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魏晓阳 《半月谈》2022,(1):37-39
怀来紧邻北京,坐拥官厅水库的湖光山色、天然画图。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怀来如何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吸引北京企业入驻,人口流入,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重点课题。其中一项关键工作,就是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目前,官厅水库之滨新建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不啻在当地乡镇辖区内矗立起一座“村中城”。  相似文献   
2.
宪政制度的建构和文化转变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在一个变动的社会中,制度通常先于文化而发生变化,但如果文化不能及时发生相应的变化,那么新制度就不能确立下来,而最终将在旧势力的围剿下销声匿迹。新制度的引入也可能破坏传统社会的道德文化资源,在新文化建立不起来的情况下产生社会失序,或最终建立一个比旧秩序更糟糕的制度。因此,宪政制度的改革者必须重视文化的革新,塑造与新制度相适应的宪政文化。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是世界各国宪法普遍保障的一项基本权利。日本法院在舆论监督的两大法律限制——事前限制与国家秘密,从原则上确认了表达自由和新闻监督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北方杂志》事件”和“家永教科书”等具体判例中,仍然采取相当谨慎的立场,政府在限制新闻出版过程中可以依据相当宽泛的公共利益行使自由裁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天皇制度对近代日本宪政转型的作用。在历史上,天皇作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对日本宪政发挥过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天皇的精神权威贯穿着日本的全部历史,并在立宪过程中统合了具有不同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各派力量,使得明治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成为可能。然而,如果天皇的精神权威和实际政治权力相结合,他又可能成为军国主义势力用来破坏宪政的工具,并把日本带入战争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美国影响下制定的和平宪法剥夺了天皇实质性政治权力,并使国家主权从天皇转移到全体人民。天皇又一次借助其精神权威发挥了促进宪政、稳定社会的作用,且其真正的政治超越性使日本成功避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日本在对其战争责任的态度问题上不断与亚洲其它国家发生冲突。日本国内的右翼分子不断制造事端,企图否认日本在第二次大战中对邻国所犯下的罪行。历史教科书、官方参拜靖国神社以及最近的“慰安妇”问题,成为亚洲人民关注的热点。2003年1月14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就任以来第三次参拜了靖国神社,他已于2001年8月13日和2002年4月21日两次参拜,遭到了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这一次,在包括亚洲人民的强烈谴责声中,小泉仍然我行我素,并且声称以后要年年参拜。这更使问题的争议达到了白炽  相似文献   
6.
日本历史上曾面临两次不同宪政制度的抉择,也经历了两次不同宪政制度的转型.从制度与文化的意义来说,现代日本人的法律生活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复杂互动过程.在转型过程当中,日本制度与文化的转型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特性,“作为意识形态的宪法”和“作为制度的宪法”之间的偏差使得日本人的法律生活呈现出巨大的断裂与鸿沟.然而,另一方面,新宪法并没有完全被“路径依赖”所决定,日本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也曾出现部分断裂,宪政文化趋于成熟,并最终演化为新宪法实施的生命力.上述两种不同的文化特性为新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不同方向的力量,并在不同利益集团的作用下构成了新制度的合力,最终共同决定了日本百年宪政转型的样态,同时左右着现代乃至未来日本人宪法生活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从首相参拜案看司法审查在日本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日本首相参拜的诉讼和判决展示了一个复杂的图景。它不仅体现了日本政府界和法律界对首相参拜和司法审查制度的暧昧态度,而且也反映了不断上涨的公民宪法意识。宪法诉讼是战后才从西方引进的“舶来品”,在日本并没有本土的文化基础。在此后半个世纪的历程中,日本社会及政府的保守势力和进步势力处于不断较量和斗争中,而宪政文化正是在这种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至今为止,新旧势力的较量还远未结束,而日本宪政也因此显示出独特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8.
在明治宪法框架下,相对独立的司法制度从传统的权力一元政治体制模式分离出来;随着政治制度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选举权意识开始在日本国民中萌芽并获得发展,甚至对日本传统的"法律文化基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突变"。然而,制度的迅速推行并没有从整体上带来日本法律意识的本质改变,国民大众对法律理解与接受的滞后仍与制度的迅速推行不相匹配,国民的近代式权利意识仍处于萌芽阶段,近代西方式权利意识并没有成为支撑日本政治社会的核心理念。由于大众缺乏宪法意识,明治宪法体制最终为军国主义势力所利用,并将日本带向战争和崩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