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源钊 《法制与社会》2014,(18):281-28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严峻的环境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国家有关部门采用环境政策立法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但是这期间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就环境政策立法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了环境政策立法的目的,现状,及其中蕴含的立法基本原则。正是因为有此深入研究,笔者发现了我国环境政策立法存在的部分问题,并且结合所学知识和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指明了发展方向。全文理论结合实际,并且配以恰当例证,是对我国环境政策立法的一次深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
陈德敏 《现代法学》2008,30(2):80-87
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既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持续发展的成功之举,也是中国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呼唤着循环经济立法的跟进与法制的保障。本论文针对循环经济法的立法架构、有关立法概念的定义表述、部分条文规范的设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从我国资源循环利用实践和立法可行性角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完善立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未来共同发展战略 ,《中国 2 1世纪议程———中国 2 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虽然在环境资源方面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 ,但尚未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因此 ,修改我国《宪法》、《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 ,并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污染税法》、《环境保护投资法》和《环境与资源教育法》 ,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推进,中国的法学研究正逐渐实现从单纯介绍、移植国外的"引进法学"到发掘中国问题、适应本土资源的"地方性法学"的转变。作为被誉为"东方经验"的人民调解制度,由于其在预防和解决纠纷、构筑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因此也受到更多的青睐。本文采用价值分析方法对人民调解制度的价值和局限做深入探析,并结合人民调解工作实际,在立法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后我国环境资源立法走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佑海 《现代法学》2008,30(1):35-42
由于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环境资源形势比以往更加严峻,我国将在十七大之后实行更加紧缩的环境资源政策,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格将更加昂贵,程序将更加严格;在充分利用行政管理手段的同时,市场手段和经济手段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资源立法工作必将进一步加强,环境资源法理论研究工作与立法的实际工作必须紧密结合,以共同完成"十七大后环境资源立法"这样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之下,习近平立法思想逐渐形成,对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科学民主立法起到了重要指引作用.这个思想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树立宪法权威、完善宪法监督体制机制是基本前提;完善立法体制是基本要求,要求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实现立法和改革相衔接、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基本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是基本内容,要求推进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民生与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等.新常态之下的立法工作,唯有坚持以习近平立法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立法理论和实践创新,切实提高立法质量,才能为建设法治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1999年环境和资源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述 (一)环境资源立法的新发展 1999年我国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发展较为全面和迅速。一年来虽然新的全国性的专门立法数量不多。但地方性立法加强,环境立法体系更趋成熟,对《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现行立法的修改和完善工作稳步进展,目前正在加紧对放射性污染、化学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等环境问题制定专门法律。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环境法体系,既有综合性的环境立法、又有各环境要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高校科协工作的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指出高校科协工作今后要在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职能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探讨了高校科协在营造育人环境、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燕 《河北法学》2003,21(4):115-118
在中国,环境与资源法基本上完成了立法的系统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基本实现了 环境资源保护活动的有法可依。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在中国,一方面是环境资源立法 的空前繁荣,各类法律法规大爆炸;另一方面则是每一部环境法都未能得到真正实施,使人感到 环境法的“无用”、“无能”。如何修改并完善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理顺各有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保 护各项制度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中发挥作用,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 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环境与资源法基本上完成了立法的系统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务的法律体系,基本实现了环境资源保护活动的有法可依。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在中国,一方面是环境资源立法的空前繁荣,各类法律法规大爆炸;另一方面则是每一部环境法都未能得到真正实施,使人感到环境法的"无用"、"无能"。如何修改并完善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理顺各有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保护各项制度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中发挥作用,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东北老工业基地自史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地,而中央的"振兴东北"战略正是对其地位的肯定。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是复兴东北的关键,亦是我国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石。"循环经济,立法先行",我国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刚刚起步,而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框架更是基本空白。基于此,本文从老工业基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循环经济立法现状、立法必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制定《东北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建设,就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社团的组织和媒介功能.针对目前社团立法严重滞后于其发展的客观现实,本文认为,应该以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积极完善社团立法,为社团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我国图书馆资源网络建设与图书馆立法工作现状,在参照国外图书馆文献资源网络建设与图书馆立法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快我国图书馆立法进程与保障文献资源网络建设顺利进行,以及图书馆立法与图书馆文献资源网络建设工作的紧密关系和重要性,作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伊万 《法人》2023,(5):36-39
<正>“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重要论断深入人心,体现了中国要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当前,中国立法工作不断发展,日趋完善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显而易见。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在保障发展的前提下加强法治合作,已成为当前中国和欧洲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资源紧缺、大气污染、水污染、城市垃圾等环境问题也突出的摆在了我们面前。各国都对环境问题进行了立法、管理和控制,但在立法后一些制度的实施却不尽如人意,比如在环境管理过程中项目决策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在项目实施阶段的"三同时"制度在实践中都没有很好的执行,往往"有法不依",同时这些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都"各尽其责",没有相互衔接、结合以达到立法的目的,本文将对这些现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法益分析的角度,结合环境立法发展的新趋势来判断,中国环境法律体系是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涵盖了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生态保护法、资源循环利用法、能源与节能减排法、防灾减灾法、环境损害责任法等七大亚法律部门,由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体系。环境法在中国已发展成为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法律部门,但同时存在法律体系不够协调与周延、部分法律规范互相割裂和冲突等问题。建立内在协调统一、和谐自洽的环境法律体系,需要从根本上改造现行环境基本法,整合、理顺法律体系内部各单行法的关系,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7.
环境法律规范的激增使环境立法面临着如何体系化和综合化的现实困境,瑞典、法国和德国等国家选择通过制定环境法典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而考察法典法的发展变迁可以发现,经过现代化祛魅后的法典法,其立法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向,在环境法这一新兴领域中进行法典编纂已具有现实可能性。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一部开放式环境法典应当是实现环境立法发展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的立法思想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进程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把当代中国立法发展放置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总方略中加以认识和把握,深刻阐述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改革和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民主立法、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等当代中国立法发展领域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大变革时代进程中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系统化的立法理论逻辑,因而是指导和推进当代中国立法发展及其现代化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9.
《政法学刊》2017,(1):51-58
当下中国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环境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已然载入一项国家重要战略,因此,在法治原则下构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保障公民环境权和实现环境正义的良善路径。中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虽得益于2014年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的制定,但比较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直接勃兴而言却是间接的"软"推动,所以,在全国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真空存续期间,地方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得到立法上的部分尝试和司法上的可能发展。对此,惟有透过近两年中国地方法院裁判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数和质的实证分析,结合各国相同制度的优长经验,快速回应在诉讼主体、法律依据、受案范围、举证责任、诉讼时效、案件执行等具体法律装置上的模糊混乱,才能及时发现和锻造中国特色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路向。  相似文献   

20.
中关村科技园区授权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和高新科技创新的龙头 ,引领着 2 1世纪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2 1世纪看中关村”的落实需要前瞻、开拓的立法 ,园区知识产业的发展率先面临新型知识经济社会形态下产生的诸多现行法尚未规范而又急需调整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出发授权立法势在必行。本文从电子商务、网络著作权、促进与激励机制和风险投资等方面的立法问题入手 ,论证了开展授权立法对园区发展的重要性、可行性 ,并对授权立法的方式做了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