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残疾人》2008,(11):67-67
在网络和报刊上,我常读到有志有为有爱心的残疾人,对处境困难又渴望自立的残疾人进行扶助的新闻报道,比如浙江绍兴的骆润法,比如我们江苏兴化的莫非等等,我甚是感动,同时觉得这种“残帮残”的精神与举动更值得弘扬与提倡。  相似文献   

2.
一座城市,有一种凝聚升华的精神;一座城市,有一种独具魅力的形象;一座城市,有一种无可替代的符号。这种精神、形象、符号,就是这座城市最好的金名片。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揭开崭新一页的五四运动至今已九十年了。我们隆重纪念它,认真研究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五四的历史意义在思想认识上能有一种新的提升,人人发扬光大五四精神,借助这种纪念,这种研究来推进当前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说到五四精神,人们会从多方面去分析,去总结,比如,爱国、民主、科学、进步,奋斗,等等。可以说,这是大家谈得特别多的有关五四精神的内涵。笔者对五四精神所涵盖的这些方面,并无异议。  相似文献   

4.
举重赛场,运动员大喝一声,举起杠铃。这声大喝,有用吗?当然。正是它激发对成功的自信、对胜利的渴望,点燃了让运动员超常发挥的激情。这样的激情,并非不可捉摸,而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外部展示、精神情感的客观呈现。  相似文献   

5.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古人在《礼记》中最早反映了对基本生活保障的渴望。这种自古便有的“本能渴望”,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牛活有稳定、长远的保障。上世纪80年代,社会保险制度走进人们的生活,虽然已经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但仍有不少观念还没有转变的人们对这项制度所带来的终生保障心存疑虑。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私营企业主、城镇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者不愿意参保。虽然国务院出台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各地也出台了不少强制性的扩面征缴措施,但这并没有改变人们的社会保险观念,  相似文献   

6.
宋伯航 《群众》2013,(11):28-28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藏在心中美丽的渴望,期待美好愿景的实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梦想。梦想,是人们对明天福祉的憧憬,也是对未来信念的追求;是生活理想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邱月  ;张福贵 《求索》2008,(8):171-173
都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都市生活是一种区别于乡村的新的生活方式,表现在文学上也形成了一套新的审美价值体系。都市所能提供的物质繁华性、欲望满足性,不断地吸引人对都市的向往与渴望,即人内心之中挥之不去的都市情结。都市意识的核心是商品意识,而商品意识本身是一种物质主义,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结果,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利于人自身完善的负面因素。过度的物质追求和过剩的欲望情绪带来了人的异化,人在精神上感到虚无、焦虑与漂泊感。这就是与都市情结相伴生的反都市情结。这种看似矛盾的两极,其实质是都市这枚硬币的两面,是都市意识的双生性特点,都市情结与反都市情结共同指向了都市意识。文学反映时代,这种都市化的情绪在当下的都市小说中有着清晰的表达,作家在都市文化想象中将都市生活的张弛两端和人性中的正反两极真切的表现了出来,进一步丰富了对都市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卓越,并非仅指经济发展的成就,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工作理念,它掌握着一个人或一家企业的生命和灵魂,使之走向成功。重庆长安集团的辉煌,靠的就是这种精神——开拓创新、不断进取;靠的就是这种动力——坚韧不拔、矢志把事业做大做强的远大目标:靠的就是这种理念——把高质量的产品作为奉献给广大消费者的爱心。  相似文献   

