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大思政课”长期性、系统性、全局性的特点与一体化建设也具有天然的契合度。建设好“大思政课”要以“一体化”为抓手,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家校社一体化”“学践研一体化”,优化课堂主渠道,善用社会大课堂,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启智润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需要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还存在着课程理念脱离实践,融通性不足;课程内容重复赘余,连贯性不强;课程设计缺乏整体安排,衔接性不够;课程教学相互独立,合作性不频;课程评价欠缺量化统一,标准不清等诸多问题。在了解问题的前提下通过对思政课总体要求一以贯之,实现课程理念一体化;统筹安排不同学段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一体化;推动不同学段思政课教育教学协同合作,实现课程设计一体化;加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互动,实现课程教学一体化;完善不同学段思政课评价机制的建立,实现课程评价的一体化;探索可行性对策,以期更好地推进与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着政策运行不到位、课程目标体系理解不全面、教师观念转变不理想和课堂教学创新不足等系列问题。系统推进和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运行机制;加强思政内容整合,构建育人合力,建立纵横相联、内外一致的课程框架体系;促使教师在思想理念、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关键性转变;精心组织思政课程教学实践,深度打造创新、趣味、灵动的思政课堂。  相似文献   

4.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实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战略举措。中小学段是青少年“拔节孕穗”的重要阶段,中小学段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是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实践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明确自己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链条中的主体角色与担当,精准把握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要义,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切实做出自己的学段性贡献,致力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  相似文献   

5.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深化思政课创新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强化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务实之举,是协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主题教学具有层次性和进阶性,是连接、整合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重要方式和抓手。深挖以主题教学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价值定位、根本遵循和实践进路,能够在实践中推动学校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是其中的关键内容。通过厘清基本概念,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从教师、学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社会及外界机构四个维度,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不同学段“同上一堂思政课”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的一大亮点。基于整合智慧与资源促进思政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可以通过统筹规划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衔接、筹划多种教学方式等措施形成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全面联动的融合式整体框架,助推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的落实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加强高中与大学阶段思政课有效衔接,既是由这两个学段的特殊性决定,也是出于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高中与大学思政课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考评等方面存在的脱节现象值得高度重视。新时代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有效衔接的路径举措,包括加强高中与大学思政课课程及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有效衔接以及建立思政课教师的相互交流渠道,从而形成高中与大学思政课建设的合力,助力于时代新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大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然而,新时代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教育却面临目标体系断层、教学内容脱节、法治价值缺失、实践衔接不足等问题,给法治教育一体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应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系统思维,确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坚持进阶思维,优化大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坚持法治思维,凝聚大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共识;坚持创新思维,开拓大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的共建路径。从思维向度出发,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教育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衔接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法治育人实效,还能够为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大思政课”背景下研究中职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社会发展形势、思政课课程性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协同育人规律都迫切要求中职思政课要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改革创新。调查发现,中职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政策执行失真、师资结构性短缺、课程资源匮乏、教育主体责任不明等方面的困境,需要从改革评价机制、加强师资建设、善用教育资源、明确主体责任等四方面予以纾解。  相似文献   

11.
在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整体性、教学内容的阶段性和连贯性、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共向性、教学方法的适切性和通用性四个方面比较初高中教学的异同,从而探索一体化建设初高中思政课高效课堂的经验。这有利于完成初高中分阶段、分层次开展思政课教学,实现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多元教研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和重要的专业推动力量。构建多元教研共同体,要以推进一体化建设为引领,夯实基层教研共同体组织;以构建进阶性目标为导向,重塑教研共同体发展愿景;以完善“大思政”课程为延伸,助力教研共同体内核建设。多元教研共同体构建与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有机整体,凝聚、形成、增进立德树人的“集体合力”的实践追求具有耦合性。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当前,如何由浅入深、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统筹规划思政课教学,切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且迫切的理论和实践任务。为此,本刊“教学设计与点评”栏目,特邀学科专家主持组稿、指导评议,开设“一体化教学设计”专栏,与广大读者朋友共享“思政课一体化”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4.
<正>2023年12月23—24日,“践行教育家精神与新时代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暨《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年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和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哲学学院教授、教材研究院院长、  相似文献   

15.
<正>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工程,是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战略选择。思政课一体化强调要树立思政课共同体理念,整体规划课程目标、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进行思政教育。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议题教学有助于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促进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即提升课程实施力。高质量一体化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课程实施力应当立体化,多元多维交互、分层分类互补、组织与非组织相辅。对此,可采用以下路径:校本小课题研究,滋养课程实施力;“五步三结合”校本培训,跨学科涵育课程实施力;“拼团式”自助教研,数字化赋能课程实施力。同时采取“整体化系统设计、一体化分步实施”策略,按照“项目引领——系统培训——教学评价”三个环节循环不断深化升级。  相似文献   

17.
2021年1月7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年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共同主办,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金凤小学、珠海市金鼎中学、北师大(珠海)附属高级中学协办,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全国直播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高中法治教育校本课程既要注重与其他学段的连贯性,又要注重差异性。作为统编教材的必要补充,在课程构建中要坚持以生为本,明确开发利用的出发点;要精选内容形式,凸显开发利用的闪光点;要创新评价方式,激活开发利用的拓展点,由此实现学段纵向衔接、逐层递进,学科、课程协同联动,完善课程教材体系,系统进行法治教育,更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法治素养需求。与此同时,应对高中法治教育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调整,做到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校园评价与社会评价、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三个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关键在教师。高中思政课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自主研修,掌握思政课程科学理论,坚定使命担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要求提升自身素质,探索创新高效思政课堂构建方法;潜心磨课,打造生命课堂,修炼跨学科教学能力;探求育人之道,突出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演绎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度不强、课程思政建设深度和广度不够、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不高、教师素养与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不匹配”等问题,围绕“如何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建构系统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等难点,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推动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推陈出新,是我们当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事关课程思政建设成败,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