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村里出了几个大学生,本是光宗耀祖的好事。然而毕业即失业的他们,面对就业的压力,只得将户口迁回村,谁知却享受不到“村民待遇”,几名大学生成了“黑户”。  相似文献   

2.
星星 《就业与保障》2008,(10):29-29
所谓知识失业,是指接受了高等教育,获得了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者,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大学生的失业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知识失业。大学生的知识失业是一种人才相对过剩而造成的虚假性的饱和。目前,我国高学历者在劳动力群体中所占的比重还相当少,面临的尴尬是:一方面,很多基层单位、民营企业急需大学生去充实,另一方面大学生扎堆于大中城市和外企。由此可见,大学生所面临的失业是一种结构性失业,是一种“虚假的饱和”。在大学生中,知识失业所占的比率还比较小,且只集中于部分群体。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失业与失业津贴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大学生失业现象与背景的基础上,比较了失业低保论、失业保险论与失业津贴论三种具体的实施模式,并考察西方各国的制度经验与理念,以失业津贴为主的方式在解决中国大学生失业问题上更易操作且有效。  相似文献   

4.
在前不久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不同意‘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说法。但是我承认,现在大学生就业确实遇到了很多新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人大论坛》2009,(4):10-11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就业更加困难,不少大学生可能面临“毕业即失业”严峻考验。温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失业人员,往往针对的仅是国有或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者。而事实上,在如今城市中,还存在另外一个失业群体,他们没有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经历,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更低学历毕业或肄业后加入到失业行列,他们被劳动学研究专家和社会学家们称为“新失业群体”。经过多年的国企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目前,由国有和集体企业失业下岗人员构成的“老失业群体”已达到峰值,而“新失业群体”问题开始逐步凸现,  相似文献   

7.
就业焦虑下,求职无门让不少在校大学生担忧自己“毕业即失业”,纷纷选择提前实习以充实简历。一些求职辅导机构抓住“商机”,渲染“没有大公司的实习就无法得到好工作”的恐慌情绪,引诱求职焦虑的在校大学生“付费实习”,一些大学生为购买虚假实习证明耗费不菲。  相似文献   

8.
洪湖 《民主与法制》2014,(32):43-45
QQ无意中被盗,让急需担负起养家重任的失业大学生李明宇发现了一个莫大的商机。他伙同高中同学,在重庆成立了“网络公主联盟”,自任“盟主”和“副盟主”,利用网络,把全国各地进行情色交易的“公主”招至麾下。借用“商业连锁店”的运营模式,在各个城市设立“分堂”。半年下来,这个“网络公主联盟”形成了覆盖辽宁大连、内蒙古赤峰、江西、湖北、重庆等十几个省市的地下王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亟需一张“失业保险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失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不仅会引起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到人们投资教育的积极性,滋生“读书无用论”、“大学生过剩论”等错误观念.为此,建立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失业保险制度,可以说是缓解大学生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这方面,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已有成功的先例,但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对此还是见仁见智、没有定论.失业保险制度,是我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社保“广覆盖”的原则,应该包括所有的劳动者在内,大学生也不应例外.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刚进入社会,没有独立生活的基础,此时的失业不仅会给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在心理上也会带来很大挫折.通过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给他们提供一个缓冲机会,有助于大学生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尽量减少待业择业过程中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帮助大学生完成从学生到社会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0.
关注     
《政协天地》2009,(11):34-35
破解失业挑战 建国以来我国成功破解了三次严峻的失业挑战。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果断实施“统包统配”,解决了旧社会遗留下的400万失业人员。“文革”结束后,面对1000多万返城上山下乡人员,党中央、国务院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就业相结合”的方针,扩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1.
辽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较大,维护稳定的任务艰巨。今年2月,围绕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和王兆国同志与工青妇负责同志座谈维护社会稳定问题的谈话精神,在辽宁省委的正确领导下,  相似文献   

