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根据实施金融犯罪对网络信息技术依赖的程度不同,网络金融犯罪可以分成三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作为简单存储和传输手段的金融犯罪、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重要传播手段的犯罪和比较纯粹的网络金融犯罪。为应对网络金融犯罪的专业化程度和侦查取证难度加大,相关侦查取证工作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网络和计算机侦查取证的技术手段,树立"以信息制信息"、"以网制网"的工作思路,在侦查取证环节寻找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根据实施金融犯罪对网络信息技术依赖的程度不同,网络金融犯罪可以分成三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作为简单存储和传输手段的金融犯罪、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重要传播手段的犯罪和比较纯粹的网络金融犯罪.为应对网络金融犯罪的专业化程度和侦查取证难度加大,相关侦查取证工作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网络和计算机侦查取证的技术手段,树立“以信息制信息”、“以网制网”的工作思路,在侦查取证环节寻找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迅猛增长,给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公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专业性、智能性、隐蔽性强等特点,给侦查取证工作带来困难。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侦查取证存在的问题:沿用传统的侦查渠道,忽略对信息流的追踪;案件线索收集难;侦查协作难;以及非法取证等问题。对此,必须综合应用现代网络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广辟侦查取证途径:即以手机通信信息为途径,进行侦查取证;以银行账户信息为途径,进行侦查取证;以搜索引擎为途径,进行侦查取证;以视频监控信息为途径,进行侦查取证。  相似文献   

4.
随着P2P网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犯罪作为金融犯罪的新形态,呈现出高发态势。P2P网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融资极易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了有效防止该类犯罪的出现,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互联网金融创新融资模式下,需要对其予以准确界定,并把握好对此类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P2P网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犯罪作为金融犯罪的新形态,呈现出高发态势。P2P网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融资极易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了有效防止该类犯罪的出现,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互联网金融创新融资模式下,需要对其予以准确界定,并把握好对此类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6.
网络赌球犯罪具有以下特点:以互联网为平台,涉及范围广、资金大;犯罪手段隐蔽,获取线索以及取证困难;庄家牟利方式多样化,极易诱发其他类型的犯罪,社会危害性强。针对其特点,可以采取的侦查对策有:采用多种方式,广辟线索来源;统一指挥,多地区、多警种配合,强化并串案侦查;秘密侦查,理清赌球网络;运用科技手段推进案件的侦破;全面取证,尤其要注重电子证据的收集。  相似文献   

7.
作为金融的重要业态之一,互联网金融在蓬勃发展出现多种模式的同时也滋生了经济犯罪等诸多问题,这对公安机关打击防控经济犯罪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互联网金融兼具互联网时代和传统金融的特征,互联网金融犯罪在触犯传统经济犯罪罪名的同时亦衍生了专业化、智能化等自身特点,加之专业技术、情报信息基础等方面的短板,互联网金融犯罪的侦查防范存在诸多现实困难。因此需要以情报技术为主导,通过对情报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助力已发案件的侦查,梳理人员、资金流向。同时也要建立情报导防、部门协作、风险防控、集群战役等专业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防范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作为金融的重要业态之一,互联网金融在蓬勃发展出现多种模式的同时也滋生了经济犯罪等诸多问题,这对公安机关打击防控经济犯罪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互联网金融兼具互联网时代和传统金融的特征,互联网金融犯罪在触犯传统经济犯罪罪名的同时亦衍生了专业化、智能化等自身特点,加之专业技术、情报信息基础等方面的短板,互联网金融犯罪的侦查防范存在诸多现实困难。因此需要以情报技术为主导,通过对情报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助力已发案件的侦查,梳理人员、资金流向。同时也要建立情报导防、部门协作、风险防控、集群战役等专业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防范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反贪侦查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已难以适应贪污贿赂犯罪智能化、复杂化的新特点。改变传统的侦查模式,应构建反贪侦查信息库,建立案件线索信息化机制,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办案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刑事速裁程序试行已近两年,在侦查阶段由于制度粗略、警力不足等原因,存在试行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公安机关各试行单位对速裁程序启动时间、侦查办案期限、办案力量、取证规则及证明标准等具体问题存在不一致的认识和做法。总结侦查实务部门观点及经验,建议速裁程序可以在侦查过程中启动,也可以在侦查终结时建议检察院适用;因地制宜地决定案件的具体侦查工作是否由相对固定人员办理,并在法制或案审部门设立速裁案件的专职阅卷人员;侦查期限以一个月为宜;制定《速裁案件证据收集指引》,明确取证要求和证明标准;建全办案协作平台、网络办公系统,合理简化办案环节。  相似文献   

