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春 《今日民族》2009,(8):29-30
云南省水族族别确认时间较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被划入相近语系民族。云南水族主要聚居在富源县古敢水族乡境内,其他地区分布较少。就富源水族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1.由于富源水族处于散杂居地区,现能讲水族话的本民族人员已经很少。2.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工艺制作,如音乐、舞蹈、器乐、雕刻、印染缺乏传承人。3.民族服饰的制作已被淡化,传统服饰制作传承乏人。  相似文献   

2.
艾霞  吕青 《人民论坛》2012,(23):218-219
在几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各地域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只有传承创新民间艺术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才能繁荣发展。文章通过分析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的源流和传承状况,力图探究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运用生态学理念对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环境、嬗变与保护进行了实证的分析与研究。我们认为,侗族大歌的产生和传承与其自然的和人文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的变化诸如语言的改变、传承的断裂和传承载体的变化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引发大歌的历史嬗变和濒临失传的危险。据此,作者从用生态保护的理念、对大歌进课堂的再认识和定位、培养专业创作人员和大歌名人、构建大歌文化产业机构等方面,提出了对侗族大歌进行保护的思路与视角。  相似文献   

4.
当代,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力国力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和繁荣我国民族文化,必须从战略高度研究民族文化的振兴和发展,并从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传承与弘扬,振兴与繁荣的角度,来探索提高民族文化自觉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明确了“深挖黄河文化时代价值、进一步维护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促进黄河文化的创新应用与传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等内容。阐释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升黄河文化国内国际影响力都离不开符合新时代话语体系和受众偏好的传播路径建构。因此从分析数字时代的传播新趋势和黄河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从受众习惯变化、数字技术发展、话语体系建构、国际交流创新、复合人才培养等维度提出创新路径,可以为创新黄河文化传播路径、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6.
水族双歌是水族文学园地里一种别具特色的民间说唱文学,它以言语象征符号记述了水族人民的生活情景、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文章在分析水族双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挖掘水族双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征,对进一步理解水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了各民族的文化审美和精神理念。少数民族古籍的出版,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从事民族古籍出版的民族出版机构,须以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打造优质民族古籍出版项目。文章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彝族古歌》的出版为例,探讨了出版环节对民族文献的出版赋值以及民族古籍出版精品的打造,以期对民族古籍的进一步挖掘、整理、出版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主体,对传播优秀民族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大学是专家学者的聚集地、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引领社会文明、科学发展的义务和责任.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科、专业设置过于商业化,过分追求办学效益,人文学科发展失衡;文化传承创新教育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科建设等缺少融合;部分院校文化建设单一化,缺少人文特色;多数大学缺少文化研究、交流与服务设施,博物、审美、陶情等人文教育实践活动无法有效实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图像化整理与研究是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极大的重视,为民族文化图像化的整理与研究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民族文化中图像化的整理与研究提供了搜集整理资料的技术保障。民族文化中物象化主题的提炼是民族文化图像化整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现状与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渊实 《前沿》2010,(2):195-197
文章通过走访调查和文献资料法对云南省水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现状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古老而内容丰富的水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如今已濒临灭绝。为了进一步挖掘和保护水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针对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一系列保护传承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贵州自然与人文》对贵州"千岛文化"现象,参照国家非遗分类标准,兼顾高中地方课程普适性原则,把它分为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手工技艺、节日文化、歌舞戏剧等五种文化形态纳入地方课程范畴,并力图通过教材文本及其延伸阅读、以博物馆为第二课堂、倡导研究性学习等课程实施路径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少数民族古歌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功能。它记录着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史,反映了各个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生活,蕴含着民族信仰,体现着民族精神,具有规范各民族人民道德、整合凝聚各民族心理、调控各民族与生态环境关系等功能。虽然不同的少数民族古歌仍保留许多自身的文化特质,但在文化特征、生态伦理意识和文化传承功能等方面存在很多相同之处,是贵州独特地域文化赖以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晓明 《传承》2011,(31):52-53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必须通过文化的相对稳定的代际传承与变动不居的创新这两种基本形式来实现。传承与创新的辩证运动构成文化发展的基本表现形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其传承力与创新力上。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正面临着传承难、创新更难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可以释放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表现、效应、机制与实践路径而言,深度融合表现为数字经济加速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迫使数字经济迭代创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深度融合具有创造新的价值创造体系、新的价值分配体系、新的价值流通体系和新的使用价值消费体系四个方面的效应。数字经济深度融入实体经济的机制包括以数字技术创新提高实体经济劳动生产率、以海量数据科学指导实体经济分配比例、以平台化组织方式提高实体经济交换效率、以算法技术精准满足实体经济个性化消费等;实体经济深度融入数字经济的机制包括以数字化转型扩大数字经济的作用范围、以工业互联网促进数字经济的网络协同效应、以智能制造倒逼数字经济的技术体系创新等。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路径可具体化为基础支撑、动力支撑、组织支撑和技术支撑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15.
陆岷峰 《群众》2023,(2):19-20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将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并通过科技创新这一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小微科创企业是科技创新重要主体之一,数量众多,创新动能强,市场反映灵敏,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数字科技金融是科技金融的升级版,是新时期实现小微科创企业目标、解决资金困难的有效路径。数字科技金融融合了数字技术与科技金融。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贵州高校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健身、娱乐、竞技等价值功能,在贵州高校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民族符号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价值意义,推进民族符号文化的教育发展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方面要推进民族符号文化的教育进程,另一方面关于民族符号文化的教育也需要合理引导,只有这样,民族符号文化在通过教育方式进行开发利用时,同时也能通过教育得到传承发展,使得教育成为民族符号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路径。结合民族符号的价值和特征,民族符号文化的教育引导与传承需要秉持特色原则、文化原则等多个原则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文明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靖州苗族歌蓥的传承与保护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其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在机制创新方面,实现培养、管理、评估、激励机制有机结合;在载体创新方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苗族歌蓥的传承与保护;在制度创新方面,建立健全苗族歌錾传承与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指引下,借助“元宇宙”发展之势开发数字藏品成为我国民族博物馆传播民族文化扩大影响力的新途径。当前民族博物馆数字藏品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合作机制、知识产权、内容研发和设计表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民族博物馆要通过构建运行体系,规范授权管理,深入挖掘多元民族文化遗产,创新设计路径,打造数字化的民族文化产权形象,赋予数字藏品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以公益性、原创性、社交性、落地性等为原则开发数字藏品将进一步拉近公众与民族博物馆之间的距离,对于满足新时代大众的民族文化需求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数字设施、数字使用、数字生产、数字创新及数字产出等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具体测度我国各省份2011年至2020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据显示以北京、广东、上海为代表的东部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以云南、甘肃、江西、贵州为代表的中西部省份数字化发展迅猛,虽起步较晚但正在快速赶超。进一步实证分析影响各地数字经济发展的具体因子,可发现地区生产总值的扩张、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建议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数字使用、扩大数字就业、提高企业数字化水平、鼓励数字创新等路径,进一步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