9.
李迪 《人民公安》2011,(6):58-59
面对眼泪和慈悲,我为自己的难题付出了努力。我渴望读者与我共同分担在那笼罩恐惧与神秘的小院里的惊心动魄。因为,这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10.
现在想来,是1990年人心的脆弱和迷茫,成就了《渴望》空前绝后的收视奇迹。那一年,中国人的精神刚遭受了一次洗礼,重新体会到柴米油盐和家长里短的珍贵。人们在沉寂中有点惊慌失措,但还是被一部叫《渴望》的电视连续剧感动得泪流满面。这泪看似为一个遥远的故事而流,其实是为自己柔软的内心和坎坷的生存情状而流下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从心底里要赞美——天山深处武警新疆总队某部的官兵。他们最平常、最普通不过了,但在他们的骨子里却蕴含着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坚韧不拔,甘于寂寞,特别能忍耐的顽强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擎着他们常年驻守在见不到人的大山深处里。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5164万残疾人中,非智力和精神因素的残疾人有3953万人,占76%。这些残疾人有正常的思维能力,有丰富的情感。他们渴望社会对他们理解并提供帮助,但他们又不需要怜悯;他们有极度的自卑心理,但他们又拼命为实现与健全人"平等的价值"而拼搏。大部分残疾人就是在这种矛盾和困惑交错的心理状态中,艰难地生活着。笔者多年从事基层残疾人工作,对残疾人的心态变化作了些尝试性探索,现予笔录。一、非智力和精神因素残疾的人一般心态和心理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3.
道德是幸福之基 古人有言:“德者,得也”。得什么呢?一谓“得道”,一谓“得到”。所谓“得道”,就是“得道于心,外施于行”,把握人类和谐发展的伦理规律及其要求,铭记于心,并使行为符合这种伦理规律和要求,这就是道德。所谓“得到”,就是孔子讲的“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概而言之,就是践行道德能使人或多或少获得一些利益和幸福。当然由践行道德而获得的这种利益不一定是物质利益,这种幸福也不一定是物质幸福,可能更多更根本的是精神利益和精神幸福。因此,自古就有“德者,福之基也”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马文 《文明与宣传》2000,(10):26-27
任何一家公司要想跻身最受赞赏的公司排名榜,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除具备一系列优秀的品质外,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种能激发员工积极性、让公司能随时进行改革的活力。这就是创新精神。 这种创新思想使3M公司取得了丰硕的结果,1998年,该公司向市场推出 T sic多种新产品_销售收入达1 20亿美元。美国辉瑞公司也因推向市场的新药最多最好而名声大振,这其中的动力也是创新精神。英特尔公司也是在这种创新精神激励下重新振作起来的,英特尔优异的新型微处理器使全世界计算机产业趋之若骛,而且,信息及计算机产业已成为…  相似文献   

15.
继承和发挥红船精神,就是要继承发扬立志救国救民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这是党诞生的思想逻辑起点;就是要继承发扬百折不挠、探索真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马克思主义真理是党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继承发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英雄主义气概,这种与生俱来的英雄主义,是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就是要继承发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这是党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上述诸精神要素构成的红船精神,是党的生命之源、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6.
李明媚 《今日广西》2008,(15):19-20
都市紧张的生活节奏令人感到身心疲惫,“找这样一个岛”便成了生活在水泥森林里的人们的向往与渴望。然而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这岛却在北部湾海面上,这就是我国惟一最大和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  相似文献   

17.
李俊儒 《今日广西》2007,(24):24-27
有一样东西已经流行很久,这就是上网。和上网一样流行的就是“网恋”。随着社会的变迁,寻求爱情的成本与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高,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又害怕爱情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产生了新的矛盾。随着网络的普及,由于网络与爱情之间的某种契合度,人们发现了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可同时满足对爱以及安全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怀念小人书     
西风 《观察与思考》2010,(10):58-59
每一种怀念都与经历息息相关。譬如我对小人书的怀念,这种记忆亲切而又清晰,并夹杂着一缕淡淡的忧郁。小人书是我小学时代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因为它的存在,我稚嫩的心野宛若升起了绚丽的彩虹,我憧憬着梦想的种子,就是在小人书这片精神的沃土上生根发芽的。  相似文献   

19.
精神虐待:学校教育中的阴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中的精神虐待现象概括起来就是:对发展缓慢学生的轻视,对中等发展学生的忽视和对发展突出学生的过分重视。教育者的这种行为大多是无意识的,而这种无意识恰恰就是精神虐待对学生产生伤害的致命之处。  相似文献   

20.
为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我常常问自己:我对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青年文化(目前似乎没有关于“青年文化”的一致公认的权威界定,如果参照我国官方关于共青团的年龄,即14-28岁之间,“青年”一代大致相当于我们常说的80、90后一代),到底了解多少?对此我是非常怀疑的。怀疑也就是心里没底。我对青年一代充满了了解和交流的渴望,但是在现实中却感到这种渴望根本不被青年一代理解。这是很多我的同龄人的普遍感受:他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他们希望和孩子交谈,但是孩子根本没有和你对话的欲望,他们懒得理你。独生子女家庭的一个最常见的现象是:孩子一放学回家就躲进自己的房间(有点礼貌的则和父母打个招呼),吃饭的时候狼吞虎咽,对父母的问话爱理不理,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着,吃完饭马上再次像躲瘟神一样躲进自己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