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肖远 《群众》2014,(7):16-17
<正>在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互动的现代治理格局中,实行有效的政府治理,关键取决于政府自身的公信力。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凭借自身的信用能力而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程度,它涉及价值、能力、关系等要素,包含政策信用、绩效信用、行为信用等,与政府执行力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以公开促公信、以效率树公信、以公正赢公信。  相似文献   

2.
王鸿 《人民论坛》2012,(5):42-43
阻断群体性事件源头具有削减直接危害、节省社会成本、增进政府信任、促进制度创新等功能。当前的群体性事件有社会流动存壁垒、非政府组织尚薄弱、政府信任有欠缺、信息沟通不顺畅等源头性成因,需要采取疏通社会垂直流动渠道、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建设以及加强政府公信力的建设等有效措施积极化解这些矛盾因素。  相似文献   

3.
朝令夕改,对于政府来说,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得不为的事情。但是从秩序的角度来说,这种不得不的苦衷,源于政府不尊重扩展的市场秩序的规律,也不尊重扩展的社会秩序的规律,更缘于政府不尊重自身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的特点。朝令夕改,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说,会导致政府失去人民的信任;从小的方面来说,会导致社会失序。如果政府尊重这些秩序的规律,那么朝令夕改的政府决策就会大大减少,政府会成为一个有限、有效和有公信力的政府。  相似文献   

4.
从类型看,政府公信力属于政治心理学范畴的概念,涉及到社会组织与公众对政府公共行政行为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和评价,是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和自身形象在行政客体中所形成的心理反映,其本质是一种政治认同.在属性上,具有公共信任而非私人信任关系、无形而非有形资源以及主导性与系统性三方面的特征.按照信任对象来划分,政府公信力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政府体制公信力、公共政策公信力以及政治精英公信力三种.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才能完成。然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每一进程,必须有全体公务员的共同努力,新疆各级政府都是主要角色与主导力量。于是,要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关键因素是提升政府公信力。一、政府公信力及其内涵政府公信力,是构建全自治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件,也是实现全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所谓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据自身的资源展开行政活动并由此而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程度。我们各级政府公信力涉及到两  相似文献   

6.
公共信任理论是公信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直接理论来源。政治公信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核心价值,政治信任与执政党公信力密切相关。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规范、执政绩效、制度规范与法则以及民主法治等方面。政党要赢得民众广泛而持久的认同与信任,必须善于开发其意识形态、权力配置、利益整合能力、施政有效性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合法性资源。政治信任的动态构建与执政党公信力提升的路径选择主要有:加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和执政能力建设,社会资本与政府绩效的持续积累,民主政治与有限政府的运作,建设和完善公共权力的运行制度以及制度化不信任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7.
蔡永飞 《人民论坛》2012,(18):18-20
是社会焦虑、不公平感,还是思维惯性、情绪发泄,抑或从众心理、逆反心理,老百姓不信任、不相信政府说明了什么,有何特点,怎样应对应当说,"老不信"这个词,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因为并非所有老百姓都不信任、不相信政府,也并非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每时每刻都不信任、不相信政府,也并非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在任何事情上、对所有官员都不信任、不相信。当然,以笔者的观察,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绝不在少数,而不被信任和相信的官员也不在少数。这一问题确实值得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并  相似文献   

8.
黄苇町 《乡音》2012,(11):32-33
当一个政权或执政党发生执政危机时,社会情绪会有所变化。下层情绪激烈化、中层激进化、社会高层分裂化,出现信仰、信念、信任、信心缺失。执政党在任何时候都要重视社会信任情况,尤其是政府公信力问题。信任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虽不能直接看到,但作为一种思想现象,可以通过社会舆论、社会情绪反映出来,尤其在大的历史变动时期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黄苇町 《人民论坛》2012,(18):22-23
当一个政权或执政党发生执政危机时,社会情绪会有所变化。下层情绪激烈化、中层激进化、社会高层分裂化,出现信仰、信念、信任、信心缺失执政党在任何时候都要重视社会信任情况,尤其是政府公信力问题。信任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虽不能直接看到,但作为一种思想现象,可以通过社会舆论、社会情绪反映出来,尤其在大的历史变动时期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改善政府内部治理效率分析:基于交易成本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负责任的、高效率的、透明的政府运行体系对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但由于大量的交易成本存在,政府内部治理效率通常并不高,严重制约市场体系运行和政府作用的发挥。因此,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交易成本"分析方法来理解政府内部治理效率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要提高政府内部治理效率,仅仅停留在技术工具上还不够,必须从更广阔的制度和组织创新中寻找答案,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1.
史国君 《群众》2014,(5):57-58
<正>据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去年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我国总体社会信任水平统计得分为59.7分,低于60分的信任危机警戒线。古罗马政论家塔西佗说:"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和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西方政治学把这种公众不信任政府时,政府无论怎样做都会受到质疑和批评的现象称为"塔西佗陷阱"。近年来"躲猫猫"、"瘦肉精"、"悬浮照"等公共危机事件和"瓮安事件"、"乌坎事件"、茂名PX事件等群体性事件的接连发生,表明政府公信力正面临  相似文献   