12.
郭峥 《前进》2013,(4):43-44
近日,从孝义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工程标杆项目之一的振兴街办桃园阁食用菌大棚基地获悉,食用菌长势良好、大棚收益可观。据项目负责人李海文介绍,今年食用菌大棚每座预计收入可达1.5万元,项目纯利润有望突破60万元,将为安置在基地中就业的邻近村失业农民每月增加直接经济收入1500—2000元。李海文的成功创业,充分彰显了孝义大学生村官队伍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桃园阁的发展全面体现了孝义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工程从探索逐步走向成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3.
知识失业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其主体是具备一定知识和专业的知识劳动者。自20世纪80年代末尤其是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以来,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他们成为最早的知识失业者。面对某些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现实,知识失业对大学生群体产生重大的社会、心理影响是难免的。许多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沉浸在沮丧、自责、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整天哀叹着社会的不公,自身的不幸,眼睁睁看着自己步履蹒跚,生命沦落。其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在:1.引发一系列的认知失调。一些大学生对上大学的美好预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工智能(AI)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AI发展带来的技术红利的同时,不应忽视其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在当下就业形势严峻,青年就业压力增大的社会背景下,“AI失业”值得深入研究。“AI失业”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性失业,是指人类劳动力被AI取代而导致的失业。仅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是AI技术应用带来的直接后果,但其深层次原因是AI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虽然当前“AI失业”尚处于初期阶段,其替代效应并不显著,但从长远来看,“AI失业”现象或将变得愈加突出。对当代青年而言,应注意AI加剧青年就业竞争、扩大青年收入差距以及影响青年身心健康等风险。在促进AI发展的同时,要有效防范上述风险,应当从加强青年职业规划和促进青年劳动力素质提升、适当调整未来青年人才培养方向、在产业升级中抑制AI替代效应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和分配制度等方面着手,以有效应对“AI失业”的风险及挑战。  相似文献   

15.
图片库     
《中国妇运》2005,(8):39-39
从4月份开始,淄博市妇联、淄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淄博市总工会集中三个月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真情相助”活动,多渠道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一是开展下岗、失业人员专场招聘洽谈会活动。确定每月下旬的第一个星期六上午三部门联合举办下岗失业人员专场招聘会,并组织相关用人单位现场招聘。同时,通过.开发社区公益岗位等措施,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二是开展“政策咨询援助周”活动,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16.
就业在欧洲是个很严峻的问题,近3年,欧洲的失业率都在8%以上,一些国家失业率甚至超过了10%。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是失业的开始。大学毕业生属于“高级求职者”在法国,国家对毕业生的帮助主要体现在福利上。很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学生都会到当地的“国家就业中心”和“国家失业保险中心”登记。  相似文献   

17.
《上海支部生活》2008,(5):36-36
【事件】《新华每日电讯》消息:公务员考试近年在大学校园持续升温。2008年报考人数创历年之最,64万人竞争近1.4万个职位,录取比例为46比1。有记者问应考大学生:“公务员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答日:“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收入逐年升高,医疗、养老都有保障,没有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化时代,具体到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日常生活的网络化促成了其日常生活的消费化。这一运行机制中,网络化与消费化互为促动,使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身份逐渐向下移动:成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大众,未来的知识工人。大学生们应清醒认识到这一社会角色的转变,只有具备了对自身社会身份的清醒认识与合理定位。才能改变“大学毕业就是失业”的普遍精英主义价值观下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捕风捉影     
《干部人事月报》2008,(23):47-47
大学生2011年将迎来就业最高峰;技校毕业生起薪2016元;失业“难民”涌向中国;“裁员心理服务”走俏沪上;日语软件人才需求大幅上升;企业定岗定编研讨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20.
逐工作而居的农民工、流动性极强的灵活就业人员、刚刚踏上求职路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具有高失业风险也最需要失业保险.却不受失业保险制度“欢迎”,无法享受到失业保险制度规定的权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这些基本无需担忧失业的稳定就业群体.每个月的工资表中却固定扣除一项30-50元不等的失业保险金。需要参保却无法参保、不用担心失业却必须承担缴费“义务”,作为社会稳定器的失业保险制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挂”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