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南民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南民族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创时期、民族社会历史语言大调查时期、承上启下的过渡性时期。今后 ,我们必须加大对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 )、民族史、民族语言、民族问题、民族生态学、民族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谭敏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3):196-202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创建60年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民族学的发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学科建设、民族工作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立足全局,服务社会,顺应时代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几代人的潜心研究,累积了大量宝贵的学术资料,为贵州民族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发挥了智囊作用.  相似文献   

3.
投稿须知     
正《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研究、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  相似文献   

4.
投稿须知     
《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研究、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为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特对来稿作如下要求:1.来稿请用电脑打印稿。2.篇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3.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信息,不需评论、解释,不超过200字。4.关键词不超过5个词。  相似文献   

5.
与民族社会发展相比,民族社会控制是一个相对被忽视的领域。事实上,它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侧面、多领域、多层次的重要的民族社会学课题,我们可以从广义、狭义两个层次理解民族社会控制的内涵。从广义看,民族社会控制具有规范性、综合性、互动性、强制性、敏感性等特征。硬控制与软控制、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积极控制与消极控制是民族社会控制的主要类型。任何一个民族及其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6.
《贵州民族研究》2017,(3):F0004-F0004
《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学、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研究、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  相似文献   

7.
投稿须知     
《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  相似文献   

8.
投稿须知     
正《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研究、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  相似文献   

9.
投稿须知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1):F0004-F0004
《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研究、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特对来稿作如下要求:1.篇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要求有英文翻译。2.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信息,不超过300字,需要有英文翻译。  相似文献   

10.
投稿须知     
正《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  相似文献   

11.
论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宗教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同时也反映在宗教领域,并通过各种宗教现象与行为表现出来。文章在剖析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所存在民族宗教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这对于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维护城乡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桂秋 《桂海论丛》2006,22(5):84-87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构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培育土壤,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文化建设包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布洛陀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标志,追求和谐有序是布洛陀文化的精髓。壮族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产类型、民族历史遭遇以及现阶段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是壮族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应从抢救保护研究开发的角度打造布洛陀文化,为构建壮族和谐社会提供文化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探讨彝族民间和彝文文献中的"咒语"的产生文化背景、内容、形式及其有关问题。在彝族原始宗教活动中,民间相信咒语可以致人于死地,咒语也可以致鬼于死地。毕摩的彝文文献中有大量地相关文字记载,在民间也进行不同形式的诅咒活动。分析研究咒语的内容及其形式具有一定的社会语言学及民族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对原始民族、少数民族和边疆民族的族群文化及其历史进行的研究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学主流的情况下,罗家伦从近代欧洲民族及民族国家兴起的历史与理论出发,对民族、民族性的构成要素、形成过程及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类型等民族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释,并最终落实到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点上。他对民族基本理论的阐释在20世纪40年代具备了较高的理论水准,在近代中国民族理论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5.
壮族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俸代瑜 《桂海论丛》2006,22(6):17-20
壮族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和谐”理念,这是壮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潜在优势资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此种资源的所在和价值,进而利用其为广西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服务。  相似文献   

16.
覃主元 《桂海论丛》2004,20(6):71-73
文章对广西壮族习惯法的起源、产生、发展与运行进行了探究,认为壮族习惯法起源于宗教禁忌,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形成于春秋末期的部落联盟时代,稳定于秦代,成熟于汉代,成文于清代。并依靠大小头人制度传承运行。这些习惯法对于保证壮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维护壮民族地区的共同利益,促进壮民族地区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瑞 《桂海论丛》2008,24(6):24-27
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逐步实现民族问题指导思想的拔乱反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民族问题、怎样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主线,自觉进行理论创新,正确落实民族政策,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是每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起源的多元和发展的多向,每一个民族文化的知识形态和作为文化传承过程和知识传递手段的教育形式也不尽相同。形成于13世纪初的游牧文化是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为适应传统游牧文化发展的需要,蒙古社会出现了部族历史知识、原始宗教知识、军事知识和蒙古文字这样几种知识形态和传授这些知识的教育形式即家庭口承教育、萨满教仪式、怯薛制度和宫廷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发元  刘锋 《思想战线》2002,28(1):57-62
对于跨民族史料的梳理和应用 ,前人多从史学的角度进行探索研究。由于史料的性质所限 ,往往会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 ;而运用多学科整合研究 ,立足于历史民族学的理论视野 ,用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相结合的方法 ,则可拓宽视野、更新思路 ,以此对历史上“佯黄”的共时态状况和历时态演化脉络进行分析 ,可以证明 :明代以前的“佯黄”是一个多民族集合称谓 ,而清代和当代所称的“佯黄”则是指毛南族的一个支系。  相似文献   

20.
论少数民族习俗文化的伦理价值与教育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俗是少数民族进行道德教育的传统形式,在习俗文化耳濡目染的熏陶中,伦理道德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人们的心里。习俗文化融汇于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承载的道德内容涉及少数民族精神文化活动的整个领域。将优良的民族习俗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协调起来,有利于建立起民族地区社会主义道德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