,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巩固已有成果,推进腐败治理从"不敢""不能"向"不想"的深度跃迁,还要回归文化本源探寻治理路径。随着正风反腐力度的持续加大,作为与廉政文化相对的"腐败亚文化"在新时期新阶段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集中体现为人情文化的泛化和庸俗化、变相逢迎手段的隐匿化和科技化、不作为的"软腐败"现象凸显、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顽疾难除等等。究其成因,主要包括认知偏差、心理诱因、价值"越轨"、制度"笼子"不严密等内外部致变因素。针对这些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我们应该从健全官员人格和心理素质、强化廉政文化建设与教育、提升制度体系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等路径去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正>能否坚守"零容忍"的反腐底线关系到俄罗斯反腐的最终成败。一是要制度反腐。俄罗斯腐败问题的制度化是其难以治理的主要原因。长期形成的僵化的行政体制、效率低下的官僚作风、官商一体的垄断利益集团、民众对腐败的司空见惯使俄罗斯反腐举步维艰,成效甚微。二是要对腐败"零容忍"。俄罗斯社会对腐败容忍度很高,腐败甚至已成为俄社会普遍存在的"合  相似文献   

17.
自革新以来,越南共产党的腐败治理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整党整风与净化队伍为主要特点的运动反腐阶段,以完善法律法规与设立专门机构为主要内容的法治反腐阶段,以及以深入推进制度反腐并"无禁区"地严查大案要案为主要方式的全面反腐阶段,腐败治理取得重要成效。越共的腐败治理经验可以归结为四大方面:一是不断加强党的统一领导与廉政机制构建;二是积极推动民主表决与权力制衡机制改革;三是努力完善反腐立法、制度配套与党纪构建工作;四是广泛实施党内监督、群众检举与媒体曝光相结合的多维治理。  相似文献   

18.
吴永 《理论导刊》2014,(3):50-52
毛泽东反腐思想是由教育反腐、制度反腐和民主监督反腐构成的一个"三位一体"的科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通过教育反腐,织好源头防腐的"内网",加强党性修养,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通过制度反腐,织牢惩戒腐败的"电网",体现制度的权威性,促进制度的执行力,提高党和政府反腐的公信力;通过民主监督反腐,运用好反腐建设的"外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反腐积极性,监督权力运行,防止权力异化。  相似文献   

19.
网络反腐的本质是借助高效、便捷的信息技术来打击腐败,是一种迎合了新技术手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反腐形式。但由于制度存在缺陷、网络暴力普遍存在、民间网络反腐平台建设不足、对"狂欢"式网络反腐审美疲劳等原因,使得网络反腐出现了"断崖式降温"。网络反腐具有存在的必要性,而要使其稳定、长期发展则必须走制度化的道路。在新一轮的改革契机下,完善网络反腐可以从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搭建网络反腐平台及做好网络舆情管理这三个方面来完成。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4)
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的最大特色就是坚决严厉打击腐败行为,习近平总书记主张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反腐,其中运用制度进行反腐是其反腐败行为的最大特色。本文论述了制度反腐的概念,当前制度反腐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制度反腐,以及应该如何进行制度反腐,对习近平总书记进行的制度反腐做了全面的研究,以期对反腐路径形成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