12.
腐败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几千年来的毒瘤。严重的官员贪腐会毁损政府的公信力,侵蚀民主法治大厦的根基,扭曲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增大经济交易成本,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降低公民生活品质,污浊社会风气。因此,以零容忍的态度反对腐败而推进的廉政治理,是中国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门阶条件,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治理能力提升,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包含政府、市场与社会治理,这三大治理的核心是政府治理,而政府治理的核心是廉政治理。  相似文献   

13.
政府公信力作为衡量当前政府工作好坏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反应了社会民众对政府行为的信任程度与满意程度。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为起点,结合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从社会、政府、公众三个角度浅析影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要素并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4.
好的治理——善治应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并能够进一步巩㈤和促进信任关系的发展。这其中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占据核心位置。而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公信力的损耗已经成为凼扰政府发展的紧迫问题。甚至有学者认为,在目前态势下,放任政府信任危机的发展,很有可能导致政治危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基于某种利益需求和权利主张,利用网络大规模发布和传播某一方面信息,以向有关方面传递诉求的网络民意表达形态和社会传播现象。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网民对政府的不信任,网民更愿意通过网络集结起来,共同表达利益诉求。因此,政府要有效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就必须重视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在强大的政府公信力支撑下做好对网络舆论的有效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16.
朱海滔 《创造》2009,(1):46-46
对公众失信不仅损害官员自身形象,更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导致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信誉和公信力的流失,势必使政府和民众之间产生无形的隔阂,执政能力也会因广泛的质疑而削弱。若连政府都不值得信任了,民众还能相信谁?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4,(1):36-36
高星在《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撰文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信任缺失已经危害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现阶段社会信任缺失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转型期信任模式交汇更替衍生了信任缺失,价值观扭曲导致了信任缺失,社会经济运行的游戏规则异化加剧了信任缺失。有效提升社会信任水平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需要大力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政府公信力建设、社会信任应对调控机制建设,以寻求提升我国转型期社会信任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公安工作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密切相关。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当前转型时期社会信任与政府信任面临挑战,社会信任类型、政府信任度、政府信任影响因素等变化对公安机关群众工作产生重要影响,而这一时期信任建构成为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基石。提升公信力是公安机关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核心路径。以信任建构为基础的转型时期公安机关群众工作要在"亲民、合法、服务"理念基础上,完善契约型与合作型信任关系,创新联系群众方式、服务群众机制、工作新路径、思想工作方法及群众参与模式等,通过创新群众工作新路径实现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9.
阴通三 《前进》2004,(6):45-46
建设诚信山西,山西媒体的公信力如何,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因为建设诚信山西需要发挥媒体的舆论功能,而且因为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就是诚信山西的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也就是说,山西的媒体不仅要为建设诚信山西大造舆论,而且要把增强自身的公信力放到增强媒体市场竞争力的领先地位。受众不会选择没有信誉的媒体;市场看好公众信任的媒体。提到公信力,自然会想到新闻的真实性。这是不言而喻的。一个时时刊登虚假新闻、虚假广告的媒体,如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厂家,市场上没有信誉度,公信力等于零。当然,在山西的主流媒体中,还没有一家这样的媒体…  相似文献   

20.
所谓政府公信力,主要是指政府赢得公众信任的程度。具体而言,政府公信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机构的社会形象或道德评价的问题,即政府能否做到依法行政,秉公办事,一视同仁,主要是政府的道德形象。二是公众对政府机构和官员们行政能力的信任问题,即政府是否拥有对内管理好自身事务、对外管理好社会事务的能力,能否得到公众的认同和满意。三是对各种政策的信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