11.
集资诈骗犯罪是金融诈骗犯罪中的一种,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欺骗手段非法募集公众资金的行为。集资诈骗犯罪严重扰乱国家金融秩序,社会危害巨大。公安机关在侦查中应针对集资诈骗案件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侦查措施,并围绕其犯罪构成的诸方面积极开展取证工作中,构筑严密的证据构成体系,有效地打击和控制各种形式的集资诈骗活动。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引领现代侦查十大变革:侦查理念向"情报信息主导侦查"的主动型侦查转变;侦查模式向多元化模式转变;侦查措施与手段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集约型、智能型转变;侦查办案方式向规范化的"网上办案"转变;侦查协作机制向整体联动、合成作战转变;侦查指挥机制向扁平化、点对点指挥转变;侦查队伍管理方式向客观、精细化管理转变;侦查创新机制向基层民警主动研发转变;警力增长方式向"无增长改善"型转变;侦查人员知识结构向信息技术应用型转变。  相似文献   

13.
在对毒品走私案件的现场勘查取证和侦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导致了该案件被退回补充侦查或未被批准逮捕,甚至检察院不起诉或法院不予认定的情况,降低了案件承办部门的办案效率,增大了侦查资源的投入,进而影响对毒品走私犯罪的打击力度。本文对毒品走私犯罪案件取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办案实际出发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在打击毒品走私犯罪的取证工作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诈骗也开始呈现出科技化、组织化、年轻化、国际化等趋势,新型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对公民财产安全与社会秩序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面对新型电信诈骗,应采取相应的高科技侦查、协作侦查、国际合作侦查等取证手段。防范此类犯罪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扩大宣传教育,揭露最新诈骗手段,提高民众防骗意识;二是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完善实名制度;三是重点关注"诈骗之乡",引领社会善良风气。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控电信诈骗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面对计算机犯罪类型不断增多,犯罪领域不断扩展,计算机取证已经成为打击计算机犯罪的关键步骤。电子证据具有不同于其他证据的特征,因此计算机犯罪取证也不同于传统的犯罪侦查取证。深入研究计算机犯罪手段、计算机犯罪取证手段、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及计算机取证涉及人员等,对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义对侦查取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义对侦查取证的要求就是取证要客观全面、程序合法、保证效率和保障人权,同时必要限制侦查权。侦查取证中非正义的表现就是不符合正义以侦查取证的要求,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封建执法观念的影响,侦查主体素质较低,侦查活动缺乏有效监督,立法上的缺陷等。非法取证行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破坏法治环境,损害侦查机关威严,增大办案成本,降低办案效率。侦查取证中正义价值实现有赖于完善侦查取证的程序构造和转变执法观念、提高取证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发展驶向快车道的同时,网络犯罪也伴随网络社会而产生且呈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网络贩毒作为传统贩毒犯罪网络化的新方式,具有网络犯罪和毒品犯罪的双重属性,已经成为高发犯罪类型。由于网络犯罪的特殊性,案件侦查越来越开始依靠电子证据定案。但是电子证据具有易删除、易篡改、易丢失等特性,这就给网络贩毒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带来困难,应通过完善取证手段、开展警务合作、设立专业机构、完善立法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犯罪持续高发,有效遏制其高发势头刻不容缓。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特点决定其侦查与防范难度较大,认真探索其犯罪特点、产生原因及侦查防范势在必行。文章以大数据为背景,通过对涉案犯罪情报信息研判,分析和研究情报信息研判在互联网金融犯罪侦查中的应用难点研究解决对策,提出了情报信息研判为视角建立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刑事诉讼法》重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障,也加大了对犯罪的打击。在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技术侦查措施的确立、辩护制度的完善、刑事证据制度与规则的完善等方面对侦查工作造成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侦查工作人权保障要求更加严格,侦查行为要求更加规范,取证环节要求更加精细,工作过程要求更加科学。侦查部门应当从树立现代侦查法治理念,强化人权、程序、证据意识;转变传统办案模式,合理运用各种侦查措施;做好案件质量审查,加强侦查自我监督;创新侦查工作机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的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以来,山东省涉众型经济犯罪以合同诈骗、非法经营、制售伪劣商品、非法集资犯罪为主,这些犯罪给山东省的经济秩序和受害人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害。该类犯罪具有案件类型相对集中;犯罪手段升级加快,网络化特征突出;涉及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危害严重,维稳形势严峻等特点。在办理该类案件时存在取证困难;涉案资产追缴和处置困难;查处深挖难;案件协调难;案件善后难,维稳压力大;部门协作配合不畅;预警机制不够完善,社会管理薄弱等问题。为有效遏制该类案件的高发态势,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带来的危害,应在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已有情报预警功能的基础上,重点采取健全办案责任体系,创新办案方式,建立合成作战、资产处置、政府相关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